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各行业对保产业供应链稳定空前重视,中央政治局会议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列入要加大力度的“六稳”工作之一。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在面对各种突发危机时,如何确保产业供应链稳定,并建立高效协同整合发展的产业供应链,是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布局的大事。
围绕这一话题,记者在钢协六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召开期间,场内场外连线钢铁行业及相关上下游行业部分企业家、专家,请他们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
1、钢企如何保钢铁产业供应链稳定?
侯军:中国具备全球最多、最长、最全的产业链。钢铁行业要建设稳定的产业供应链,特别要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才能保障整个产业链的安全。钢企要增强建立现代产业供应链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加大与上游企业的合作力度,采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化、智能化、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金融服务,打通上游各个环节,构建起科学通畅、互利共赢的供应链。
张志祥:从钢企自身的角度来说,第一,必须眼睛向内,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今年,建龙集团提出了要紧扣精品工程、降本增效、客户需求这3个科技创新的来源,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整合行业内相关的优质科技资源,壮大科研队伍力量。
第二,加强与高端供应商的合作。通过加强内外部协调联动,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而且,通过稳定的合作还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任,推进双方合作的深度。建龙集团今年上线的供应链采购平台,正是为了加强与供应链上高端合作伙伴的协调联动。
第三,要以客户为导向,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精准定位服务方向。今年,建龙集团提出了 “双50”战略——筛选50个目前已有合作的重点客户和50个正在开发的重点客户,建立高层沟通机制,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并据此确立各工艺品种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把以客户为中心真正落到实处。
通过上述措施,与产业链上下游建立命运共同体,提高产业链共同应对风险的能力,最终建立高效协同整合发展的钢铁产业供应链。
李世平:首先,钢企要苦练内功,强身健体,增强自身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本领。自己发展得更好,就会有更多优秀合作伙伴,共同建设好稳定性高的供应链,形成更加良性的钢铁生态圈。
其次,钢企要积极主动应对“黑天鹅事件”。近年来,大多数钢企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冰灾、美国加征关税等重大“黑天鹅事件”,以中国宝武为代表的央企、重点国企,积累了丰富的处理经验,同行企业可互相借鉴。
再次,钢企要加快运用5G技术,建设更加稳定的信息化供应链。通过应用5G技术,可构建钢企全流程可视化信息系统,实时、实地、实况展示供应链的全流程动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预警,也可对供应链的合作伙伴进行多维度评价,不断优化以形成更加稳定的供应链。
最后,在资源保障方面,我国钢铁行业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达到80%,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提高铁矿石资源的话语权对当前钢铁产业供应链的稳定十分重要。
卢显忠:产业链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从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来看,装备国产化很重要,坚持有自己的东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自身的发展水平也会提高。此外,在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方面还需加强。
2、如何强化产业供应链应对风险的能力,并建立高效协同整合发展的产业供应链?
侯军:钢铁行业不仅要建设稳定的产业供应链,还要共建安全高效的钢铁产业生态圈。安全高效的钢铁产业生态圈,是多方主体共同构建的共赢生态系统,必须摒弃“大院思维”“独享思维”,打破传统公司经营边界、资源掌控方式,以及规模扩张模式,用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实现跨产业、跨区域的协同创新,形成开放的业务边界、资源聚合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共享各企业专业化资源和能力,共同创造生态圈协同价值。
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是一项系统工程,山钢集团将按照顶层设计、点位突破、借势拓展、动态提升的思路,赋能、扩容、优圈,以聚合资源为重要手段,以开放共享为基本路径,以安全高效为品质要求,加快以钢铁产业为基础塑成生态核心圈,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塑成动力源泉圈,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依托,塑成产业配套圈,以“数智山钢”建设为支撑塑成信息衔接圈,层层嵌套,互为支撑,形成“产业 配套、平台 服务、技术 赋能”的良好产业生态圈。
李世平: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如今,大多数钢企年产量都在500万吨以上,在所在地区基本都是主要工业企业,具备建设覆盖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圈的条件。因此,钢企要秉承“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整合发展周边一切有利的资源,共同推进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与行业未来发展相吻合的良好生态系统,以形成更加稳定的产业供应链。
首先,要加强钢企之间的对标交流,相互学习,促进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不断向行业先进学习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区域特点,兼收并蓄地创新发展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尤其是构建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供应链体系,不断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其次,要尽量缩短供应链的业务流程,建立与上游厂商和下游用户的直接合作关系。在坚持先款后货的基础上,可直接与上游厂商(尤其是优质资源方)提前支付货款结算,一方面获得更加优惠的价格;另一方面也能建立可持续的战略合作关系,促进形成互利互惠的产业供应链体系。
再次,在资源供应、保障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海外矿山投资,特别是非洲等地区和蒙古国等国家,提高铁矿自主供应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国内铁矿资源的开发,强化铁矿加工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最后,要切实降低钢企生产成本,提升钢铁产业发展活力。要把国家已出台的财税、金融、社保等各项支持政策落实好,进一步降低钢企的物流成本、采购成本和时间成本。
李新创:一是要不断提高原料保障能力。原料保障能力主要体现在供应来源、供应价格和运输通道三方面的稳定性、合理性上。国家可支持国内有竞争力的矿山开发,钢企可积极拓宽合作供应商范围,多样化供应渠道,保障供应来源稳定;通过支持钢企多国别、多模式投资成本竞争力较强的优质矿山,增加权益矿供应量,提升矿产品市场话语权及平抑矿石采购成本,保障供应价格合理;通过优化产能置换等新建项目选址,加大铁路、水路、胶带等清洁高效运输方式的运量,减少环保因素及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对矿石运输通道稳定性的影响。
二是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深挖消费潜力。今年,中央重申并部署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千方百计地释放消费需求,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从释放消费需求角度来看,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消费容量。
三是切实降低成本,提升发展活力。钢铁作为重资产行业,对供应链资源的整合和管理能力尤为重要,需要具备从市场有效获取更低成本资源的能力,从而提升产业发展活力,稳定钢铁产业供应链。一方面,要从上下游资源整合、优化流程、组织协同上下功夫把成本降下来;另一方面,要把国家已出台的财税、金融、社保等各项支持政策落实好用好。
四是加大技术创新,实现进口关键钢材产品替代。钢企应聚焦航空航天、高铁、电力装备、海工船舶等国防军工、重大工程、国家战略领域涉及的关键钢铁材料,强化钢铁材料基础研究和前沿性、共性技术研发,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形成攻克核心技术的强大合力,提升关键材料保障能力。
五是巩固提升产业链优势,增强抗风险能力。钢企应继续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巩固在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优势,与上下游协同发展,努力构建紧密协作的企业生态圈,形成互惠共赢的局面,提高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