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SI七层模型
简言之,下4层主要完成通信子网的功能,上3层主要完成资源子网的功能。
Socket:是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桥梁。
2、TCP/IP参考模型
3、五层模型
应用层:为用户具体的应用服务,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
(表示层:数据的表达以及数据格式的转换
(会话层:会话的控制,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传输层:负责两个主机的进程即端到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单位为报文段
网络层:负责网络中两点间的数据传递,以分组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相邻节点之间传送数据,数据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物理层:提供物理通路,通过媒介传输比特流。
4、常见协议分布
应用层
HTTP(SPDY、HTTP/2)FTP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基于UDP)
DNS DHCP(v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SIP会话发起协议 SSH
传输层
TCP UDP TLS/SSL
网络层
IP(v4·v6) ICMP(v6)用于传输出错报告、控制信息 ARP 地址解析协议,已知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的工作
数据链路层
PPP 以太网
物理层
Wi-Fi(IEEE 802.11)
5、各层使用的哪个数据交换设备
网关:应用层、传输层(网关在传输层上以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联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的结构和路由器相似,不同的是互连层,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
路由器:网络层 (路由选择、存储转发)
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识别数据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网桥: 数据链路层(将两个LAN连起来,根据MAC地址来转发帧)
集线器:物理层(纯硬件设备,主要用来连接计算机等网络终端)
中继器: 物理层(在比特级别对网络信号进行再生和重定向时,从而使得它们能够在网络上传输更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