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2021-11-17 08:20:39 浏览数 (2)

谈到需求,无论是产品经理还是项目经理,甚至是开发人员想必都不会陌生,因为他们的工作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与需求打交道。或者更为广义的来讨论,需求其实无处不在,可以说只要有业务的地方,需求就会存在。

既然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同需求打交道,那么需求又该如何分析与管理呢?今天抛砖引玉的来简单聊一聊。

- 1 -

需求来源

在进行分析前,首先我们要知道需求来自于哪?可能我们第一反应需求肯定是来源于客户,这一点毋庸置疑,事实上客户的需求是我们需要管理分析的第一大需求来源。除此之外,少部分需求还源自于项目开发团队内部,比如产品/项目经理对于产品/系统的分析思考、开发人员过程中新发现的问题等。

如果按照客户类型来分,需求又可以分为B端和C端。其中B端的需求,像ERP、CRP、PLM等系统是面向与企业服务,它的需求可能更多要结合特殊工作场景,会对效率有比较高的需求,这时需求分析要相对从群体性出发,理性全面的进行梳理,力求稳定;而C端客户面向大众,则更多的是生活化场景,需要从个体性设计出发,更为任性和苛刻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所谓的需求分析,就是通过分析用户、研究用户,发现并解决用户问题,实现用户的期望。在把握用户需求时,是要挖掘有价值的需求,将伪需求进行过滤。

这里提到了伪需求,同样是客户需求,为什么还会存在真伪?

举个例子。笔者作为一个山东人,来到南方上学,进入到一家饭店打算填饱肚子,对服务员说:“来两张煎饼”。服务员一脸蒙:“不好意思,我们这没有煎饼”。于是只能到第二家店,这家服务员解释道:“我们这没有煎饼,但是我们可以提供扬州炒饭、锅盖面~~~。”

(PS:山东人不是都吃煎饼的,为举例生动,特借用刻板印象)

在这个例子里,“两张煎饼”就是伪需求,而“填饱肚子”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用户需求。

在众多业务场景的众多客户群体中,可能有的客户能够识别自己的真正需求,可能有的客户会借某一解决方案误当作是自己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遇到某一具体问题时,往往会受自身经验和掌握的信息限制,从自身出发给出需求建议,这种建议可能会误导产品/项目经理偏离了用户真实需求。

所以在需求分析时,产品/项目经理不能被带入到用户方案思维中,不要听用户说“我要XXX功能”,而是要听“我有XXX问题“。从项目自身出发,多去深入了解用户面临的业务场景问题,这样给出的决策建议才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 2 -

模型方法

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往往会用到一些常见的模型方法,比如头脑风暴、调查问卷、用户访谈、情景观察、数据分析、同理心、倾听用户反馈等等。

在这里,只介绍“头脑风暴”的一些内容,其他见思维导图的图片。

开始前:需要拟定风暴主题;拟定参加人员,最好在15人以内,不仅是产品/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参加,最好也有开发、测试、运维人员参加,同时还要指定记录人员做好记录;将拟定的主题提前一天发给参与人员准备。

头脑风暴:直接法,不指定发言人、发言顺序,任何人有想法直接发言;思维导图:拟定大模板为根节点发散讨论;卡片法:10min思考,以便利贴形式收集,再做归纳整理;

结束后:针对记录逐一质疑并讨论可行性,最后的靠谱点子整理。

这种开放式的讨论需要注意的是:自由讨论,不受限制、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大胆提出想法;禁止批评;禁止当场评价;把握时间与主题,不要偏离;时刻观察团队成员,确保全员参与。

其他模型方法如下:

- 3 -

非功能性需求

非功能性需求,主要就是开篇提到的内部性需求,是从开发运维的技术角度出发,要把握一些需求实现的影响,比如技术架构、后台数据处理方式、数据库设计等内容;程序的易用性、人机交互防呆设计,比如提示、容错等;程序的安全性、保密性;数据的安全、备份;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系统的性能,容纳用户量、并发访问量、响应时间;服务器容量存储大小、数据量、是否有图片等等。

以上这些技术内容虽然不是需求分析一定要掌握的技能,但是如果在前期就有意识的去思考、布局设计,在后续的开发、运维工作中会有很大的助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能让开发人员能够更好、更舒服的与PM来对接工作开展,促进整体项目团队的合作。

以上就是对需求分析的一些简单整理,谢谢观看。


希望看完的朋友可以点下【在看】,这对我十分重要,谢谢。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