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推荐系统中的矩阵分解

2022-01-12 14:27:04 浏览数 (1)

1

Linear Network Hypothesis

回顾一下,我们在机器学习基石课程的第一节课就提到过,机器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机器从数据data中学习到某种能力skill。我们之前举过一个典型的推荐系统的例子。就是说,假如我们手上有许多不同用户对不同电影的排名rank,通过机器学习,训练一个模型,能够对用户没有看过的某部电影进行排名预测。

一个典型的电影推荐系统的例子是2006年Netflix举办的一次比赛。数据包含了480189个用户和17770部电影,总共1亿多个排名信息。该推荐系统模型中,我们用x˘n=(n)表示第n个用户,这是一个抽象的特征,常常使用数字编号来代替具体哪个用户。输出方面,我们使用ym=rnm表示第n个用户对第m部电影的排名数值。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看看这些抽象的特征,x˘n=(n)是用户的ID,通常用数字表示。例如1126,5566,6211等。这些编号并没有数值大小上的意义,只是一种ID标识而已。这类特征被称为类别特征(categorical features)。常见的categorical features包括:IDs,blood type,programming languages等等。而许多机器学习模型中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数值特征(numerical features)。例如linear models,NNet模型等。但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个例外,它可以使用categorical features。所以说,如果要建立一个类似推荐系统的机器学习模型,就要把用户ID这种categorical features转换为numerical features。这种特征转换其实就是训练模型之前一个编码(encoding)的过程。

一种最简单的encoding方式就是binary vector encoding。也就是说,如果输入样本有N个,就构造一个维度为N的向量。第n个样本对应向量上第n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都是0。下图就是一个binary vector encoding的例子。

经过encoding之后,输入xnxn是N维的binary vector,表示第n个用户。输出ynyn是M维的向量,表示该用户对M部电影的排名数值大小。注意,用户不一定对所有M部电影都作过评价,未评价的恰恰是我们要预测的(下图中问号?表示未评价的电影)。

总共有N个用户,M部电影。对于这样的数据,我们需要掌握每个用户对不同电影的喜爱程度及排名。这其实就是一个特征提取(feature extraction)的过程,提取出每个用户喜爱的电影风格及每部电影属于哪种风格,从而建立这样的推荐系统模型。可供选择使用的方法和模型很多,这里,我们使用的是NNet模型。NNet模型中的网络结构是N−d˘−M型,其中N是输入层样本个数,d˘是隐藏层神经元个数,M是输出层电影个数。该NNet为了简化计算,忽略了常数项。当然可以选择加上常数项,得到较复杂一些的模型。顺便提一下,这个结构跟我们之前介绍的autoencoder非常类似,都是只有一个隐藏层。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上图NNet中隐藏层的tanh函数是否一定需要呢?答案是不需要。因为输入向量x是经过encoding得到的,其中大部分元素为0,只有一个元素为1。那么,只有一个元素xn与相应权重的乘积进入到隐藏层。由于xn=1,则相当于只有一个权重值进入到tanh函数进行运算。从效果上来说,tanh(x)x是无差别的,只是单纯经过一个函数的计算,并不影响最终的结果,修改权重值即可得到同样的效果。因此,我们把隐藏层的tanh函数替换成一个线性函数y=x,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构。

由于中间隐藏层的转换函数是线性的,我们把这种结构称为Linear Network(与linear autoencoder比较相似)。看一下上图这个网络结构,输入层到隐藏层的权重W1维度是Nxd˘,用向量V表示。隐藏层到输出层的权重W2维度是d˘xM,用矩阵W表示。把权重由矩阵表示之后,Linear Network的hypothesis 可表示为:

如果是单个用户xn,由于X向量中只有元素xn为1,其它均为0,则对应矩阵V只有第n列向量是有效的,其输出hypothesis为:

2

Basic Matrix Factorization

刚刚我们已经介绍了linear network的模型和hypothesis。其中Vx可以看作是对用户x的一种特征转换Φ(x)。对于单部电影,其预测的排名可表示为:

推导完linear network模型之后,对于每组样本数据(即第n个用户第m部电影),我们希望预测的排名与实际样本排名yn尽可能接近。所有样本综合起来,我们使用squared error measure的方式来定义EinEin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上式中,灰色的部分是常数,并不影响最小化求解,所以可以忽略。接下来,我们就要求出Ein最小化时对应的VW解。

上面的表格说明了我们希望将实际排名情况R分解成两个矩阵(VW)的乘积形式。V的维度是x N的,N是用户个数,可以是影片类型,例如(喜剧片,爱情片,悬疑片,动作片,…)。根据用户喜欢的类型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W的维度是x M,M是电影数目,同样是影片类型,该部电影属于哪一类型就在那个类型上占比较大的权重。当然,维特征不一定就是影片类型,还可以是其它特征,例如明显阵容、年代等等。

那么,Matrix Factorization的目标就是最小化Ein函数。Ein表达式如下所示:

Ein中包含了两组待优化的参数,分别是vnwm。我们可以借鉴上节课中k-Means的做法,将其中第一个参数固定,优化第二个参数,然后再固定第二个参数,优化第一个参数,一步一步进行优化。

vn固定的时候,只需要对每部电影做linear regression即可,优化得到每部电影的维特征值wm

wm固定的时候,因为V和W结构上是对称的,同样只需要对每个用户做linear regression即可,优化得到每个用户对维电影特征的喜爱程度vn

这种算法叫做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 algorithm。它的处理思想与k-Means算法相同,其算法流程图如下所示:

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 algorithm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是initialize问题,通常会随机选取vnwm。第二是converge问题,由于每次迭代更新都能减小EinEin会趋向于0,则保证了算法的收敛性。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提过Matrix Factorization与Linear Autoencoder的相似性,下图列出了二者之间的比较。

Matrix Factorization与Linear Autoencoder有很强的相似性,都可以从原始资料汇总提取有用的特征。其实,linear autoencoder可以看成是matrix factorization的一种特殊形式。

3

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我们刚刚介绍了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 algorithm来解决Matrix Factorization的问题。这部分我们将讨论使用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方法来进行求解。之前的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 algorithm中,我们考虑了所有用户、所有电影。现在使用SGD,随机选取一笔资料,然后只在与这笔资料有关的error function上使用梯度下降算法。使用SGD的好处是每次迭代只要处理一笔资料,效率很高;而且程序简单,容易实现;最后,很容易扩展到其它的error function来实现。

对于每笔资料,它的error function可表示为:

上式中的err是squared error function,仅与第n个用户vn,第m部电影wm有关。其对vnwm的偏微分结果为:

计算完任意一个样本点的SGD后,就可以构建Matrix Factorization的算法流程。SGD for Matrix Factorization的算法流程如下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SGD算法简单高效,Matrix Factorization大多采用这种算法。

介绍完SGD for Matrix Factorization之后,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应用例子。问题大致是这样的:根据现在有的样本资料,预测未来的趋势和结果。显然,这是一个与时间先后有关的预测模型。比如说一个用户三年前喜欢的电影可能现在就不喜欢了。所以在使用SGD选取样本点的时候有一个技巧,就是最后T次迭代,尽量选择时间上靠后的样本放入到SGD算法中。这样最后的模型受这些时间上靠后的样本点影响比较大,也相对来说比较准确,对未来的预测会比较准。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除了使用常规的机器学习算法外,还需要根据样本数据和问题的实际情况来修改我们的算法,让模型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准确。我们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机器学习算法,而不能只是照搬。

4

Summary of Extraction Models

从第12节课开始到现在,我们总共用了四节课的时间来介绍Extraction Models。虽然我们没有给出Extraction Models明确的定义,但是它主要的功能就是特征提取和特征转换,将原始数据更好地用隐藏层的一些节点表征出来,最后使用线性模型将所有节点aggregation。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抓住数据的本质,从而建立最佳的机器学习模型。

下图所示的就是我们介绍过的所有Extraction Models,除了这四节课讲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之前介绍的Adaptive/Gradient Boosting模型。因为之前笔记中都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一一总结了。

除了各种Extraction Models之外,我们这四节课还介绍了不同的Extraction Techniques。下图所示的是对应于不同的Extraction Models的Extraction Techniques。

最后,总结一下这些Extraction Models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从优点上来说:

  • easy:机器自己完成特征提取,减少人类工作量
  • powerful:能够处理非常复杂的问题和特征提取

另一方面,从缺点上来说:

  • hard:通常遇到non-convex的优化问题,求解较困难,容易得到局部最优解而非全局最优解
  • overfitting:模型复杂,容易造成过拟合,需要进行正则化处理

所以说,Extraction Models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机器学习工具,但是使用的时候也要小心处理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

5

Summary

本文主要介绍了Matrix Factorization。从电影推荐系统模型出发,首先,我们介绍了Linear Network。它从用户ID编码后的向量中提取出有用的特征,这是典型的feature extraction。然后,我们介绍了基本的Matrix Factorization算法,即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不断地在用户和电影之间交互地做linear regression进行优化。为了简化计算,提高运算速度,也可以使用SGD来实现。事实证明,SGD更加高效和简单。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和需求,对固有算法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整,来获得更好的效果。最后,我们对已经介绍的所有Extraction Models做个简单的总结。Extraction Models在实际应用中是个非常强大的工具,但是也要避免出现过拟合等问题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