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数字产业、数字生活三箭齐发
作者 | 李溪
编辑 | 余快
2021年12月11日,由雷峰网 & AI 掘金志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在深圳正式召开。
本届峰会以「数字城市的时代突围」为主题,会上代表城市AIoT的14家标杆企业,为现场和线上观众,分享迎接数字城市的经营理念与技术应用方法论。
在上午场的演讲环节上,小视科技副总裁段伟芝为峰会带来了精彩演讲。
在段伟芝看来,从驱动因素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行业应用进行驱动。该阶段主要参与方是国外的高科技企业,构建的方式是通过单个系统,解决单个问题;
第二,以4G、云计算为驱动,国家开始进行重点项目建设,智能化逐渐起步;
第三,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驱动,国家开始牵头,各部委进行联合,行业推动各个系统进行统一,城市大脑开始逐步形成。
在现阶段,资源、技术、信息、要素等全面数字化,大平台开始走向集约,真正走向融合创新的数字化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作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同时,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也非常具有挑战性。
段伟芝表示,人工智能要实现落地,一要有行业经验,懂得业务场景;二要养成培育,反复训练;三是全产业链强协同,算力、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基于此,段伟芝判断,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带来两个结果:
A: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升级,必然有一部分先转型,一部分后转型;
B:只有真正实现大量算法的规模化量产及应用,城市数字化转型才有可能真正完成。
以下是段伟芝演讲全文,雷峰网AI掘金志作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智慧城市进入数字驱动时代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主题分享是《智慧视觉新阶跃,从全场景智能底座出发》。
整个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从2008年到现在有13个年头,总共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行业应用进行驱动。主要参与方是国外的高科技企业,构建的方式是通过单个系统,解决单个问题。
第二,以4G、云计算为驱动,国家开始进行重点项目建设,我们开始推动智能化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驱动,国家开始进行牵头,各部委进行联合,我们开始推动各个系统进行统一,城市大脑开始逐步形成。
从2020年开始,我们进入了新阶段,从物理世界开始真正的走向数字世界。这个阶段,物理世界的资源、技术、信息、要素等全面数字化,大平台开始走向集约,开始走向融合创新的数字化阶段。
在这个过程当中,人工智能,尤其是AI算法,作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重要连接、转化动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工智能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路径,源于人工智能天然有两个基因,一是它必须像人的某一个器官,比如眼睛、耳朵,要能看到、看懂;听到、听懂。二是要像人的大脑,要能够分析、决策,就像教育一个机器从能看到到能看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基于这两个基因,整个人工智能的落地必然有三个前提条件。
一是需要行业专家经验,需要懂这个场景,懂业务问题是什么,知道怎么解决;
二是需要养成培育,就像培育小孩一样,培育机器人也需要反复教育;
三是需要全产业链协同,从芯片-算力-算法-场景-行业专家,强协同,经历这个复杂的过程。
正是因为有这个复杂的过程,整个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转型,必然有一部分产业先转型,有一部分产业后转型。
第二个是真正实现大量的算法普适大规模量产及应用,真正从物理世界走向数字世界。大家也能感受到,现在很多人工智能其实完全做不到人工智能,从“人工”到“人工智障”,到“人工半智能”,到“人工全智能”,这个过程将极大消耗我们的投入。
小视科技新战略、新定位:大AI、大应用
小视科技在其中的定位是什么?我们知道,国家近期对整个数字经济做了非常重要的指示,十九大、“十四五”、二〇三五都提到数字经济、数字产业、数字生态的重要部署。小视科技作为新成长起来的AI公司,以AI普适化规模化应用于数字世界为目标,定位大AI作为我们的智能底座,做最辛苦的那部分活。同时以部分重点产业做大应用,整个战略新定义就是大AI 大应用。
我们构建两大底座和三大服务平台。
两大底座,一个是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生产平台,第二个是AIoT数智服务管理平台。
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生产平台,从数据清洗、标注、模型训练、发布,一站式、流水线式算法生产工厂;
AIoT数智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是大数据感知、算法仓等一系列服务能力组件,构建“数字城市、数字产业、数字生活”的三大AI能力。分别针对数字城市、产业及生活定义了三大AI能力服务平台,包括智慧视觉场景服务平台、企业人工智能服务平台以及生活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分别从里面选取目前最快能够产业化的场景来定义AI能力,助力产业真正的数字化升级
整个数字化升级的过程当中,打造AI、算法、技术、产品、方案应用五个板块的协同闭环体系,向下接入管理、数据汇聚,向上可依托强大的AI定制能力,联合各类行业专家定义不同大应用的行业解决方案。
这个过程当中有两件事非常重要。一个是大AI平台,作为智能底座,需要联合大量的算法人才、算法工程师、算法实验室及算法生产合作伙伴。另外,需要融合大量的AI应用开发商、智能硬件商、系统解决方案商做大量的应用,这个过程是从“AI即服务”到“软件即服务”到最终的“以价值为服务”,最终我们认为应该是“价值即AI”以此赋能客户进行产业数字化升级。
目前我们主要定义以政府及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驱动,比如承建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数字底座,以及企业人工智能数字平台,选取重点城市及重点产业与头部公司进行合作的方式,构建主流人工智能服务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带动更多中小型的行业进行千行百业的服务。
我们联合大量合作伙伴,目前主要是以区域 行业的方式,成立六年来,已实现在八大场景落地了将近140种服务。横向,可以在刚刚讲的三大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横向扩展各种场景和行业,纵向,实现各个细分场景的全栈AI能力。
重点产业如何智能转型?
举个例子,智慧城市里有一个城市治理,要完全实现城市治理的人工智能化、数字化,也许需要50种算法。我们从2-3个案例的落地,可以全部实现50种算法的全栈开发。以后客户在我们整个AI能力体系里按需使用即可,我们横向扩展行业方向,纵向不断完善AI能力,尽可能地做到任何一个细分场景的全栈AI能力,从通用算法到中长尾算法基本全覆盖。
我们举三个例子。
1.城市治理。我们在某市一个区做了3500路摄像头,后来对六个区做了25000路摄像头进行复制,原来城管是通过巡逻车以及城市管理人员进行定量巡逻,加载AI能力之后,从定量巡逻转变为按需巡逻,从事后管理到及时处理的模式,从“看到”到“看懂”,真正实现AI城市治理。
2.智慧社区热点:高空抛物检测。我们联合华为SDC相机共同定义,目前这个场景实现近万路摄像头覆盖,解决问题主要是事故追踪、事前及时提醒。最大的技术挑战是白天和晚上抓到真实抛物的人,且实现抗干扰,我们参与国内基本所有高空抛物的标准,目前在所有主流的测试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场景实践,智慧防疫。我们有防控管一体化的防疫指挥调度平台,从各出入口戴口罩的人脸识别、有遮挡的人脸识别,快速检索密接和次密接的人群。目前在智慧防疫里我们覆盖的场景非常广泛,小区-政府-园区-交通站点,有超万个枢纽点。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小视科技。小视科技是2015年成立的,总部在南京,六年的时间,目前的行业规模在近期上市几家公司中,属于收入规模相对较好的一家AI企业。
目前业务覆盖海外4个国家及国内11个省33个市,公司已实现全国数个智慧城市项目、近万个智慧小区、数百个政府园区及交通站点、数万家工地、超200家医院合计数十万个点位部署,服务人数1500万,全年通行人次超30亿。
我们的整体定位,即把AI大底座进行夯实,灵活、快速定制。横向,产品不断丰富,适配国内主流芯片及智能硬件;纵向,全栈AI能力。
最后,我们希望定位好大AI、大应用,联合各位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