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 9126(1991):软件产品评估—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纲要,就是为支援软件产品的每个相关质量特性而发展出来的。在此标准中,定义了六种质量特性,并且描述了软件产品评估过程的模型。
目录
(1)功能性
(2)可靠性
(3)可用性
(4)效率
(5)可维护性
(6)可移植性
你好呀,我是灰小猿,一个超会写bug的程序猿!
今天来和大家聊一下在软件产品开发中用到的ISO/IEC9126的软件质量模型。其中包括6个质量特性和21个质量子特性是在进行软件产品开发过程中要理解的内容。
具体如下表所示:
接下来和大家具体分析一下这6个质量特性和21个质量子特性的具体内容:
(1)功能性
功能性是指与软件所具有的各项功能及其规定性质有关的一组属性,包括:
- 适合性:与规定任务能否提供一组功能以及这组功能的适合程度有关的软件属性。适合程度的例子是面向任务系统中由子功能构成的功能是否合适、表容量是否合适等。
- 准确性:与能否得到正确或相符的结果或效果有关的软件属性。此属性包括计算值所需的准确程度。
- 互操作性(互用性):与同其他指定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有关的软件属性。为避免可能与易替换性的含义相混淆,此处用互操作性(互用性)而不用兼容性。
- 依从性:使软件遵循有关的标准、约定、法规及类似规定的软件属性。
- 安全性:与防止对程序及数据的非授权的故意或意外访问的能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2)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在规定运行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周期内,与软件维护其性能级别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可靠性反映的是软件中存在的需求错误、设计错误和实现错误而造成的失效情况,包括:
- 成熟性:与由软件故障引起失效的频度有关的软件属性。
- 容错性:与在软件故障或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维持规定的性能水平的能力有关的软件属性。指定的性能水平包括失效防护能力。
- 可恢复性:与在失效发生后,重建其性能水平并恢复直接受影响数据的能力以及为达此目的所需的时间和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3)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根据规定用户或隐含用户的评估所作出的与使用软件所需要的努力程度有关的一组属性,包括:
- 可理解性:与用户为认识逻辑概念及其应用范围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 易学性:与用户为学习软件应用(如运行控制、输入、输出)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 可操作性:与用户为操作和运行控制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4)效率
效率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与软件性能级别和所用资源总量之间的关系有关的组属性。包括:
- 时间特性:与软件执行其功能时响应和处理时间以及吞吐量有关的软件属性。
- 资源特性:与在软件执行其功能时所使用的资源数量及其使用时间有关的软件属性。
(5)可维护性
可维护性是指与对软件进行修改的难易程度有关的一组属性,包括:
- 可分析性:与为诊断缺陷或失效原因及为判定待修改的部分所需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 可改变性:与进行修改、排除错误或适应环境变化所需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 稳定性:与修改所造成的未预料结果的风险有关的软件属性。
- 可测试性:与确认已修改软件所需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此子特性的含义可能会被研究中的修改加以改变。
(6)可移植性
可移植性是指与一个软件从一个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运行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包括:
- 适应性:与软件无须采用为该软件准备的活动或手段就可能适应不同的规定环境有关的软件属性。
- 可安装性:与在指定环境下安装软件所需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 遵循性(-致性):使软件遵循与可移植性有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软件属性。
- 可替换性:与软件在该软件环境中用来替代指定的其他软件的机会和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为避免可能与互操作性(互用性)的含义相混淆,此处用可替换性而不可兼容性,特定软件的可替换性并不隐含此软件可由所考虑的软件代替,可替换性可能包含可安装性和适应性两个属性,由于此概念的重要性,它已经被采用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