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公有云为核心的UCloud,正在积极拓展行业布局。
据UCloud 2019年度财报显示,公有云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仍然很高,但与此同时,私有云和混合云的收入正在快速增长,较2018年同期收入分别增长109.54%、75.63%。
这不难让人联想到,UCloud正在对市场释放一个新的信号:发力私有云和混合云,成为一家综合性云计算服务商。
在10月23日召开的UCloud2020用户大会上,UCloud对外发布了其升级版私有云产品UCloudStack2.0,包括标准版、快杰版、信创版,以及混合云方案。
UCloud在私有云和混合云领域的快速挺进,让原本就竞争激烈的云计算战局再次升温。无论是一线云计算巨头,还是头部云计算创业公司,都不得不面临UCloud的贴身厮杀。
让人好奇的是,在云计算的下半场竞争中,UCloud为什么要大力进军私有云,以及准备如何打好这一仗?
UCloud布局私有云
在创业早期,UCloud也曾承接过一些私有云的项目,但考虑到私有云是项目制,不能带来业务的快速发展,其业务性质也与UCloud创始团队的互联网背景大相径庭,最终UCloud走上了公有云的发展道路。
即使这些年公有云业务做得风生水起,UCloud内部对私有云也从来没有放弃过。UCloud创始团队清楚地认识到,公有云一定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从技术概念到全面落地,中间还有一段漫长的成熟期。
在中国,各种企业和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对IT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千差万别,在公有云之外,私有云成为填补国内用户对云计算需求的一种重要产品形态。尤其在过去五年里,主打安全牌的私有云,备受政府、金融、运营商等政企用户的青睐。
2017年,国内云计算市场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随着国内云计算应用逐渐从互联网行业向政务、金融、工业、医疗等传统行业加速渗透,企业上云比例首次发生了逆转。
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16年有50%企业没有使用云计算,但在2017年超过54.7%的企业使用了云计算。此外,企业在私有云业务上的部署持续深化,私有云深度部署的比例同比有所提升。
在如火如荼的中国企业上云浪潮中,UCloud认为是时候重新审视私有云了。2017年,UCloud推出了自研的私有云平台UCloudStack,并在2019年正式商业化,以满足政企用户在私有云和混合云方面的需求。
不同于大量基于OpenStack开源代码开发的私有云平台,UCloudStack基于UCloud公有云基础架构,所有技术和组件均来源于其公有云,因此在代码自主可控、平台稳定可靠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UCloud私有云与公有云一致的架构,也为用户带来了一致的操作体验。
此外,UCloudStack从一开始就考虑了产品的交付能力。基于UCloud公有云成熟的技术能力,UCloudStack既可以提供3节点构建生产环境的轻量部署,也可以实现上千节点的大规模交付,无论是大型政企机构还是中小企业,都可以享受UCloudStack带来的技术红利。
为了兼顾到企业现有的IT资产,UCloudStack不强行绑定硬件及品牌,兼容X86和ARM架构,也能够有效降低用户管理维护成本,并为有定制需求的客户降低定制成本。
正是基于UCloudStack安全可靠、自主可控、易于交付且开放的优点,自UCloudStack推出市场以来,就迅速获得了大量来自政府、运营商、科研和教育等行业的用户,成功交付了多个私有云大项目,如:
中国最大政务云之一的“北京政务云”、国家级实验室之深圳“鹏城实验室”、青岛即墨城市大脑云平台、上海移动私有云合作、彭州电视台的融媒体建设等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UCloud在私有云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依然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规模高达千亿级、且以每年超过20%增速发展的中国私有云市场,对于任何一家云服务商而言都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吸引了国内外行业巨头纷纷布局。
除了上文提到的OpenStack私有云厂商,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等公有云巨头,华为、华三、深信服等综合性IT厂商均已入局,UCloud面临多方重兵压境。
大力进军私有云的UCloud,有什么样的应对之策?
新基建 信创下的私有云演进
面对扑朔迷离的私有云市场格局,最大的变数,或许来自国家新基建和信创政策的推出。
2020年是新基建元年,也是信创产业全面推广的起点之年。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国内政企用户更加关注IT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对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软硬件需求不断增加,各地信创项目开始大面积铺开。
如果说十年前,政企用户最为关注的议题是“上云”,即如何用云计算替代传统IDC;那么十年后的今天,政企用户关注的议题进一步升级为“安全可控的上云和用云”,即如何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前提下,用云计算来为自身业务赋能。
这就对私有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融合,云计算全栈能力不断提升,不同的工作负载需求催生多样化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具备高性能、支持异构兼容、与公有云一致体验的私有云,才更能成为用户心目中的“新基建”。
另一方面,以国产化CPU芯片、服务器、交换机、操作系统等信创产品为基础,拥有广泛软硬件生态兼容性的“信创”云,正在快速打开市场空间。在发挥云计算安全稳定、通用性强、扩展性强特征的同时,还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私有云,成为国内市场的刚需。
UCloud私有云与容器产品线负责人 叶理灯
在这些新的趋势下,UCloud私有云与容器产品线负责人叶理灯认为,未来的私有云应具备四大特点,而这也是UCloudStack产品演进的方向:
- 支持混合云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私有云和混合云依然是国内政企机构上云的重要选项,最终将全面进入公有云。因此,私有云应该具备和公有云协同、支持混合云的能力。
正如上文所说,UCloudStack私有云和UCloud公有云一致的架构,保证了两者统一的体验,以及网络和数据层面的互联互通。用户可以将UCloud的公有云和私有云无缝打通,从而享受真正的混合云体验。
- 支持信创
在国家强调自主可控和信创的大背景下,私有云也需要自主可控,并能够兼容大量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国产化生态。目前,UCloud推出的信创版私有云,正是对信创的体系的全面支持。
信创版在保留UCloud标准版私有云特色的基础上,不仅代码自主可控,而且对国产化的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基本完成了全方位的适配开发,并提供信创版PaaS产品,让用户可以在云平台上快速部署基于信创云的应用。
- 高性能
高性价比永远是用户商业选择非常重要的依据。众所周知,UCloud公有云以高性价比著称,UCloud在公有云上的优势,在私有云上也同样具备。
例如,为了打造更高的性能,UCloudStack2.0采用了业界领先的分布式存储,以满足用户对存储性能的极致需求;搭载最新一代CPU,使得计算性能提升16%;推出网络增强2.0方案,将UCloud快杰的能力从公有云移植到私有云。
- 可进化
以前用户购买私有云可能是一锤子买卖,但未来的私有云则需要可进化的能力。这种可进化,不仅体现在持续推出新功能,更是让老用户能够享受到技术升级带来的红利,最终将降低用户上公有云的门槛。
在UCloudStack2.0中,功能的持续迭代,多个大型项目的在线升级,以及让云平台的交付升级极简化等系列动作,都可以看到UCloud私有云在持续提升产品力,让自身必须具备可进化的能力。
为了实现商业上的落地,UCloudStack在产品形态和交付方式上也进一步优化,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推出了三种产品版本:标准版、快杰版、信创版,分别满足用户在轻量级业务、高性能、国产软硬件兼容方面的需求。
同时,用户既可以选择纯软件部署,也可以选择软硬一体化的超融合,以灵活的交付方式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私有云采购要求。
不难发现,UCloud私有云紧跟政策和市场的趋势,不仅在技术上持续进化,其产品策略也非常务实,一切围绕用户需求出发,始终强调的是更可靠、更安全、更好用的云服务,充分体现了“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产品观,而这正是云计算服务的本质。
新一轮的私有云竞争
近年来,随着国内云计算市场的逐渐成熟,用户对于云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少私有云厂商开始掉队,甚至面临洗牌出局的压力。
以UCloud为代表的公有云厂商,以往被认为在政府、金融、电信、医疗等传统行业的优势并不明显,而UCloud却在私有云竞争愈发激烈的当口宣布进入传统行业市场,UCloud能成功吗?
事实证明,UCloud在私有云市场展现出了超强的竞争力。那么,UCloud到底是如何打动这些传统行业用户的?
“安全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2018年,厦门引入UCloud“安全屋”技术,在全国率先搭建了政务大数据安全开放应用平台,解决了政府大数据开放“最后一公里”问题。事实上,打通信息孤岛是近年来政务云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目标,但如何确保数据在云上的安全流通,却是业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安全屋”正是UCloud在自主研发的私有云基础上,提供的一整套数据安全流通解决方案,在保证数据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让需求方获得数据的使用权,在确保用户隐私的条件下应用并发掘数据的价值。目前,UCloud“安全屋”已在厦门、上海、山东等多地落地应用。
可以看到,UCloud精准捕捉到了各地政府在数据安全开放方面的需求,由此推出的“私有云 安全屋”行业解决方案,很好地满足了政府行业在实际业务中的需求。同理,UCloud推出的“信创版私有云”也是如此。
除了政府行业,UCloud在金融、运营商等多个传统行业,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私有云行业解决方案,将私有云落到实处。
显然,在精细化地满足行业用户需求、打造差异化市场策略方面,UCloud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而这正是决定私有云市场成败的关键。
一方面,与UCloud对私有云市场和行业的深刻理解密不可分。UCloud很清楚,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用户需求和市场打法大相径庭。
为了做好私有云的市场拓展,UCloud专门在内部成立了政府、互联网等多个事业部,从组织架构、流程机制、销售渠道等多方面进行了重新梳理,对私有云重点行业进行支撑。
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UCloud在私有云市场的优异表现,也体现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
作为现阶段为各行各业赋能的“新基建”,私有云在满足用户对云效能、信创云等多方面的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背后比拼的就是服务商技术和产品的能力。
多年来UCloud凭借高性能的公有云技术始终处于业界领先,如今将久经考验的的公有云实力整体输出,也成为UCloud在私有云上技术领跑、产品持续演进的底气。
例如,此次UCloudStack快杰版的推出,即是UCloud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两大核心产品强强联合,把公有云“快杰”云主机的优势集成到私有云UCloudStack中,全面升级计算存储网络,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样的私有云部署和超高性能的应用体验。
据叶理灯透露,今年疫情期间,UCloud私有云的增长不仅来自传统政企用户,大中型互联网企业混合云需求的爆发,也拉动了UCloud私有云的增量。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场对于UCloud技术和产品的高度认可。
叶理灯认为,新基建 信创政策下的用户需求,将云计算厂商间的比拼拉到了新的高度,中国私有云市场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竞争格局。
对于UCloud来说,反而是一个发力私有云的好机会。
一是规范的市场竞争,会淘汰那些技术落后、“旧瓶新装”的玩家,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二是同为技术领先的公有云厂商,在私有云领域尚处于同一条起跑线,谁能更好地将公有云能力输出给私有云,解决私有云安全可控、易于交付的问题,谁就能在私有云市场跑得更快。
在新基建和信创的时代背景下,私有云下半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目前看,拥有公有云基因的UCloud,做起私有云的生意也毫不含糊,是云计算市场里不可忽视的对手。
在新一轮的私有云竞赛中,UCloud能否再现公有云市场的辉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