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文摘出品
作者:Caleb
学术界的瓜,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
都知道学术界Elisabeth Bik打假无数,但没想到有一天导师竟会被自己的博士生“背刺”。
事情是这样的。
2019年8月25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Andrew L. Eamens团队在Agronomy在线发表研究论文,Further Disruption of the TAS3 Pathway via the Addition of the AGO7 Mutation to the DRB1, DRB2 or DRB4 Mutations Severely Impairs the Reproductive Competence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论文链接:
https://www.mdpi.com/2073-4395/9/11/680
同年11月, Andrew L. Eamens的一位已毕业博士生Kate Hutcheon向Agronomy举报导师抄袭她的博士论文研究成果。
根据Kate Hutcheon表述,该研究论文中有自己的数据产出,虽然自己已经毕业,但是导师发文章时,也应该署上她的名字。
对此,Andrew L. Eamens给Agronomy的回信到,“我们的手稿或Kate Hutcheon论文中概述的所有项目工作都是在我的实验室进行的,作为我开发的研究计划的一部分,由我单独的资金资助。我不清楚我怎么就‘抄袭’了Kate Hutcheon的数据”。
Agronomy表示对这场争议深感抱歉,但仍建议当事人双方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2019年12月,Kate Hutcheon向纽卡斯尔的科研诚信办公室提出正式投诉。2021年4月,纽卡斯尔大学要求Eamens提交撤回文章的请求。
据悉,后来Andrew L. Eamens由于未知原因,已从纽卡斯尔大学离职。
“涉事论文”都在研究什么?
我们来看看Andrew L. Eamens这篇论文都讲了些什么。
在Andrew L. Eamens的论文中,研究人员表示,对AGO7和双链RNA结合(DRB)蛋白,DRB1、DRB2和DRB4在microRNA(miRNA)或反式小干扰RNA(tasiRNA)生产中的功能作用的分配,可以使用功能缺失的突变体系,drb1、drb2、drb4和ago7来进一步确定拟南芥中TAS3途径的功能特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描述了三个新生成的拟南芥品系,即drb1ago7、drb2ago7和drb4ago7双突变体所表达的发育和分子表型。以前由drb1、drb2、drb4和 ago7单突变体显示的发育异常,在drb1ago7、drb2ago7和drb4ago7双突变体中进一步加剧,双突变体的莲座面积、髂长和结籽都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害。
对七个被分析的突变体的花组织中的TAS3途径的分子评估显示,DRB1是miR390 sRNA产生所需的唯一DRB。然而,DRB2和DRB4似乎在TAS3途径的这个阶段发挥次要作用,以确保miR390 sRNA的水平得到维持。
同时,研究人员进一步表明,在drb1ago7、drb2ago7和drb4ago7,TAS3衍生的tasiARF靶基因,AUXIN RESPONSE FACTOR2(ARF2)、ARF3和ARF4的表达发生了改变。ARF2、ARF3和ARF4表达的改变又被证明导致KAN1、KAN3和KAN4表达水平的改变,这三个KANADI转录因子基因已知受ARF2、ARF3和ARF4的转录调节。
也就是说,drb1ago7、drb2ago7和drb4ago7花中改变的ARF和KAN基因表达之间已证明的关系,可以部分解释双突变体表现出的更严重的发育缺陷,相比之下,仅损失一个TAS3通路蛋白机制被证明对drb1、drb2、drb4和ago7生殖发育具有影响。
在Kate Hutcheon的博士论文中,研究人员证明,小鼠精子拥有复杂的小型非蛋白编码RNA(sRNA)谱系,其组成会受到附睾影响。尽管miRNAs在近端附睾的精子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但在成熟的附睾精子中,这类sRNA却大大减少了。同时,在尾部精子中检测到Piwiinteracting RNA(piRNA)的丰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尾部piRNAs的特征表明,表明这些piRNA是由piwil1定向的初级piRNA产生途径产生的。据此,采用免疫印迹法和质谱法检测附睾精子中的piwil1。
论文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5476286.2017.1356569
国内曾发生相关事件,学校处理方法存在差异
本来以为这样的事情在国内并没有先例,这波是文摘菌没见识了。
2020年3月,河南郑州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生在微博实名举报导师剽窃她的毕业论文,未经其允许在期刊发表,复制比高达90%。
当事人称,目前事情已经解决,老师已向她道歉,也已经要求期刊撤稿。学校表示正在处理此事。
2017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蔡建春被举报其申请厦门大学博士学位的论文涉嫌抄袭,而抄袭对象正是他的两位硕士生。
在将蔡建春的博士论文和这两名硕士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比对可以发现,蔡建春的论文内容与后两者内容大面积重合。其中,正文近一半与其中一名的毕业论文雷同,连致谢也部分一致。
比如,在题目上,其中一名学生的论文题为《应用RNA干扰技术的MMP-9 基因沉默胃癌细胞克隆》,蔡建春则将“应用”更改为“基于”。
在前言部分中的五个标题中,蔡建春论文前两个小标题及内容几乎和学生论文一模一样,前言最后的三段阐述中仅一句不同。
在剩下的“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和“讨论”中,蔡建春的“材料”部分与学生论文几乎相同,在“结果与分析”中,除了第一部分、第四部分外,其他都可以在学生论文中找到原话。
除了大段文字的完全相同,蔡建春论文中也存在很多同义替换现象,比如将“没有那么乐观”改为“没有那么简单”,将“不能”改为“无法”,将“至今为止”改为“迄今”等。
据两名学生的硕士毕业论文记载,他们的论文指导老师皆为蔡建春。蔡建春在致谢中提到,“特别感谢两位同学对本研究的帮助和支持”。
根据厦大官方回应,蔡建春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主持“RNA干扰技术在胃癌细胞侵袭力研究中的作用”和“shRNA沉默MMP-9及应对胃癌细胞侵袭力抑制的研究”两个项目。
“蔡建春及其科研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上述两个项目,拥有这两个项目研究成果的所有权。蔡建春在他的硕士研究生分别使用了上述两个研究项目的部分实验结果于其硕士论文之后,使用两个项目实验结果于其博士学位论文,不构成对他人科研成果的剽窃。”
但蔡建春在博士学位论文写作和引文上的严重不规范行为属于学术不端。
对于这类事,有网友表示,“导师品质不佳,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更有匿名网友指出,“导师与学生的矛盾需要从制度上进行改革”。
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基本不可能好,这是体制原因,导师的权力不受监督,对于学生的毕业有一票否决权。这是导师恣意妄为,不把学生当人,肆意压榨学生的权力资本,归根结底,导师与学生的矛盾甚至阶级对立是一种权力腐败,需要从制度上进行改革。不然早晚会出更严重的事,导师和学生的矛盾再这个学历越来越高的社会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矛盾,严重妨碍社会发展,希望有关部门及时推出改革措施,推动科研圈健康良好的发展。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