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过去了,投身产业互联网的腾讯,如今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腾讯大力拓展
产业生态“朋友圈”
产业互联网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名词,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看到了它的巨大潜力。
对于腾讯而言,拥有十多亿C端用户,是消费互联网当之无愧的“王者”;但是在玩法不同的产业互联网中,腾讯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打赢这一仗,两年前,腾讯全面启动了产业互联网战略,明确了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助手”的角色定位。专门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成为承载腾讯转型产业互联网最核心的部门。
在中国,产业互联网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固定的模式,腾讯CSIG要如何扛起腾讯To B的大旗?
在2020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表示,“生态共建是产业发展的唯一选择”。
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 汤道生
众所周知,产业互联网要取得成功,离不开产业上下游,全链条各个参与者的共同努力。近年来,腾讯一直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探索产业数字化升级之路。在政务、零售、金融、交通、制造、教育、医疗等众多领域,有了很多落地实践和成果。
腾讯在其中的角色,是成为各行业数字生态的“共建者”,而不是传统互联网巨头所扮演的“颠覆者”。这成为腾讯切入产业互联网的模式和突破口。
2019年,腾讯CSIG进一步确立了生态战略的三大方向:行业生态、区域生态和产品生态。
在过去的一年里,腾讯CSIG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在行业生态上,腾讯云联合行业合作伙伴,落地了超过300个行业解决方案,渗透了超过20个头部行业;
在区域生态上,除了大力发展区域合作伙伴之外,腾讯云按照区域做了组织结构调整,从总部支撑转变为区域下沉,以更好地服务本地客户;
在产品生态上,腾讯云的主要合作伙伴业务增长超过了100%,超过20万家的企业成为腾讯云产业生态服务的客户。
2020年疫情期间,这种生态能力更是将腾讯在产业互联网的“战斗力”激发出来,例如:
在智慧城市领域,腾讯云联合北明、东华、中大凯旋等近50家合作伙伴,支持了全国100多个城市的疫情防控小程序的部署上线,平均每天就有4-6个小程序在各大城市上线。
在零售领域,腾讯和优衣库联合推出了「掌上旗舰店」,把优衣库线上线下的库存全部打通,让用户「即看即买」;永辉通过微信小程序和App,为顾客提供到家服务,春节期间,订单超过450%,销售额增长超过6倍;
在教育领域,腾讯云联合30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了近5万所智慧校园的建设,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等产品的部署,累计帮助了超过1亿的学生在线学习。
除此之外,腾讯产业互联网还渗透到了医疗、政务、金融、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
显然,广泛拓展“朋友圈”的腾讯,通过结合各产业生态合作伙伴的能力,打了一场足够漂亮的产业数字化之战。
930变革后
腾讯真正有了To B的姿态
在腾讯内部,两年前的“930”变革,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
腾讯云副总裁、CSIG产业生态合作负责人陈广域表示,变革之后,腾讯真正具备了“一个To B公司该有的姿态和条件”。
腾讯云副总裁、CSIG产业生态合作负责人 陈广域
在陈广域看来,To B的复杂性远远超过To C,业务线长、行业类型和合作伙伴类型多、跨专业合作难度大,需要一个统一的底层机制来保障To B的沟通和交付。因此,腾讯花了两年的时间,补齐了其他公司需要花10-20年构建的To B能力。
如今,腾讯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产业互联网体系,包括:组织架构、产品结构、业务结构、战略结构等,以To B领域应有的流程和机制,来面向市场和生态合作伙伴。
在教育、医疗、交通、零售等多个领域,腾讯已实现了To B业务的宏观协同联动,能够高效地跨专业、跨团队进行项目交付。
疫情期间,广交会首次在云上举行会展,为了支撑2.6万家参展商、数十万采购商、50多个网上展区、超180万件展品的线上展示,腾讯和合作伙伴通过多方联动,不断磨合、适配客户和用户的需求,最终在展会当天成功上线,充分体现了腾讯云和合作伙伴的管理水平和在To B业务场景的能力。
事实上,腾讯非常明确在产业生态的构建中,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
在腾讯To B能力体系的搭建中,最前端的用户入口是腾讯的优势,在后端,腾讯会提供IaaS、PaaS能力,以及基于腾讯技术能力的支撑平台。
但是在行业应用领域,腾讯立足于做好平台,成为行业的助力者。因为每个行业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成熟的应用和解决方案,腾讯把这个领域交给更专业的合作伙伴来做。
在这个过程中,腾讯开启产业生态平台,通过产业投资、产业加速器、产业生态培训、产业基地四大引擎,打通腾讯B端技术、产品、平台能力,以及C端场景,流量能力,与合作伙伴共生共赢,助力产业智慧升级。
为了进一步夯实产业生态“朋友圈”,腾讯保持了自己开放和合作共赢的姿态,并在今年的生态战略中强化了三大举措:
一是,行业深耕。腾讯云将基于本身的开放能力,不断打磨和深化行业解决方案,覆盖更多行业,与合作伙伴一起服务客户的数字化转型。
在政务领域推出的“WeCity城市合伙人计划”,在金融领域推出的“金腾计划”,都是腾讯云在行业深耕方向重点发展的领域。
二是,区域下沉。在以往,云服务的用户大部分集中在头部城市,但未来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将出现在更多区域和行业中。因此,腾讯云将联合相关合作伙伴,推出更多适合下沉的产品,将数字化的能力下沉到更多区域。
腾讯云计划在今年底覆盖85%的中国GDP排名前100的中小城市,提供本地化服务的能力。
三是,产品专项能力建设。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等产品的成功,让腾讯看到了整个SaaS行业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发展点。未来重点的产品专项上,腾讯云将对合作伙伴做定向的推送和培训。
比如在腾讯会议方面,腾讯云将优选500家优质合作伙伴,培训3000名以上专业资质的认证人员,还将提供超过百万的营销支持。
在发力产业互联网上,“放下身段”做“数字化助手”的腾讯,做出了更为理性、务实的选择。
腾讯能否扛起
产业互联网的大旗?
如今,中国产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进入关键期,产业互联网也迎来了高速发展。面对众多互联网巨头的正面竞争,腾讯能否扛起产业互联网的大旗?
汤道生认为,腾讯最大的机会来自于产业链的打通,这也是腾讯率先探出产业互联网的路径“玩法”。
首先,C2B(消费者到企业)战略,能够在各个场景发挥腾讯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C端和B端的商业闭环。
例如,腾讯基于微信、QQ触达10亿级用户的能力,创造了公众号、小程序、移动支付、社交广告等多维度用户触达能力和运营经验,形成针对不同产业场景的数字化工具和方案,提供给产业客户。通过线上线下打通、场景打通和时间打通,让B端客户更好地触达C端消费者,最终实现C2B2C的闭环。
其次,强大的技术能力,构建在云上的通讯、AI、安全与大数据等核心能力,结合腾讯丰富的内容资源与业务场景,形成了强大的平台资源与服务。
一方面,腾讯扎根消费互联网20年,业务场景覆盖了即时通讯、社交、内容等多个领域,构建了完善的前、中、后台技术。在此基础上,腾讯将积累多年的技术和能力标准化,开放给企业和开发者,助力他们灵活地把这些技术整合到业务场景中。
另一方面,腾讯每天服务10亿级用户,每年完成超过上千亿笔交易。在服务行业用户和消费用户的过程中,腾讯能够通过开放化生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方案和专业化服务。
最后,开放生态和资本能力,让腾讯能够和合作伙伴分享商机、产品和技术能力,共同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能力,并在资本层面扶持有需要的合作伙伴,为产业生态助力。
陈广域表示,相比To C,To B生态更加复杂,更加有挑战性,但是腾讯有足够的耐心和资源,把产业的关系链理顺,把能力进行输出,“就像马拉松一样,我们陪着合作伙伴一起去长跑”。
在产业互联网面前,腾讯面临的挑战与机会同样多。尽管To B的道路长且阻,但经过两年的快速进化,腾讯的步伐显然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