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 what” (那又怎样)这句话,作为论文的反馈,在咱们之前的文章中就出现过。
听到导师跟你说“so what”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沮丧——得,看来又得重新写一遍开题大纲了。
而更让人难过的,是审稿人给你这样的反馈。
如果审稿人说了“so what”,你的稿件怕是很难获得录用,至少也需要做大幅修改。
该怎么办呢?
虽然之前文章里,我曾经给你提到一些可能避免这种负面反馈的方法,但我总觉得不够系统。
上周末,我在南开大学参加「信息行为研究2021年年会」时,听到专家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觉得很有启发。
(这是闭幕式的合影,看看你能一眼找出我不?)
我把专家们的看法和对策梳理和汇总,加上一些自己的心得,通过本文分享给你。
讨论这个问题的契机,发生在「论文写作座谈会」的英文分会场。主持座谈会的,是武汉大学吴丹教授。进行报告和分享的,包括武汉大学沈校亮教授、姜婷婷教授,南京理工大学赵宇翔教授,北京大学刘畅副教授和南开大学樊振佳副教授。
抛出 “so what” 这个话题的,是刘畅老师。她认为论文写作之难,不会随着你写过和发表过便降低。你的每一个新研究,都会面对专业人士的重新审视,并可能问出这句让人紧张的话。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者专家们和在场参会者共鸣。几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谈到了“so what”这句评语可能包含的具体含义,以及如何来应对。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我这个「爱问问题的王老师」在提问环节推波助澜。疫情爆发后,线下参会机会显著减少,我愈发珍惜这难得的向专家们当面求教的机会。
我在现场做了笔记,回来之后进行了梳理。通过归纳,我发现审稿人提出来的“so what”,往往对应着以下三种情况。它们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递进的结构,包括:
- 不理解
- 不认同
- 不感动
下面我结合专家的讲解和答疑,分别为你做一下说明。
先说「不理解」。
我曾经在《如何有效沟通你的机器学习结果?》一文当中,给你提到过,机器学习训练模型的结果,往往会让领域专家感到不理解。
尽管准确率是一个有效指标,但如果不知道原理,万一这漂亮的结果是机器瞎蒙的,该怎么办?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医生群体。他们怎么敢用一个说不清原理的模型,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那操作的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人,弄错了的话,后果很严重。到时难道能让机器来替自己负责吗?
所以,运用机器学习的研究,就不得不去考虑可解释性的问题。如今「可解释性」是一个热门话题。我曾经在《如何训练和解释你的图片分类深度卷积模型?》一文中,给你展示过如何用热力图,说明图像分类中,机器究竟在注意什么,从而尽量避免沟通结果可能带给专业读者(包括审稿人)的疑虑。
不过,可解释性的缺失,大概只是造成「不理解」结果的一个方面。樊振佳老师指出,如果你和目标专业读者的话语体系不同,那么不能默认对方可以完全理解或接受你论述的背景框架。
我的理解是,你认为默知默会的讨论出发点,可能未必是双方的共识。因此需要考虑到对方的知识与文化等背景,阐释补充上下文,还要进行一些话语的准确转译,保证人家不会误解。
有了理解,只是你和审稿人沟通进程的第一步。其次,我们谈谈「不认同」。
不认同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例如说,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探讨问题时使用的范式迥异。姜婷婷老师说,她见过某些领域的论文,在实验之前就会把论文基本写好,然后根据实验获得的结果,把数据填充进去,就可以了。赵宇翔老师也提到,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期刊上,你会看到有的论文其实只充分介绍说明结果数据,审稿人就可以放行。
这样写作的论文,若是放在图书情报或管理学领域,一定会被毙掉。甚至有些都到不了审稿人手上,直接被编辑“desk rejection”了。
不同领域、期刊的写作规范和研究范式差异,我们可以理解为「入乡随俗」。你先别问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的事儿确实没啥道理,或者是「道理」让人啼笑皆非。
例如我在《什么是第一性原理?》一文中,给你介绍过太平洋岛民瓦努阿图人的故事。
这个岛上有一种奇怪祭祀活动。岛民在身上用红色颜料写拉丁字母,用木头做成工艺品,隔着它盯着树叶来回翻看……
这要是找一个不明就里的人类学家,还不定解释成什么新奇理论呢。
然而实际上,美军在二战时,曾经驻扎在这个岛上。美军士兵的样子,引发了岛民很大的兴趣。例如美军士兵戴一种叫做「眼镜」的东西,经常翻阅作战文件。他们居然不打猎也不采集,可是吃穿不愁,运输机和运输船送来各种货品,让岛民眼花缭乱。
战后,美军士兵走了。岛上这种崭新的祭祀活动就开始了——岛民在身上用红色颜料写 USA ,用木头做成眼镜形状,把树叶当成文件来看。不仅如此,还用木头和干草做了架假飞机,等着物资像往常一样从天上掉下来……
别嘲笑人家岛民。许多特殊文化的形成,都有类似的独特历史环境原因。科研领域也有相通之处。你或许无法了解为什么今天某本期刊是这样的风格和口味,但是你得尊重学术共同体构造出的现实。
如果你做的是交叉研究,投稿范围涉及若干不同领域的期刊,从你写作的时候,就应该有一种「定制化生产」的理念。否则你研究、写作的方法与审稿专家迥异,人家就会因为「不认同」给出“so what”这种评价。
在你看来,自己很委屈。但即便找该刊的另一名审稿人来复核,得来的结果恐怕也大同小异。
想到这里,我突然对「专家」这个词语的含义理解得更深刻了。试想没有充足的时间花进去,你怎能了解不同领域的研究范式和写作风格,乃至于某一领域不同期刊的共性和个性?
这个过程,来不得投机取巧,必定是靠着广泛深入地阅读、揣摩,甚至是许多次投稿的经验教训换来。这种宝贵的独特视角和隐性知识,才使一个久经历练的学者可以被称为「专家」,从而获得自己应有的学术地位。
与会的好几位老师,都提到了「多读、多看、多写」这样看似很笨拙的解决方法。但这其实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我在《如何高效学Python?》给你提过的那本《笨办法学 Python》,从书名上,其实便符合这一要旨。
你掌握了上述规范,就能够被审稿人「认同」吗?也未必。
科学研究如同侦破案件。你的解释是否合理?要能立得住脚,就必须有足够好的逻辑能力,来帮助你堵死其他可能的备选解释,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凸显出来。
在写作时,你须时时把专业读者(例如审稿人)放在心头,用同理心和足够的阅读经验,思考他会有哪些疑问。并且不断用符合逻辑的论证方式解除对方的戒备,直至达到福尔摩斯所谓的:
“
Once you eliminate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no matter how imp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
”
因此,姜婷婷老师说,英语论文写作的问题,可能不是学生英语不够好,而是语文不够好。或者说得更加直白一些,是逻辑不够好。
审稿人若是对你的研究既理解,也认同,是不是你的稿件就能顺利刊发了?
不。审稿人是学术圈的把关人。你得给对方「开门放行」的动作找到足够的动力。单纯的理解和认同,尚显乏力。这就好比一个多年的烟民,已经看到了吸烟与疾病的关联研究结果,相信和理解了吸烟的害处。然后,他是不是立即会作出「戒烟」这一行动呢?
不,他点上一支烟,给自己压压惊。
要促成行动,你得让对方「感动」。
如何做到令论文的专业读者感动呢?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沈校亮老师。
沈老师说,要想感动别人,首先需要感动自己。
在能力范围之内,把细节功夫下足,不断揣摩。以他当日的演示幻灯为例,便在前一晚,还孜孜不倦认真修改。
尤其是他想要大家了解 Data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这个英文刊物,并且唤起听众们积极投稿的热情,就必须找到足够引发行动的理由。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预先准备若干个问题。在打磨讲稿的过程里,他和学生认真进行了讨论、筛选。并且对答案做了反复揣摩和演练。
从现场效果来看,他依靠这几个问题设置,以及强有力的答案,感动许多观众,达成了目标。
例如我当场就订阅了 DIM 期刊的公众号,还加了星标。
不过,「感动」这个问题,到这里还没结束。很多情况下,我们明明感动了自己,可是却发现对方丝毫不为所动,这又该怎么办呢?
赵宇翔老师在高水平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被引用次数超过2000,对于这个问题很有自己的心得。他说科研作者最缺乏的,往往是「产品经理的能力」。
产品?
对。因为产品经理需要充分想清楚能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不光要想清楚,还得能够把这种价值理念融入产品自身,「兜售」给对方。
这个事儿,其实很难。
大部分情况下,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传统观念里认为即便是好的产品,也需要足够多「吆喝」,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
但是科研论文,实际上更像是互联网产品。你广告做得好,可能未必真有用。关键是你的产品自身,能否吸引用户。
如果你觉得这有些太玄了,那么想想看,你见过微信的广告吗?或者,你是因为广告才开始用的微信吗?
你把论文投出去,论文必须自身能够感动审稿人才行。匿名审稿制度使得你没有机会打个电话过去,掰开揉碎给审稿人详细讲解自己论文的妙处,对吧?
该怎么在论文中兜售价值呢?姜婷婷老师、沈校亮老师和赵宇翔老师都谈了自己的心得。
赵老师指出,论文价值展现的关键部分,在于「讨论」。
许多研究生,见惯了师兄师姐们的毕业论文,往往误解了「讨论」环节的意义,觉得无关痛痒。但事实上,「讨论」章节不是让你把研究发现简单复述,更不是无端进行拔高和「升华」。
赵宇翔老师认为,英文期刊论文写作中,讨论部分才是全文亮点的开始。想真正感动审稿人,就一定要在这里下足功夫。
讨论环节,一般会分成以下三个部分:
- 研究发现
- 理论贡献
- 实践意义
注意这三个部分,一定要和前面引言(Introduction)中的内容,形成呼应。这样方能一气呵成,前后照应,呈现出坚实的一致性。
而实践意义的阐释,非常能够显出「展示价值」功夫高下。
不能过于谦虚保守,让人觉得你的研究如温吞水,做与不做一个样;也不能过度拔高,给人一种「包治百病」的滑稽感,进而产生不信任。
火候的拿捏,至关重要。咱们前面讲过,不同领域、不同期刊的风格不同。所以在这里,分寸的掌握,也要有的放矢,做到足够的个性化、定制化。绝不能够千人一面,一篇稿件被拒绝后,毫不修改就投向下一个刊物。
怎么练成这种火候拿捏的功夫呢?姜老师、刘老师和沈老师都提到了一条无法绕开的路径——多读好论文。
我知道你在叹气,觉得这里没有捷径可走,甚是遗憾。但是换一个角度想一想,这也是公平的体现——读过的好文献数量,给了学者们足够宽的护城河,保证功夫不会白费。
而在「好文章」的选择上,还是有效率提升空间的。
沈老师在演示中,就把近年来,图情领域权威期刊 JASIST 的年度优秀论文一一列出。还以最近一篇2020年的优秀论文为例,拿出题目和摘要等部分,带领大家一步步分析和揣摩。
年度优秀论文,所经历的检视要更为细致。更多双眼睛注视之下,依然能够感动专业人士们并且脱颖而出,必然有其原因。秉持着这样「取法乎上」的原则,你至少比只盯着师兄师姐们的学位论文,要提升更快些,对吧?
我这里也补充一点,有时你找到了优秀的论文作者,千万不要只看他的一篇文章。最好能够系统查看他历年来的发表记录,观察系列文章的脉络,做到系统学习。这样,你至少可以快速检验读他上篇论文时,自己头脑中对「优秀写作」要素建立的假设是否成立。
我们都知道,这种检索,往往如同钻入了「兔子洞」一般。没有充分的功力,你可能七拐八绕,自己就绕晕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还是得用。我这里用近期常用的工具,结合赵宇翔老师的发表记录做个例子。
从赵老师的某篇文章开始,你可以逐步递进找到该篇论文的全部作者。可以用某位作者为中心,发掘全部合作者,乃至于他们的发表记录。
甚至,你还可以利用图谱功能,展示合作关系、发表论文之间的引用联系。
有了这样的工具辅助,你检索和阅读优秀论文,会更加顺畅和高效吧?
为了方便你使用,我录了个视频,介绍这款工具使用方法,链接在下方。提醒你注意视频文字描述区域的提示。
小结
咱们回顾一下,面对专家的“so what”质疑,你要明白可能的原因都有哪些,以及如何应对。
我帮你梳理的对策,包括:充分沟通阐释结果,破除掉误解;利用严谨的论证逻辑,获得认同;加入足够「感动」元素,促成专业审稿人「开门」的行为。
由于几位专家的发言,我都是现场文字记录,难免在撰写本文时出现错漏。若有理解偏差,或张冠李戴之处,责任全在本人。若是你能从上述讲解中收获一些经验,功劳全部都属于与会分享的这几位老师。
祝论文投稿顺利!
感觉有用的话,请点“在看”,并且把它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朋友。
记得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玉树芝兰」,第一时间免费收到文章更新。别忘了加星标,以免错过新推送提示。
如果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沟通,请加入我的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