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CPU性能分析与优化-性能分析方法-静态性能分析

2024-08-19 15:18:15 浏览数 (1)

如今,我们拥有广泛的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对于 C 和 C 语言,我们有一些著名的工具,例如 Clang 静态分析器: https://clang-analyzer.llvm.org/、Klocwork: https://www.perforce.com/products/klocwork、Cppcheck: http://cppcheck.sourceforge.net/ 等。它们旨在检查代码的正确性和语义。同样,也有一些工具试图解决代码的性能方面的问题。静态性能分析器不会执行或分析程序,而是模拟代码,就好像它在真实硬件上执行一样。静态预测性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这种类型的分析有很多限制。

首先,由于我们不知道要编译成的机器代码,所以不可能静态分析 C/C 代码的性能。因此,静态性能分析针对的是汇编代码。

其次,静态分析工具模拟工作负载而不是执行它。这显然非常慢,因此不可能静态分析整个程序。相反,工具会取一小段汇编代码,并试图预测它在真实硬件上的行为。用户应该选择特定的汇编指令(通常是小型循环)进行分析。因此,静态性能分析的范围非常窄。

静态性能分析器的输出相当低级,有时会将执行分解到 CPU 周期。通常,开发人员将其用于关键代码区域的细粒度调整,其中每个 CPU 周期都很重要。

静态分析器 vs. 动态分析器

静态工具: 不运行实际代码,而是尝试模拟执行,尽可能保留微架构细节。它们无法进行实际测量(执行时间、性能计数器),因为它们不运行代码。优点是您不需要拥有真正的硬件,可以针对不同代的 CPU 模拟代码。另一个好处是您不必担心结果的一致性:静态分析器总是会给您确定性的输出,因为模拟(与实际硬件上的执行相比)不会出现任何偏差。静态工具的缺点是它们通常无法预测和模拟现代 CPU 中的所有内容:它们基于一个可能存在错误和限制的模型。静态性能分析器的例子包括 UICA: https://uica.uops.info/2 和 llvm-mca: https://llvm.org/docs/CommandGuide/llvm-mca.html3.

动态工具: 基于在真实硬件上运行代码并收集有关执行的所有信息。这是证明任何性能假设的唯一 100% 可靠的方法。缺点是,通常您需要具有特权访问权限才能收集低级性能数据,例如 PMCs。编写一个好的基准测试并测量您想要测量的内容并不总是容易的。最后,您需要过滤噪音和不同类型的副作用。动态微架构性能分析器的例子包括 nanoBench: https://github.com/andreas-abel/nanoBench,5 uarch-bench: https://github.com/travisdowns/uarch-bench4 等。

一个更大的静态和动态微架构性能分析工具集合可以在 这里: https://github.com/MattPD/cpplinks/blob/master/performance.tools.md#microarchitecture7 获得。

案例研究:使用 UICA 优化 FMA 吞吐量

开发人员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是:“最新处理器拥有 10 多个执行单元;我该如何编写代码让它们一直保持繁忙?” 这确实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有时它需要仔细观察程序如何运行。UICA 模拟器就是这样一个显微镜,可以让您深入了解您的代码如何流经现代处理器。

让我们看一下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float foo(float * a, float B, int N){  │ .loop:
  float sum = 0;                       │  vfmadd231ps ymm2, ymm1, ymmword [rdi   rsi]
  for (int i = 0; i < N; i  )          │  vfmadd231ps ymm3, ymm1, ymmword [rdi   rsi   32]
    sum  = a[i] * B;                   │  vfmadd231ps ymm4, ymm1, ymmword [rdi   rsi   64]
  return sum;                          │  vfmadd231ps ymm5, ymm1, ymmword [rdi   rsi   96]
}                                      │  sub rsi, -128
                                       │  cmp rdx, rsi
                                       │  jne .loop

我们有意使示例尽可能简单。当然,现实世界中的代码通常比这更复杂。该代码将数组 a 的每个元素乘以常数 B,并将缩放后的值累积到 sum 中。在右侧,我们展示了使用 -O3 -ffast-math -march=core-avx2 编译时 Clang-16 生成的循环的机器代码。汇编代码看起来非常紧凑,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这段代码是一个归约循环,即我们需要对所有乘积求和,最终返回一个浮点数。按照目前代码的写法,sum 上存在循环传递依赖性。您无法覆盖 sum,直到累积上一个乘积。一种并行化的巧妙方法是使用多个累加器并在最后将它们汇总。因此,我们可以用多个累加器代替单个 sum,例如 sum1 用于累积偶数次迭代的结果,sum2 用于累积奇数次迭代的结果。这就是 Clang-16 所做的:它使用了 4 个向量寄存器(ymm2-ymm5),每个都包含 8 个浮点累加器,并使用 FMA 将乘法和加法融合成单个指令。常量 B 被广播到 ymm1 寄存器中。-ffast-math 选项允许编译器重新关联浮点运算,我们将在 向量化章节中讨论这个选项如何帮助优化。顺便说一句,乘法在循环后只需要做一次。这肯定是程序员的疏忽,但希望编译器将来能够处理它。

代码看起来不错,但它真的是最优的吗?让我们找出答案。我们将 上面的汇编代码片段带到 UICA 进行模拟。在撰写本文时,UICA 不支持 Alderlake (英特尔第 12 代,基于 GoldenCove),因此我们在最新可用的 RocketLake (英特尔第 11 代,基于 SunnyCove) 上运行了它。虽然架构不同,但这次实验暴露的问题在两者上都同样明显。模拟结果如图所示。

这是一个类似于我们在第 3 章中展示的流水线图。我们跳过了前两个迭代,只显示了第 2 和第 3 个迭代(最左列 "It.")。这时,执行已经达到稳定状态,所有后续迭代看起来都非常相似。

UICA 是一个非常简化的实际 CPU 流水线模型。例如,您可能会注意到指令提取和译码阶段丢失了。此外,UICA 不考虑缓存未命中和分支预测错误,因此它假设所有内存访问总是命中 L1 缓存并且分支总是预测正确。我们都知道这在现代处理器中并非如此。同样,这与我们的实验无关,因为我们仍然可以使用模拟结果来找到改进代码的方法。您能看到问题吗?

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个图表。首先,每个 FMA 指令都被分解成两个微操作 (见 circled{1}):一个加载微操作,进入端口 {2,3},一个 FMA 微操作,可以进入端口 {0,1}。加载微操作的延迟是 5 个周期:从第 11 个周期开始到第 15 个周期结束。FMA 微操作的延迟是 4 个周期:从第 19 个周期开始到第 22 个周期结束。所有 FMA 微操作都依赖于加载微操作,我们可以在图表上清楚地看到这一点:FMA 微操作总是对应加载微操作完成后才开始。现在找到第 10 个周期中的两个 r 单元格,它们已经准备调度,但是 RocketLake 只有两个加载端口,并且在同一个周期都被占用了。因此,这两个加载指令在下个周期发出。

该循环在 ymm2-ymm5 上具有四个跨迭代依赖性。来自指令 circled{2} 的写入 ymm2 的 FMA 微操作无法在上一迭代的指令 circled{1} 完成之前开始执行。请注意,来自指令 circled{2} 的 FMA 微操作与指令 circled{1} 完成执行的同一个周期 22 被调度。您也可以观察其他 FMA 指令的这种模式。

那么,您可能会问,“问题是什么?”。请看图片的右上角。对于每个周期,我们都计算了已执行的 FMA 微操作的数量,这不是 UICA 打印的。它看起来像 1,2,1,0,1,2,1,...,或者平均每个周期 1 个 FMA 微操作。最近的英特尔处理器大多有两个 FMA 执行单元,因此每个周期可以发出两个 FMA 微操作。该图表清楚地显示了差距,因为每个第四个周期都没有执行 FMA 指令。正如我们之前发现的,由于它们的输入 (ymm2-ymm5) 没有准备好,因此无法调度任何 FMA 微操作。

为了将 FMA 执行单元的利用率从 50% 提高到 100%,我们需要将循环展开两倍。这将使累加器的数量从 4 个增加到 8 个。此外,我们将有 8 个独立的数据流链,而不是 4 个。我们这里不会展示展开版本的模拟,您可以自己尝试。相反,让我们通过在真实硬件上运行两个版本来确认假设。顺便说一句,这是一个好主意,因为 UICA 等静态性能分析器并不是准确的模型。下面,我们展示了我们在最近的 Alderlake 处理器上运行的两个 nanobench: https://github.com/andreas-abel/nanoBench 测试的输出。该工具采用提供的汇编指令 (-asm 选项) 并创建一个 benchmark 内核。读者可以查阅 nanobench 文档中其他参数的含义。左侧的原始代码在 4 个周期内执行 4 条指令,而改进后的版本可以在 4 个周期内执行 8 条指令。现在我们可以确定我们最大化了 FMA 执行吞吐量,右侧的代码使 FMA 单元始终处于忙碌状态。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 ran on Intel Core i7-1260P (Alderlake)
$ sudo ./kernel-nanoBench.sh -f -unroll 10   │ $ sudo ./kernel-nanoBench.sh -f -unroll 10 
 -loop 100 -basic -warm_up_count 10 -asm "   │  -loop 100 -basic -warm_up_count 10 -asm "
VFMADD231PS YMM0, YMM1, ymmword [R14];       │ VFMADD231PS YMM0, YMM1, ymmword [R14];
VFMADD231PS YMM2, YMM1, ymmword [R14 32];    │ VFMADD231PS YMM2, YMM1, ymmword [R14 32];
VFMADD231PS YMM3, YMM1, ymmword [R14 64];    │ VFMADD231PS YMM3, YMM1, ymmword [R14 64];
VFMADD231PS YMM4, YMM1, ymmword [R14 96];"   │ VFMADD231PS YMM4, YMM1, ymmword [R14 96];
-asm_init "<not shown>"                      │ VFMADD231PS YMM5, YMM1, ymmword [R14 128];
                                             │ VFMADD231PS YMM6, YMM1, ymmword [R14 160];
Instructions retired: 4.20                   │ VFMADD231PS YMM7, YMM1, ymmword [R14 192];
Core cycles: 4.02                            │ VFMADD231PS YMM8, YMM1, ymmword [R14 224]"
                                             │ -asm_init "<not shown>"
                                             │
                                             │ Instructions retired: 8.20
                                             │ Core cycles: 4.02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作为经验法则,在这种情况下,循环必须按 T * L 的倍数展开,其中 T 是指令的吞吐量,L 是其延迟。在我们的案例中,由于 Alderlake 上 FMA 的吞吐量为 2,延迟为 4 个周期,因此我们应该将其展开 2 * 4 = 8 倍以实现最大 FMA 端口利用率。这会创建 8 个可以独立执行的单独数据流链。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中您并不总是会看到 2 倍的加速。这只能在 UICA 或 nanobench 等理想化环境中实现。在实际应用程序中,即使您最大化了 FMA 的执行吞吐量,收益也可能会受到最终缓存未命中和其他流水线冲突的阻碍。发生这种情况时,缓存未命中的影响会超过 FMA 端口利用率不理想的影响。这很容易导致令人失望的 5% 速度提升。但别担心,你仍然做对了。

最后,让我们提醒您,UICA 或任何其他静态性能分析器都不适合分析大段代码。但它们非常适合探索微架构效应。此外,它们还可以帮助您建立 CPU 工作方式的心理模型。UICA 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用例是在循环中找到关键依赖性链,正如 easyperf 博客的 文章: https://easyperf.net/blog/2022/05/11/Visualizing-Performance-Critical-Dependency-Chains8 中所述。

2. UICA - https://uica.uops.info/ ↩

3. LLVM MCA - https://llvm.org/docs/CommandGuide/llvm-mca.html ↩

4. uarch-bench - https://github.com/travisdowns/uarch-bench ↩

5. nanoBench - https://github.com/andreas-abel/nanoBench ↩

7. C 性能工具链接集合 - https://github.com/MattPD/cpplinks/blob/master/performance.tools.md#microarchitecture. ↩

8. Easyperf 博客 - https://easyperf.net/blog/2022/05/11/Visualizing-Performance-Critical-Dependency-Chains ↩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