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础(一)概述

2022-01-10 11:13:18 浏览数 (1)

数据

定义: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DB/database)

1,定义: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性,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便于为各种用户共享。

2,数据库基本特点:

  • 永久储存
  • 有组织
  • 可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定义:

用于User和OS之间的控制数据的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一样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

2,主要功能:

  • 数据定义功能。
  •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 数据操纵功能。
  • 数据库的事务处理和运行管理。
  •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

1,定义:

由DB,DBMS(以及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DBA)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如下图所示:

2,数据库发展阶段

  1. 人工管理阶段
  2. 文档系统阶段
  3. 数据库管理系统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

数据独立性高:

  • 物理独立性
  • 逻辑独立性

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模型

1,基本概念

1,实体:

实际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务,如人。

2,属性:

实体具有的某一特性,如人的嘴。

3,码: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

4,实用型:

用实体名字和实体属性进行抽象和刻画的同一类实体。用眼睛的人。

5,实体集:

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学校

6,联系:

  • 实体间的联系一般指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 实体间的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联系。
  • 实体内部的联系一般是实体属性的联系。

7,概念模型的一种描述方法: 实体-联系方法:用E-R图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方法也叫E-R模型。

2,两类数据模型

  • 概念模型 逻辑模型
  • 物理模型

(人们首先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然后将信息世界转化为物理世界)

概念模型:

也叫信息模型,根据用户的想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的设计。

逻辑模型:

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进行数据的建模,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

包括:

  • 层次模型
  • 网状模型
  • 关系模型
物理模型:

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和存取方法。

E-R图

注意:

1,ER图有实体属性关系三个核心点,椭圆形为属性,关系为菱形,方形为实体。

2,本图是两个实体一对一的联系。

网状模型

1,条件

  • 允许一个以上节点没有双亲。
  • 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双亲。

关系模型(重点)

1,定义

1,关系:

对应一张表。

2,元组:

表中一行。

3,属性:

表中一列。

4,码/码键: 表中一个属性组。

5,域:

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年龄域:19-20-18)

6,分量:

元组的一个属性。(年龄)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1,定义

1,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的描述和特征的描述,只涉及模型的描述,不涉及具体的值。

一个具体值称为模式的一个实例。

2,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实例是相对变动的。

2,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 模式 内模式

如下图所示

1,外模式

也称子模式或者用户模式,是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的特征和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

2,模式

也叫逻辑模式,是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的特征和描述(和外模式区别),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

3,内模式
  • 也叫存储模式,是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
  •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3,二级映像

1,外模式/模式映像

保证数据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2,模式/内模式映像

保证数据和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和程序的独立性使得数据可以和应用程序相分离,实现类似前后端分离的好处。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组成

硬件平台和数据库 软件 人员。

2,硬件平台和数据库

懂得都懂

3,软件

懂得都懂

4,人员

懂得都懂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