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ara创始人。arpara是业界领先的VR虚拟现实设备产品品牌,自主研发的arpara头显解决了高画质大视场角不兼容的行业难题;arpara还通过 “元宇宙”延伸出的虚拟场景和数字化身技术,为医疗、教育、模拟仿真等企业进行数字化服务升级和产业赋能。
人称奶罩,腾讯云中小企业中心总经理,DNSPod创始人,洋葱令牌创始人,网络安全专家,域名及DNS技术专家,知名个人站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
1
吴洪声:arpara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今年刚刚成立,你们创建arpara是出于怎样的契机?arpara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万里:虽然公司主体在今年才刚成立,但我们已经在VR行业深耕七八年了,在VR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arpara是我们创造的一个单词,是parallel paradise(平行乐园)的简写,也代表了我们做VR的最初动机:与其改造这个世界,不如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从而赋能现实世界。
2
吴洪声:VR设备一直被诟病过于笨重,穿戴着玩十几分钟脖子就非常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VR头显的重量大多在300g以上,而arpara的VR头显仅仅200g。这么轻的重量是如何实现的?
arpara VR头显
万里:主流设备如Quest 2、Pico、爱奇艺、HTC VIVE、Index选用的技术方案都是基于 LCD屏幕,呈现出来一是头显相对较大、体积较重,二是达不到人眼视觉的要求。LCD屏幕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等,但由于LCD屏幕的出库量大、成本低,所以大家选择它作为VR屏幕。
从屏幕素质本身来说,无论是ppi(Pixels Per Inch,像素密度/每英寸像素数),还是工艺本身的电路的布线,以及屏幕的对比度、色域、响应效果等,LCD屏幕都无法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因此并不适合用于近眼显示。
基于此,我们团队在最初做技术调研时,直接从VR应用的终局倒推,选择不同的技术路径。
要实现“人眼级”效果,VR设备的单眼需要有8K,至少也要达到4K以上,双眼则更高,这里面我们会关注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PPD(Pixels Per Degree,角分辨率/每度像素数),即每弧度人的肉眼能看到的像素颗粒数量。PPD达到60及60以上的效果就属于视网膜级别,30-60的效果就相当于肉眼看手机屏幕的效果,而30以下则会造成明显的晶格感,影响视觉体验。
所以,arpara最终选择了硅基OLED屏幕 折返式超短焦近眼光学的方案,特点就是体积小、重量轻、画面极度细腻和清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设备非常轻,体积也只有主流设备的一半。
3
吴洪声:除了重量,arpara的VR头显率先采用了Micro-OLED屏幕,在画面表现上的参数也非常亮眼:5K分辨率,3514ppi,最高刷新率120Hz。这样的成绩是如何达成的?
万里:我们的这些成绩实际上是靠全栈式技术的堆叠,除了本身元器件层面提供的硬性支持外,还涉及到底层的算法、部件、系统等各方面的优化,从而综合实现了相对较好的体验。
arpara今年推出的这款头显是全球第一款基于Micro-OLED屏幕的VR头显。在此之前,市场上的VR头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观影的头显,我们叫头戴显示器,它的特点是画面细密,ppi和PPD比较高,但是FOV(Field of View,视场角)很小,基本上只有50度左右;另外一个就是主流的VR设备,FOV比较大,但是画面素质相对较差。
视场角(FOV)越大,光学仪器的视野范围就越大
要达到比较好的VR体验,非常依赖于VR头显的木桶效应,即不能忽视短板,要把每个关键参数都拉高。
我们是第一家同时把像素密度和FOV都做到非常高的头显,Micro-OLED屏幕带来的5K分辨率和3514ppi让画面非常清晰,同时FOV能达到95度,整体没有明显的短板,这是我们非常骄傲的成就。
4
吴洪声:VR采用3D建模实时渲染画面,里面有一个难点,VR需要的超高清画质必然对传输提出不小的要求,因此容易造成严重的延迟。你们是如何在低延迟的状态下同时保持画面清晰度?
万里:这里包含了很多关键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硬件本身的性能和素质,比如硬件的堆叠需要能够支持高画质下的高速率传输。
第二是硬件本身涉及到的系统延迟,刚刚提到的LCD屏幕有5毫秒的脉冲延迟,而Micro-OLED屏幕则没有,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延迟。
arpara VR头显的刷新率达120Hz
第三是系统优化,我们引入了非常多的算法,包括比较成熟的ATW算法,我们自己也研发了图像与处理、传感与处理、定位与处理、运动补偿等相关算法,让延迟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第四,在信号处理方面,因为涉及到5K分辨率,且需要在安全的情况下形成高速传输,所以我们VR头显的线缆都是自制的,市场上买不到。
5
吴洪声:虽然画面清晰,但玩过VR头显的人可能会因为穿戴过久引起头晕、恶心等,你们是如何避免VR头显这种对用户身体的伤害?
万里:相比几年前,VR行业已经基本克服了眩晕的问题。那眩晕是如何造成的呢?
第一是系统级延迟。比如人在动,但看的画面没有跟上,里面涉及到的延迟包括硬件的响应延迟、屏幕的点亮延迟、传输的速率的延迟、软件系统的处理延迟,以及SoC(系统级芯片)、显卡、EQ的处理的延迟等。严格来说,设备反应到图像反馈的整个闭环需要控制在19.3毫秒,目前大多数VR厂商都能做到了。
第二是画面清晰度。如果画面有严重的纱窗效应,你会明显感觉到VR头显还不如手机看得清晰,这样的画面素质不仅影响到沉浸感,也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眩晕。
画面越细腻,纱窗效应越不明显
第三是辐辏调节。我们用肉眼看世界时,眼球是在不断变焦的,但VR屏幕是一个定焦画面,所以长时间看容易导致眼睛酸涩,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眩晕。其实从技术层面来说已经克服了这个问题,但大多数量产的头显还没有把辐辏调节的工艺和技术引入进来。
最后就是生理层面造成的眩晕。VR造成的眩晕与我们大脑的前庭感官中的视觉敏感度有关,有的人天生比较敏感,有的人天生并不是很敏感,跟晕车是一个道理,但大多数人是完全可以适应的。
6
吴洪声:很多评论会把你们的VR头显归类到头戴式影院,一方面是对画面表现的肯定,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游戏方面的逊色一筹,例如裸机仅支持3DoF、没有达到100度的FOV、有待自研的追踪定位和串流软件。你们认可这样的评价吗?
万里:这个评价相对来说比较片面,产生这种说法可能由三个原因造成,第一是因为我们的画面效果太好了,让大家对这个产品的定位产生误解。
第二,我们的FOV做到了95度,相比于市场上主流的头显,其实并不是一个小的FOV。实际上,我们的纵向FOV比全球顶级厂商Oculus还大3度,横向FOV大2度。同时,在这么大的FOV下,我们的画面素质也非常好。
第三,我们的产品面世是有节奏的,我们首先推出3DoF的头显,然后再推出配合头显的6DoF定位器和相关配件,导致大家对我们的印象还停留在3DoF。
3DoF的VR设备可以检测到头部向不同方向的自由转动,但是不能检测到头部的前后左右的空间位移;而6DoF的VR设备除了检测头部的转动带来的视野角度变化外,还能够检测到由于身体移动带来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移的变化。(来源:知乎)
作为分体机,PCVR的应用需要产品组合,arpara头显裸机是一个3DoF的VR设备,一方面,通过连接手机可以实现沉浸式的3DoF体验,满足轻便化需求的人群。
另一方面,可以配合纯6DoF的配件和定位器,再结合灯塔定位方案,实现重度VR玩家对于极致VR游戏的体验要求。如果你用我们的头显玩过《Alyx》的话,就知道在5K分辨率、3514ppi、95FOV下,视觉效果有多逼真。
arpara推出的定位器
7
吴洪声:arpara的VR头显目前售价3000 元,未来这个成本还能继续压缩吗?很多人都期望像arpara这样的优质VR设备能闯入1000元内,让更多人也用得上VR,你认为目前还有哪些瓶颈需要解决和突破?
万里:首先,随着VR头显的量不断增加,硬件、元器件生产越多,边际成本就越低,这里面就会有价格优化的空间。
其次,我们有自己的生态计划,一旦产生商业模式,硬件的成本压力就可以分摊出来,甚至可以把硬件贴着成本售卖。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我们有希望把设备的成本降到199美金以下。
但目前我们没有计划降到1000元以下,其实2000元以下的VR头显就已经能够实现量的爆发,覆盖足够多的人群。
8
吴洪声:我看到你们在京东上只出售VR头显,还没有推出VR一体机。VR一体机是现在各大知名VR厂商的必争之地,不管是facebook旗下的Oculus,还是国内的Pico、NOLO、爱奇艺等。你们的VR一体机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跟其他VR厂商竞争,你们的优势在哪里?
万里:在海外市场,PCVR(VR头显)的占比是40%,VR一体机占到60%,而国内市场的PCVR仅占8%,因此大家会形成一种认知,觉得PCVR比不上VR一体机。
arpara一体机。VR一体机是具备独立处理器的VR头显,拥有独立运算、输入和输出的功能,没有连线束缚,自由度更高。
VR一体机使用起来确实更方便,但也必须承认,只有通过PCVR才能实现极致的VR体验。因为VR一体机主要采用串流的方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延迟,体验肯定没有采用有线连接的PCVR好。此外,VR一体机的定位方案主要采用Inside-out,在精细度和精准度上没有PCVR用的灯塔方案完善。
我们现在只推出了VR头显,但下个月初,我们的VR一体机将在北美预售,它的画面素质和产品体验与VR头显是一样的,只是增加了电池和SoC(高通XR2芯片)。
arpara一体机即将在北美预售
与各大厂商竞争,我们首先是“蚂蚁躲大象”,毕竟arpara还是一家初创型企业。我们目前的重点放在北美市场,最大的对手是Facebook,但Facebook的VR产品定位决定了它是一款普及型产品,主打腰部及腰部以下人群,而我们的定位人群则在腰部以上,所以市场竞争相对较小,从而找到了生存空间。当然,我们的产品本身具有差异化优势,我们的VR设备更轻薄、更清晰、更便宜。
9
吴洪声:就如像你提到的,arpara不仅在国内有布局,还面向多个海外市场。基于你们的经验,中外VR市场的区别在哪里?技术上的差距有多大?
万里:从宏观市场来看,海外面向C端的VR市场是国内的100倍,国内大部分VR设备的出货量集中在B端和解决方案,C端市场全网一个月也才卖出小几万台。
从技术来看,在VR体系里,国内的硬件,尤其是元器件,供应链的能力是全球第一,无论是供应链的完善程度,产业的完善程度,还是硬件的制造能力,都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所以中国是能造出全球最好的VR设备的。
但从线端、系统优化端、算法端的专利沉淀,技术研究的储备,还有团队规模来看,相对国外还是比较落后。
在内容打造方面,尤其是重度内容打造方面,中国落后的步伐可能更大。为何会造成这么大的差距呢?VR的C端市场主要靠游戏来带动,海外的游戏玩家基数远大于国内,且海外的游戏文化及文化支撑也强于国内。
海外用户习惯玩主机游戏,开发商生产了如《Alyx》、《生化危机4 VR版》等重度3A级VR游戏大作。在国内,开发商则集中做网游、手游,重度游戏的开发商和玩家相对少,导致我们对VR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没有那么高。
VR游戏大作《Alyx》
但是,我认为现在国内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期,游戏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假以时日,国内的VR市场一定会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
10
吴洪声:除了硬件类产品,arpara的另一条产品线是软件类的arparaland,跟着今年最火的“元宇宙”的步伐,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avatar形象,在虚拟世界里观影、游戏、社交。你们如何看待“元宇宙”?现在各家大厂小厂都在创造自己的元宇宙,你们的这个“元宇宙”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吗?
万里:我们认为元宇宙并不是一个封闭和独立的具体事件,元宇宙真正的价值在于它如何赋能现实世界,如何给现实世界的生产力带来效率的提高、运营成本的降低,本质上是下一代的互联网。元宇宙必定是一场马拉松,是未来10-20年的行业趋势。
arparaland小镇
arparaland城堡
元宇宙的底层能力有社交、虚拟资产交易、数字经济、硬件设备等,这里面一定会有巨大的机会。除此之外,元宇宙的另一大机会就是对传统行业的赋能,这是我们切入元宇宙的侧重点,也是不同于其他厂商的元宇宙的地方。
在我看来,VR真正的价值可以总结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把传统的人机交互从二维提升到三维;第二个维度是把传统的人机交互从视觉、听觉扩展到了视、听、香、味、触,只要能够在这两个维度上带来赋能,就能产生价值。
就如阿里巴巴做电商,本质上是把线下交易搬到了线上。用VR把线下服务行业搬到线上是未来很大的发展机会,比如VR剧本杀、VR密室逃脱、VR夜店、VR棋牌室等,体验效果完全可以模拟线下的日常使用,并且能极大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块可以率先实现商业化,通过接入现有VR硬件的入口,结合类似元宇宙的系统,在现有的产业背景下是完全能支撑起来的。
11
吴洪声:要造元宇宙的话,对比于roblox这样有非常扎实的内容基础,以及像fb这样有非常浓厚的社交基础,arpara则几乎是从0起步,你们打造这个arparaland困难吗?你们认为哪些应用场景比较有前景?
万里:在打造虚拟世界方面,原先已经有社交资源沉淀的企业肯定相对容易些,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没有机会,而且胜率要远大于在移动互联网再做一款类似于腾讯QQ的产品。虚拟世界强调虚拟身份,熟人关系虽然也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陌生人关系,这方面其实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计划于今年年底在arparaland先推出两个场景,一个是VR的多人办公,一个是VR的虚拟空间。明年的上半年会增加到21个场景,明年年底会增加到100个,后年会开放消费者自编辑,就是用户通过编写代码构建自己的虚拟房间、虚拟地块、虚拟空间,可以调用我们底层开放的相关功能的接口,让自己的虚拟房间或者虚拟空间叠加其他有价值的功能。
arparaland办公室
我非常赞同扎克伯格对虚拟会议的见解。在三维空间下,我们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细微动作,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
其次,我们不仅可以投PPT、视频文件、在线直播,还能一起讨论三维模型,对汽车设计、建筑设计等行业来说能极大地提升沟通效率。
VR会议沉淀的功能和SDK,包括VR视频、语音语义算法、面部表情识别、动作捕捉等,可以赋能到像VR电影院、VR棋牌室等泛娱乐环境,所以VR会议是非常好的切入口。
12
吴洪声:你们的野心不仅仅在To C,arpara在B端也为医疗、教育、模拟仿真等企业进行数字化服务升级和产业赋能,包括驾驶虚拟培训、VR动感单车、VR观影舱等。目前你们To B业务的收入贡献有多少?哪些B端行业领域的机会会更多?
万里:我们的C端市场主要在海外,而在国内,我们更倾向于主打B端市场。
我们服务的B端行业和客户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VR能够真正为这个行业带来生产力的提升,而不仅仅是个噱头;第二,这个行业对VR的诉求集中在清晰度和设备的总体重量,这与arpara的产品核心优势是强关联的。
我们的产品在B端市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行业看到VR应用的价值。
13
吴洪声:最后我们展望下未来吧,VR硬件的未来发展方向会是怎样?arpara的未来规划又是什么?
万里:关于未来的VR硬件,第一,产品还要继续做得更加轻薄,能够支持更长时间的佩戴;第二,画面更加清晰稳定,让虚拟世界的感官体验和现实世界是完全一致的;第三,多传感器的叠加,除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会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未来在虚拟世界中能实现拥抱,能给予反馈,那将是一件很有温度、很有意义的事情。
arpara的目标始终如一:把头显做得越来越轻薄,把头显的分辨率和数据处理能力做得越来越强大,逐渐完善和增加更多的传感和交互,让虚拟世界的交互能够接近于现实世界。
但大家要知道,VR的迭代不像手机那样是线性迭代,而是多维度迭代,需要多方产业链的配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所以也希望大家给我们多一些时间,我们一定会拿出更好的产品回馈给大家。
* 图片来源:arpara、新浪VR、弥天VR、知乎
END
栏目统筹 | 赵九州
责任编辑 | 黄绮婷 张静雨 庄雅捷 张洁
排版 | 庄雅捷
你对VR的了解有多少?你看好VR的未来发展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点亮“在看” 评论区留言,阿D将在11月29日(周一)下午14:00随机抽取1位粉丝,送出DNSPod精美咖啡杯~
《DNSPod十问》是由腾讯云企业中心推出的一档深度谈话栏目,通过每期向嘉宾提出十个问题,带着广大读者站在这些行业精英的肩膀上,俯瞰各大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革新。
栏目嘉宾的领域在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域名圈、站长圈到程序员圈、创业者圈、投资圈。腾讯副总裁丁珂、CSDN董事长蒋涛、Discuz!创始人戴志康、知识星球吴鲁加、腾讯安全学院副院长杨卿等技术大咖和行业领军人物都在这个栏目留下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DNSPod十问》在腾讯云生态圈也极具影响力和活跃度。我们在腾讯内部平台——DNSPod公众号、Discuz! Q公众号、腾讯中小企业服务公众号、腾讯云公众号、腾讯云主机公众号、腾讯云服务器公众号、腾讯云助手、腾讯乐问、腾讯码客圈、腾讯KM平台、腾讯云 社区、腾讯云 大学等平台累计关注度高达数十万,同时我们积极开拓与外部媒体的合作,如腾讯科技、腾讯新闻、新浪微博机构号、CSDN社区技术专栏、知乎机构号、企鹅号、搜狐号、头条号、开源中国技术社区、IT之家、InfoQ社区资讯站点、Twitter机构号、Facebook机构号等媒体阅读总量逾百万。
未来,我们希望这个栏目的影响力会覆盖更加多元的受众,把更多正确的理念对外传递出去。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留下你想看到的嘉宾和想问的问题,我们邀请你共同成为《DNSPod十问》栏目的提问者与发声者。
合作联系:
qitinghuang@tencent.com
▼点击直达DNSPod官方社区
▼扫码加入DNSPod官方用户群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