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讨论了很多次气象观测,气象事业的基础底座就是观测,做好观测、用好观测就等于把底座筑牢了,再向上发展就顺利多了,所以气象观测非常重要。今天跟大家讨论这样一个话题:气象的社会化观测。
首先要明确:社会化观测和观测社会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事情!别看只是顺序不同,但意思差别就大了。我们气象部门的观测可不是社会化的,而是资源集中的气象行业专属,多年以来形成一套完整而严格的标准体系,也是我们气象业务紧密依赖的部分;观测社会化实际上是一种市场行为,既放开资源集中的行业专属,鼓励社会机构和成员参与到气象观测中,并通过资源置换、服务采购的形式汇聚到行业内部。据了解,环保行业已经发文尝试将环境监测面向社会全面放开,鼓励一些污染排放单位对污染源、环境影响现状进行自行监测,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监督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保部门的观测工作量,但同时也带来很大的监管压力。从气象业务需求的角度考虑,经过多年持续的投入建设,气象观测覆盖面很大,但是观测分辨率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因此社会化观测如果能够纳入到我们气象事业中,将是夯实气象事业底座的强有力补充。暂不讨论观测的社会化,因为这不仅是市场开放程度的问题,还涉及太多体制机制的发展壁垒,短期内很难改变。即使是对我们气象事业发展起到强有力补充作用的社会化观测,要实现真正的业务化应用也同样是任重道远。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观测设备不仅大量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工业发展也有大量搭载环境监测传感器的智能设备,但在我看来具备气象观测能力的观测设备并不都能够纳入到气象社会化观测之中,这里面有个关键因素---行业属性!这个行业属性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备要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气象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气象观测,环保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观测,交通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道路观测,电力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厂周边环境的观测,但是我们不能为了气象行业的发展将其他行业的观测全部纳入到行业之外的社会化观测之中,这在现行体制下是很难实施的。至于为何难以实施,以后可以专题讨论。即使我不说,广大气象服务人也深有感触,跨行业的气象观测数据融合是一件要多难有多难的事情。那什么才可以归入社会化观测之中呢?主要就是两类,一类是个人应用的移动终端观测设备,另一类是为行业提供服务的社会化公司。个人移动端的智能设备包括手机、手表、眼镜、车载设备、智能家居等,可以采集到微环境内的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空气质量等有限的气象要素;社会化公司主要是为气象、环保、农业、生态等行业提供包含气象监测设备生产、开发的第三方厂商,它本身是没有观测需求的,但是为给用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服务产品而布设的一些观测设备,从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产品加工。
相比其他有观测需求的行业来说,气象行业的气象观测体系最标准也最完善,因为这是气象的主业,而交通、能源行业也非常需要气象观测,但只是作为辅助和决策的依据。以前这些行业都很少建立本行业的观测网络,大多由气象部门来提供。但是由于行业特点和需求的不同,很难得到满足,特别是特定区域和特定环境下的气象观测,更是少之又少。比如交通沿线的观测、电网沿线的观测、供热管网沿线的观测、输气线路沿线的观测、矿场电厂周边的观测、风力光伏发电厂周边的观测等等。这还只是举个交通、能源行业的例子,农业、林业、海洋、水务、养殖等,很多行业都有观测需求,但是依靠气象观测来满足行业发展,实在是力不从心。于是,从环保行业开始,水务、林业、交通、能源行业,新建基础设施时都会考虑构建服务于本行业的自主观测网络。就像我国的民用航空,也是随着本行业的发展建立起一套专门保障航空安全的观测体系,地面、高空、遥感等观测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其实这也是我认为不能把某个行业的气象观测归入气象行业之外的社会化观测之中的原因之一。
不论是个人智能移动端的设备还是第三方社会厂商,可纳入气象社会化观测的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我们要发展气象的社会化观测,重点要考虑的就是意愿!不考虑气象之外行业的机构支持,面向个体成员进行观测数据采集,一定是一种双向选择。我倒觉得能解决好个体成员的意愿问题,社会化观测的采集标准、规范、规模等就都不是什么难事了。影响个体意愿的因素除了利益之外,还有哪些呢?这里先留个小尾巴,请大家一起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