3月23日是第62个“世界气象日”。以“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为主题的“世界气象日”研讨会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举行。此次活动由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主办。
复制链接至浏览器或者,观看回放:
https://web.guangdianyun.tv/live/82586?uin=3336&refererId=41526775
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到回放平台
根据2022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提早预警,提早行动,可以有效的减少灾害的发生和适应气候的变化。那么你知道天气预报为什么越来越准了吗?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探)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准确地预报天气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
其实,天气预报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的天气预报是“古人看云识天”,人们纯粹是靠生活经验来判断。随后传统天气图诞生,天气预报开始变为应用科学,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天气预报诞生,预报准确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数值天气预报的基本构成
气象预警的生命“四部曲”
就像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一样,气象预警也同样遵循着从萌芽、面世、成长到消亡的生命规律,用专业的话来说,就是孕育、诞生、传播和解除的生命“四部曲”。
孕育
观天测云 捕捉规律
为了掌握灾害天气运行和发生规律,尽早、尽准的预测灾害天气发生的可能,气象工作者利用空、天、地、海四基观测设备构建实时气象观测网,展开全方位的气象观测。
气象观测网可通过地面气象站、高空探测站、气象雷达、气象卫星、海上浮标、人工观测等多种手段获取地面及空中的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能见度等海量气象信息。技术人员采用大数据、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天气分析等多学科技术对气象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其中隐含的大气运行规律。
预报员基于观探测数据、雷达产品、气象卫星产品、诊断分析产品,综合分析当前天气形势,结合多种数值预报产品研判未来天气发展趋势,经过联合天气会商,最终制作出天气预报结论。
▲天气实况、预报重点产品综合分析
(图片源自航天宏图研发的指挥决策分析系统)
▲第22号台风“雷伊”真彩色云图
(图片源自风云卫星公众号)
▲FY-4A静止气象卫星红外增强云图
(图片源自风云卫星公众号)
以天气预报结论为基础,依据气象灾害预警规定,结合各省、市、县实际情况,制作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预警信息主要包含气象灾害种类、预警等级、灾害发生时间、强度、影响范围等。
诞生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每一条预警信息“出炉”,都要走一条“必经之路”,那就是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气象预警从这里权威发出。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作为国家应急指挥平台体系的一部分,未来要覆盖国、省、市、县四级预警发布业务,预警公众覆盖率达到87.3%,预警发布时效达到3至8分钟,能在1分钟内靶向发送给受影响区域的防灾责任人,迅速开展应急响应,使预警信号真正成为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传播
多渠道及时响应发布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需及时发布并指明气象灾害预警的区域,同时通报本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防灾减灾机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接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预警信号后,做好衔接预案,如交通部门怎么管理路面交通,地铁积水如何处理等。向公众广泛传播,如通过电视、网站、手机等媒介及时传播预警信号,并标明发布预警信号的气象台站的名称和发布时间等。
解除
回归防灾减灾全链条管理
预警信息发布后,气象预报员要对影响预警的数据持续观测,对预警的级别进行及时的调整,一条初发为蓝色的预警,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量级变化而升级为橙色或者红色预警。当影响预警的过程结束后,还要发布预警解除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