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镜何时能跳脱出概念产品,走进现实?

2022-04-14 16:00:25 浏览数 (1)

OPPO Air Glass的设计是借鉴了高尔夫球杆?

文 |Arachne

(VRPinea 3月16日讯)3月3日,OPPO的第三代AR眼镜OPPO Air Glass正式开售,价格为4999元人民币。当然也不仅仅只有OPPO一家执着于开发面向C端的AR眼镜,AR光波导制造商灵犀微光在去年就已发布轻薄型AR眼镜参考机型阿拉丁Zero。上周,灵犀微光又宣布获得亿元级B轮融资,新资金的注入是在为其走向消费端市场铺路。

OPPO Air Glass

据了解,OPPO Air Glass这款眼镜采用单目分体式方案,搭载单色Micro LED屏幕。功能方面,可以实现通知提醒、步骑行导航、演讲题词、实时翻译等以信息呈现为主的功能。OPPO Air Glass宣称定位中高端商务用户群体,而小P认为对AR了解程度不深且手头富余的人才是其目标用户。阿拉丁Zero参考机型则采用装饰性分体式方案,在保证眼镜本体造型的同时,通过“有线耳机式应用模式”的双垂线缆,实现挂脖式续航。

阿拉丁Zero参考机型

随着AR产业的发展、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具有普通眼镜形态的消费级AR眼镜被大厂频频提及,也被资本长期跟踪。但是AR眼镜领域,始终没能出现令人满意的消费级产品,目前行业内的标杆微软HoloLens系列产品,显然也不是针对C端用户的产品。我们都知道对于一款ToC产品来说,服务对象是大众消费者。下面,小P将结合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谈谈AR眼镜迟迟未能打入消费者市场的原因,以及我们对AR眼镜的诉求。

Slam技术实时性不够

AR是对现实的增强,是用虚拟影像和现实世界的叠加来增强现实场景。比如,我们戴上AR眼镜身边就出现了皮卡丘,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它,也可以走近同它互动。当皮卡丘“跳”上我们的桌子时,它应该就在桌面之上,而不是半截身子被桌面所覆盖。而要形成这种空间对应的位置关系,AR设备就需要具备环境感知和定位的功能,这就要提到目前主流的视觉跟踪技术中的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

AR手游《Pokemon Go》

那么SLAM技术在AR设备中是怎么工作的呢?通过图像识别、定位分析与AI计算,SLAM能对当前环境进行三维重建,从而构造一个三维真实世界,来增强AR设备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知道前方是面无法通行的墙,AR设备也知道虚拟的物体不能穿透过这面墙。然而目前市面上的AR眼镜,还很难实现实时的SLAM,只能进行简单的平面检测、人物检测等。

高算力高功耗导致的高供电

同时,为了保证追踪的实时性和稳定性,Slam功能对硬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就目前具备眼镜形态的AR设备来看,是无法通过微小的摄像头组件来实现这一功能的。在工业设计上,AR眼镜就面临了一个难题。一副具有普通眼镜形态的AR眼镜,能改造为电子元器件的主要是镜架、镜腿和镜片这三个部位。其中,镜片作为承载光学方案的载体,承担AR眼镜的成像工作,也就是充当屏幕。

当然,镜架处只能用作计算单元,而镜腿担当的是供电单元。为了平衡镜体重量,以及保证处理中心的数据处理能力,芯片相关的组件需要占据绝大部分的算力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提供基于SLAM的图像采集、手势交互识别、拍照和录像等功能的摄像头已没有容身之处。

如果不考虑AR眼镜的整体重量,要把高算力的芯片、能够识别深度信息的高清摄像头集成进一副眼镜里。要知道强大的计算能力意味着过高的能耗,这就要求电池容量也得同等强大。那电力从哪里提供呢?一种方案是加粗镜腿,而另一种是目前大部分分体式AR眼镜所采用的方案,即把电池和计算单元释放到手机中,这样AR眼镜自重也会更轻

无法实现较复杂的功能

像OPPO Air Glass,既然选择了后一种方案,又要顾及镜体自重,那就只能在硬件和性能方面作出让步。但也让小P不禁发出质疑:只能显示信息,且无法进行三维建模的AR眼镜,还能称之为AR吗?

高德AR导航

对大部分方向感不强的用户来说,高德的AR导航能满足他们所有的步导需求。通过调用手机摄像头,高德在现实世界上叠加了引导标识,用户不仅能及时收到路况反馈,还能利用手机进行简单的手势交互。

OPPO Air Glass步骑行导航

况且,国内AR眼镜普遍采用的还是触控、指定手势、操作手机配套的APP的交互方式,用户无法完全地解放双手。也就是说,以信息呈现为主的单色单目AR眼镜,既然满足不了复杂的功能,相较手机AR,也不能给用户带来体验上的质的提升,自然无法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最佳光学方案没有出现

除了工业设计和市场定位,AR眼镜当前最大的难点在于光学方案的选择。目前,棱镜、曲面反射和光波导是主流的三种AR光学方案,其中的光波导方案更被认为是下一代AR技术的核心。然而,光波导受到工艺的限制,在量产性和良率方面具有劣势,再加上成本居高不下,国内厂商始终无法平衡这三者的关系,迈向消费级市场更是无从谈起。

微软HoloLens2

需要说明的是,微软的AR眼镜HoloLens2采用的正是光波导类方案中的浮雕光栅波导,其工艺的复杂性制约着产能,导致产量和良率提升不了,也就出现了设备定价高达2万多元人民币的局面。而且HoloLens2也只能支持50°左右的视场角,视场角偏小将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可见,厂商要想布局AR光波导研发,技术和资金的壁垒依旧很高。

显然,微软HoloLens并不是完美的,但在工业、商业上的应用皆已成熟。上周,完成990万美元融资的AR医疗解决方案商MediView XR就是通过HoloLens 2,为外科手术提供了AR医疗解决方案。HoloLens 2能够精准呈现出医疗器械在体内的实时未知,从而辅助肿瘤科医生在进行肿瘤手术时进行位置判断。

因此,当前消费级AR眼镜的痛点在于高算力、高功耗、高端显示等性能要求与轻薄的产品形态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普通使用者最在乎的交互性和功能性还处于AR入门阶段,同时定价过高也导致消费者对AR眼镜这一新品类的购买意愿较低。但元宇宙的火爆仍为AR设备带来了较高的关注度,AR眼镜也逐渐成为各大厂商和巨头新的发力点。然而,消费级AR智能眼镜何时能从概念走进现实,小P认为短期内是等不到的,手机AR仍会占据未来几年消费市场的主体。

本文属VRPinea原创稿件,转载请洽:brand@vrpinea.com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