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

2022-04-28 14:26:07 浏览数 (1)

思维导图

自序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一句话:“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也许脚底的根基坍塌了未必是件坏事,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更加稳固的新地基,并在新的地基上盖起高楼,所以我称它为“创新式生存”。当然,这可能是一条正确但艰难的路

熊彼特有一句名言:“你无论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也绝无可能出现一辆火车。”他坚信,只有从一条曲线到另外一条曲线的非连续性创新,才能产生经济的十倍速增长

第一章 第一性原理:任何理性系统的根基性命题

归纳法是通过实践推导结论,把连续性的经验推广到一切时空。然而,并非所有事物都有连续性,固有的思维会让你陷入“归纳法谬误”。打破认知边界,实现第二曲线创新,你需要全新的思维模式——演绎法。但是演绎法必须有一个基石,一个来自系统之外、能够逻辑自洽的元起点。这个元起点既可以称为第一前提、逻辑奇点,也可以称为第一性原理

人类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两种基本逻辑方式:

  1. 一种是归纳法;
  2. 另一种是演绎法

从具象的经验中归纳出抽象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这个规律称为『经验』

只要具备元起点,人们就可以通过演绎法一步一步推演出未来

空间性归纳与时间性归纳

99%的人类日常知识、经验建立在归纳法之上

只能证伪,不能证明

归纳法只能证伪,却不能证明

连续性假设是归纳法的隐含假设

推翻一个结论,不要从结论入手,而是要从它的隐含假设开始,如果根基的隐含假设不成立,结论自然不成立。这也是辩论高手的常用方法,从基石和结构切入,不要从内容入手

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往往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认知边界

求存不求真的阿喀琉斯之踵

人类进化出一种合理的认知习惯,即用较小的认知成本获得维护我们生存所需要的信息量。人们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这样才能在付出最小成本的前提下,获取相对正确的知识,所以归纳法不能得到真理,但可以帮我们生存下来,或者暂时性生存下来。这就是人类的最小作用力原理

演绎法三段论

演绎法不是我们熟悉的思维方式,并且需要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归纳法是将眼睛看得到的事实归纳为规律,基本上用的是感性思维,而演绎法是理性思维的主要用智形式

三段论,顾名思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的基础上,结论必然成立。我们可以用一个经典的三段论句式来说明

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

与归纳法相比,演绎法的一大优点恰恰是可以保真,而使用归纳法时,无论前提多么正确,做多少实验去验证,也不能保证结论一定为真

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企业在从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换的区间,也就是我命名为创新的领域的时候,需要的就是演绎法,即大胆提出假设,并用实践去验证

前提的准确性是演绎法的隐含假设

虽然演绎法思维可以从逻辑的维度高效地解决某个领域的全部问题,但演绎法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不能证伪

在演绎法推导的过程中,只有前提正确,结论才能正确

归根结底,演绎法的前提来自归纳法

任何系统都有自己的基石假设

早在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它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这里的“第一原理

有一个最底层、最根基性的算法公式:

第一性原理 演绎法==>理性系统

依据已经给定的某个第一性原理,加上演绎法的推理方式,我们就可以把系统之内的其他所有命题推理出来。换句话说,任何理性系统内部都是用演绎法来推论的,而推论必须建立在第一性原理之上

图1-1理性系统与第一性原理

第二章 公理化思维:人类理性思维的顶级智慧

有时候,逻辑推导过程比最终结果更重要。我们需要培养公理化思维,以第一性原理为根基,运用逻辑去找到超出我们认知极限问题的答案,进而建立其他理性思维体系

公理化思维就是人类在生活和工作中,以公理或第一性原理为根基,运用逻辑思维去推理,并建立其他理性思维体系的一种方式

公理化思维的应用

张首晟教授对我说的一番话,所有的顶级科学家都使用演绎法。如果不会演绎法,没有公理化的思维方式,你只能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帮助大科学家证明或证伪他们的假设

第三章 破界创新:打破基石,边界外延

打破系统的边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作为基石的第一性原理击碎。创新“不破不立”,“破”的是系统得以形成的第一性原理,“立”的是新的第一性原理,这个方法就是破界创新

破界创新三部曲

重构的“基石假设”一定要比原有的第一性原理层次更深、强度更大,这决定了新系统的边界和强度,否则便是白费力气

破界创新的思维方式不是在内容上做功,而是在结构上做功,是在看不到的地方做功

过去我们认为,事业成功需要的是努力、勤奋和大量的时间,但那些工作全都在系统的边界之内。其实,创业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认知,是在系统之外的东西,需要静下来,独立思考

IBM和乔布斯的破界创新

苹果公司的破界创新也遵循三部曲的典型模式

  1. 质疑并打破原有隐含假设——凭什么计算机只能用于商业
  2. 重构“基石假设”——每个家庭都可以拥有一台计算机
  3. 建立全新系统——既然计算机应该进入家庭,那么计算机的所有相关要素都应在家庭使用的大前提下展开,如价格、软件、体积等。当第一性原理确定之后,所有的细枝末节都会自然地发生变化,从而构筑起一个全新的系统

成为创新企业家

『所谓哲学起始于对所谓自明的东西的追问』,它可以表现为好奇心、初心、童心等。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始于对万事万物的惊异,这种初心才是产生创新的源头

很多人都听过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的一句名言:“如果你问消费者需要什么,他会回答说需要速度更快的马车

第四章 组织刷新:使命—战略的破界创新

卓有成效的战略变革,不是从内容着手,而是从结构着手。时任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先生先打破使命和文化禁锢,再进行战略变革,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迷失的微软大象起舞、重回巅峰

刷新文化

德鲁克曾说:“文化把战略当早餐吃。”如果你只盯着战略,必定会失败,因为既有的文化会把新战略当早餐给吃掉。纳德拉非常相信这句话,他说:“最终任何一家企业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是其现行文化的滞后反应

文化是一个由个体思维组成的复杂体系,比如在我前面的这些人的思维。文化是一个组织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但塑造它的是个人

整个世界分为学习者和非学习者两种人,固化型思维会限制你的发展,成长型思维则会推动你不断前进(见图43)

图4-3成长型思维与固化型思维

作为CEO,纳德拉每天都会检查他每一个业务的决定是否有助于整个公司转向成长型思维。固化型思维的人,就会天天想着逐渐下滑的PC市场。而成长型思维会从守势转变为攻势,目标是要赢得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联网设备,而不是忧虑不断萎缩的市场

第五章 第一创新:基于第一性原理进行创新

第一创新:如果说破界创新的关键词是“破”,那么第一创新的关键字则是“立”。它是公理化思维在创新中的应用,是从一个抽象的第一性原理出发,用逻辑思维将其拆解,进而推导出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打破原有认知,寻找并建立新系统的过程

破界创新有3个步骤:

  1. 识别隐含假设(最难的一步,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
  2. 建立基石假设
  3. 构建全新系统

第一创新的重点是找到第一性原理,是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这是两种创新模型不同的要点(见图51)

图5-1破界创新与第一创新的区别和联系

从归纳创新到演绎创新

一般来讲,大多数企业进行的创新工作使用的都是归纳法的逻辑。创业者或经营者根据以往的实践成功经验,归纳并总结出某种创新模型,然后通过把这种模型推广到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或各个门店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现在市面上很多关于创业、创新管理的畅销书,基本上都是这个范例

如果从更大的范围、更深层次的分析角度来看,你会发现所有从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创新模型,最终都会符合某种第一性原理

我们不如换一种视角,将这种归纳创新变为演绎创新,使用演绎的方法直接定位到某种对企业发展有根源性促进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然后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推导出新的创新模型,最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模型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指导创新实践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投资人,芒格曾经提出了一种“生态”投资法,他认为“投资者应该糅合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公式,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心理、生理、数学、工程、生物、物理、化学、统计、经济等

芒格建议投资者应该建立多元思维模型,通过广泛地学习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将其融会贯通,然后基于这些思维模型和理论建立自己的投资方法论

所谓的大道理,其实就是每个学科的基础思维

我们并不是要学习深刻的知识,而是学习不同学科的差异化思维方式

芒格也列举了一些他认为的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比如有数学的复利模型、物理学的临界质量模型、生物学的现代综合进化论、化学的自我催化模型,以及工程学的备份模型等。芒格认为,掌握100个模型就差不多可以拥有通识智慧了,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不超过10个

要把这些思维植入自己的大脑,并用毕生的时间去培养它们,让它们变成你随时能够调用的本领。这是一个需要持续一生的训练,我把这种训练方式称为“刻意练习

人类文化的元知识

成年人学习的关键并不在于增加信息量,而在于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型。在低水平的思维模型中,增加再多的内容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只有提升思维模型的水平,才能让我们接纳更多高维的信息和知识

8条重要学科的重要内容:

  1. 在哲学领域中,他列举了原子论;
  2. 在数学领域中,他列举了欧氏几何;
  3. 在生物学领域中,他列举了自然选择;
  4. 在经济学领域中,他列举了“看不见的手”;
  5. 在政治学领域中,他列举了“人人,生而平等”;
  6. E=MC2;
  7. 熵增定律;
  8. 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

后3条内容属于物理学领域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科技飞跃、信息爆炸,但真正能够被称为元知识、元信息的内容,就是各个学科的基础理念

国内知名的游戏公司昆仑万维的董事长周亚辉曾在文章中写道:“我认为未来30年能做到百亿美元公司的CEO都是科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他们的思考能力足够深,优势很明显

王东岳老师曾经提出一种递弱代偿的理论。他认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将会越来越恶劣,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提高的思维能力必须上升一个台阶。而提高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讲的第一创新,利用人类的元知识作为第一性原理,去建立新的思维模型,然后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将这种思维模型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创新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去做,这样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通过逻辑思维的拆解,推导出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打破原有的群体认知,找到一个新的路径,去建立新的更好的系统。换句话说,马斯克的创新并不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经验归纳的模式,而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第一创新,是将同一种思维方式运用于不同的领域

从在线支付、能源和电动汽车等行业出发,埃隆·马斯克在创造了伟大的成功之后,逐渐意识到了物理学中的“还原论”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为自己带来的助力,最后回归初心,把第一创新的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梦想

源自使命的动机

图5-4马斯克的“英雄之旅

第六章 万物至理:宇宙的终极密码

洞见公理比推导更加困难

2014年,一部以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WilliamHawking)青年时期的经历为蓝本的电影在美国上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这部电影的名字被翻译成《霍金:爱的方程式》《爱的万物论》《少年霍金》

第七章 从众效应:“真理”的真相

真理符合论

自然万物运动和结构总是采取某种最简便、最经济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最小作用力原理”,从这个角度讲,“人类的感知系统,不是为‘求真’设定的,而是为‘求存’设定的

我们只能感受到我们主观感受到的东西,永远不能直接感受到所谓客观存在的客体。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一切知识都是人类的主观思维模型,而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逃不脱的乌合之众

勒庞又延伸出3个重要的观点

  1. 群体无智慧
  2. 群体无逻辑
  3. 群体无意识

第八章 批判性思维:我讲的可能都是错的

在逻辑学领域,信念“正确”的判断标准是“逻辑三洽”

  1. 自洽
  2. 他洽
  3. 续洽

逻辑三洽

逻辑自洽两层含义:

  1. 这个信念的逻辑体系环节自身可以自圆其说;
  2. 这个信念的逻辑与相关事实之间可以相互证明

逻辑他洽:信念所处的逻辑系统,要与周边相关的逻辑系统以及更深层次的逻辑系统保持一致

逻辑续洽::指原有被证明暂时正确的信念,在时代和场景发生变化之后,依然可以保持逻辑正确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