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q674350529(信安之路新晋作者)通常,在对IoT设备的固件进行分析时,固件中与提供服务如HTTP、Telnet、RTSP、UPnP等相关的二进制程序是重点分析的对象。因为一旦在这些程序中发现漏洞,其很有可能会被远程利用,进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对固件二进制程序进行分析,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模糊测试、补丁比对、工具静态扫描和人工审计等。其中,
本文作者:cq674350529(信安之路新晋作者)
通常,在对IoT
设备的固件进行分析时,固件中与提供服务如HTTP
、Telnet
、RTSP
、UPnP
等相关的二进制程序是重点分析的对象。因为一旦在这些程序中发现漏洞,其很有可能会被远程利用,进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对固件二进制程序进行分析,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模糊测试、补丁比对、工具静态扫描和人工审计等。其中,模糊测试方法具备简单易用的特点,通常也比较有效,其在业界已被广泛使用。
下面,以某型号路由器为例,基于Boofuzz
框架,介绍对常见网络协议进行fuzz
的方法。
除了网络协议外,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思路对其他协议如
BLE
、串口协议等进行fuzz
。同时,该方法不仅局限于IoT
设备,也可用于对常见的服务程序进行测试。
模糊测试简介
模糊测试采用黑盒测试的思想,通过构造大量的畸形数据作为应用程序的输入,来发现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安全缺陷或漏洞。
模糊测试方法的分类有很多。根据测试用例生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基于变异的模糊测试和基于生成的模糊测试。根据对目标程序的理解程度,可分为黑盒模糊测试、灰盒模糊测试和白盒模糊测试。常见工具与方法的对应关系如下。
针对IoT
设备,由于其资源受限和环境受限等特点,实际中常采用黑盒模糊测试的方式。在对网络协议进行测试时,可以将常见的网络协议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文本协议,如HTTP
、FTP
等,这类协议的特点是其数据包内容都是可见字符;另一类为二进制协议,其特点是数据包内容大部分是不可见字符,这类协议在工控设备如PLC
中比较常见,通常属于私有协议。针对文本协议,笔者常采用Sulley
框架进行测试:
https://Github.com/OpenRCE/sulley
而针对二进制协议,则常采用kitty
框架进行测试:
https://github.com/cisco-sas/kitty
Sulley
框架和kitty
框架均能够对两类协议进行测试。
另外,在对IoT
设备进行模糊测试时,需要考虑如何对设备进行监控,以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最简单的方式通过设备服务的可用性进行判断,如果设备提供的服务不可访问,表明设备可能崩溃了。但这种监控方式粒度比较粗,容易漏掉一些异常行为。另外,当设备出现异常后,还需要对环境进行恢复,以便继续进行测试。常见的方式就是重启设备。现在很多设备崩溃之后都会自动重启,如果测试目标设备没用提供这种机制,则需要采用其他方式解决。
Boofuzz
框架简介
由于Sulley
框架目前已经停止更新维护,而Boofuzz
框架是Sulley
的继承者,除了修复一些bug
之外,还增加了框架的可扩展性。下面对Boofuzz
框架进行简单介绍:
来源: Fuzzing Sucks! Introducing the sulley fuzzing framework. Pedram Amini & Aaron Portnoy. Black Hat US 2007
由上图可知,该框架主要包含四个部分:
1、数据生成
:根据协议格式利用原语来构造请求
2、会话管理/驱动
:将请求
以图的形式链接起来形成会话,同时管理待测目标
、代理
、请求
,还提供一个 web 界面用于监视和控制
3、代理
:与目标进行交互以实现日志记录、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等
通常,
代理
是运行在目标设备上。但是,对于IoT
设备而言,大部分情况下都无法在目标设备上运行代理程序。
4、实用工具
:独立的命令行工具,完成一些其他的功能
其中,数据生成
和会话管理/驱动
是比较重要的2个模块。对于数据生成
模块,Boofuzz
框架提供了很多原语来定义请求
,如最基础的s_string()
、s_byte()
、s_static()
等。对于会话管理/驱动
模块,其思想体现在下图中。
来源: Fuzzing Sucks! Introducing the sulley fuzzing framework. Pedram Amini & Aaron Portnoy. Black Hat US 2007
在上图中,节点ehlo
、helo
、mail from
、rcpt to
、data
表示 5 个请求
,路径'ehlo'->'mail form'->'rcpt to'->'data'
和'helo'->'mail from'->'rcpt to'->data'
体现了请求
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callback_one()
和callback_two()
表示回调函数,当从节点echo
移动到节点mail from
时会触发该回调函数,利用这一机制,节点mail from
可以获取节点ehlo
中的一些信息。而pre_send()
和post_send()
则负责测试前的一些预处理工作和测试后的一些清理工作。
理解了这几个模块的功能后,使用该框架进行测试的主要步骤如下:
1、根据网络数据包构造请求
;
2、设置会话信息(包括测试目标的ip
地址和端口等),然后按照请求的先后顺序将其链接起来;
3、添加对目标设备的监控和设备重启机制等;
4、开始fuzz
。
协议fuzz
实战
以某型号路由器为例,由于路由器上HTTP
服务是最为常见的,故以http
协议为例进行介绍。
模糊测试属于动态分析技术,因此需要有真实设备,或者采用对固件进行仿真的方式。
根据网络数据包构造请求
首先,需要尽可能多地与设备进行交互,然后捕获相应的http
请求数据包,如下。
以登录请求为例,对应的http
请求报文示例如下。
利用该框架中提供的原语对http
请求进行定义,部分示例如下。
是否对某个字段进行 fuzz 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对所有字段都 fuzz,生成的畸形数据包会非常多,测试所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但发现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只对少部分字段进行 fuzz,生成的畸形数据包会比较少,测试所耗费的时间更短,同时发现问题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字段的粒度大小可能也会对测试结果有所影响。比如,如果对
<?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
进行变异,是将其当作一个整体,还是拆分为更小的单元?
至于具体怎么对某个字段进行变异,如针对字符串的变异,该框架内已包含一些规则。当然,也可以自己增加规则。
类似的,对网络数据包中的其他http
接口请求进行同样的定义。
测试的接口越多,触发问题的可能性越大。
设置会话信息
根据捕获的数据包定义完请求
后,设置与会话
相关的信息,包括目标设备的 ip 地址、端口等。
然后将之前定义的请求
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链接起来,部分示例如下。
其中,由于setsysemailsettings
、setsyslogsettings
、setschedulesettings
等请求需要在登录之后才可以正常使用,所以需要在login
请求之后发生。而setsysemailsettings
、setsyslogsettings
和setschedulesettings
这几个请求之间则没有明确的先后关系。add_auth_callback
为自定义的回调函数,主要用于从login
请求中获取用于登录认证的信息如cookie
,然后将其设置于setsysemailsettings
、setsyslogsettings
、setschedulesettings
等请求中。
添加对目标设备的监控
这里通过设备HTTP
服务的可用性来判断目标设备是否发生异常。如果HTTP
服务无法访问,说明设备可能崩溃了。前面设置的Remote_NetworkMonitor()
就是用于对服务的可用性进行监测,其核心代码如下。
Remote_NetworkMonitor()
为自行添加的代码,不属于Boofuzz
框架。
前面也提到过,该监测方式的粒度比较粗,可能会存在漏报,可以采用或结合一些其他的方式进行改进。
1、如果可能,在测试时对设备内部的输出日志进行记录,比如设备打印的一些输出信息;
2、如果可能,在 gdb 调试状态下进行测试。
至于对环境进行恢复,由于该设备崩溃后会自行重启,所以无须额外的操作,只需调用sleep()
等待设备重启后即可。
开始 fuzz
最后调用Session.fuzz()
驱动整个过程,然后运行脚本即可。默认情况下,会在 26000 端口开启一个 web 服务,用于控制或查看测试的进度及相关信息等。在测试完成后,可以通过查看测试记录,看是否有测试用例造成目标设备出现异常,以进行进一步分析。
笔者目前尚未对使用的
Boofuzz
框架进行更新。在最新的 commit 中,对 web 界面进行了改进,显示的信息更丰富。
小结
本文以IoT
设备为例,对模糊测试框架Boofuzz
,以及利用该框架对网络协议进行 fuzz 的基本流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效果,还需要对其中的细节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
相关链接
boofuzz: Network Protocol Fuzzing for Humans:
https://github.com/jtpereyda/boofuzz
Fuzzing Sucks! Introducing Sulley Fuzzing Framework:
http://docplayer.net/42947526-Fuzzing-sucks-introducing-sulley-fuzzing-framework-pedram-amini-1-aaron-portnoy-2-black-hat-us-2007.htm
原文由:信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