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ToB行业头条 (ID:wwwqifu) 作者 / 冯海阳 · 编辑 / 瑞雪
由于数据价值逐渐被重视,相关技术产业逐渐成熟。加上疫情的出现大部分企业开展数字化业务,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再一次掀起热浪。
也因此云服务、数据服务、IOT、RPA等等行业在当下愈加火热,备受资本重视。而运维作为企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第一层且是最重要的一层保障,同样获得了市场关注。
例如近期,全栈智能业务运维服务商-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智慧)宣布完成1.5亿美元E轮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云智慧在近一年半时间内获得的第三笔融资,足见资本市场对其的看重。
除此之外,国内大批有关运维的初创企业都获得资本加持。根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1日起,截至发稿,中国本土有关运维市场的投资次数超过35起,投资金额远超30亿元人民币。
是的,也许现在有些人还不理解,运维为何成为资本关注重点。因为以往说起运维,多数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基础的“支撑者”身份,简单来说就是脏活累活他来做,虽然不可或缺,但并不露脸。
不过这些早已是十年前的老黄历了。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数字化的风靡,运维也升级到了智能运维,成为众多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同时也是因为智能运维在数字化时代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让资本市场看到其未来的发展价值,于是纷纷给予关注与扶持。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运维行业在近期兴起,升级之后的智能运维为什么开始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展现出更大的价值呢?
基于此,「ToB行业头条」和云智慧总裁刘洪涛聊了聊,希望从云智慧的十余年发展经验里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01
繁荣的需求端倒逼供应端
运维行业近期的兴盛,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必然事件。
从发展来看,近二十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崛起,极大利好了需求端的发展,让中国需求端市场达到了空前繁荣。
可也正是因为需求端逐渐走向繁荣,使得商业模式开始不断变化,客户期望值增强,需求大幅波动,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数据量不断暴增。
因此,为了保证需求端的繁荣,供应端加强建设变得势在必行。
可以看到,在2015年前后,为了加强供应端,中国企业服务市场曾经掀起一股热浪,与之相关的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都得到一个良好的早期发展机会。
只不过此时的企业服务市场兴盛发展,主要方向还在基础设施层与应用层,运维受到的关注并不多。
至于原因,刘洪涛表示:“2015年之后两三年,属于中国市场数字化建设期,在这个阶段,企业明显不会太关注运维相关的事。”
直到2019年下半年,企业数字化建设达到一定程度,相应的运维痛点已经暴露,影响到业务正常开展时,运维行业才开始得到一定重视。
2020年初疫情的出现,又进一步让企业们认知到运维对于自身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使其开始主动接受运维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从而让国内整个运维行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机遇。
除此之外,刘洪涛还说到:“运维行业之所以在近期爆发的另一个原因,主要是政企客户近期开始大规模拥抱数字化所致。”
在他看来,2015年期间,拥抱数字化的主要是互联网公司,而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本身技术应用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并且喜欢各种运维工具和开源产品,获得更强的IT掌控能力。
所以在这个阶段,因为主流的互联网市场并不需要太多的外部合作伙伴提供运维服务,从而限制住了运维行业的市场规模。
来到2020年,由于大量的政企客户主动拥抱数字化,从而为众多运维创业公司打开蓝海市场,促进了运维行业的兴起。
的确,参考云智慧近年来的业务走向,可以明显发现,房地产、制造、零售这类IT基础相对薄弱的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IOT业务拓展缺人、缺知识、缺方法、缺工具的公司,逐渐成为了云智慧的座上之宾。
也是因为云智慧逐渐与这些客户达成合作,从而在近期促进了业务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云智慧实现了高速增长,业务和团队增长约80%,营销及服务网络目前已覆盖到内地超过20个一、二线城市,连香港地区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带都已有所布局。
总体而言,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数字化逐步深入到政企市场,IOT业务逐渐开展,使得运维行业得到极其利好,促使了云智慧这类运维初创公司有着蓬勃发展的良机。
02
数字化时代也是服务时代
市场规模在释放,只是在为运维行业的高速发展创造机会,而想要抓住机会乘风而行,关键在于做好服务。
众所周知,当下这个世界已经从产品时代进入了服务时代,需要关注更多“技术之外”的焦点,比如更贴近行业,贴近企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毕竟站在用户、企业、品牌的角度,任何产品想要打动他们,一定是基于这个产品存在的价值,能否匹配自身需求。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产品虽然可能是刚需,但在刚需之上,服务能创造的增值,会让他们更愿意长期接受。
更何况,当下的用户需要的不只是购置IT资产,它们要的是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服务。因此,运维行业想要走向一个长期繁盛的阶段,就必须做好服务。
那么问题来了,运维如何做好服务呢?
对此刘洪涛表示:“要想做好服务,需要做好三个前提:客户共创、互相学习及给予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先说“客户共创”。正如上述所说,当下运维市场主要面对的一部分客户群体是政企,而政企的业务场景是相对专业的,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然而对于运维企业而言,IT技术相关的知识虽然丰富,但是政企客户的业务场景知识储备并不是很深刻,如果盲目跟进,所做出的解决方案很可能无法解决客户实际痛点。
可转过头来,短期补充一定深度的业务场景知识储备又不现实。因此为了保证所打造的解决方案可以切实解决问题,就需要让客户加入解决方案的开发工程,共同打造。
至于互相学习,其实也是要保证在打造解决方案过程中,不能仅仅依赖客户提供的专业知识,自身在项目开展工程中也要向客户学习,提升自己在业务场景中的认知,结合自身具备的IT技术能力,打造更适合客户的解决方案。
刘洪涛表示:“想要帮助客户做一套能切实解决痛点的运维解决方案,就需要对客户的业务场景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起码是能对话,能理解的状态。如果连客户要做什么都不知道,做出来的运维方案如何能让客户放心使用?”
只有对客户业务有理解,只有让客户参与到项目过程中,与客户共创过程中达成默契、互相认可,做出来的产品才是有价值、有深度的。
最后,关注客户全生命周期,给予相应的技术及产品支撑也极为重要。
因为要想帮助客户来解决问题,就需要运维服务商承担起一个主攻角色,通过一套完整的产品帮助客户解决跟运维相关的几乎所有的问题。
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云智慧在2016年期间就开始向着全栈运维方向努力,全力覆盖运维的九大类场景,给予客户基础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至于一些目前没覆盖到的环节,也会留下相关接口,让客户可接入其他工具进行补足。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云智慧的智慧变电站统一运维管理平台(ISOP),该产品通过技术能力,实现对辖区内变电站的地理位置、基本属性信息的可视化显示等等环节,真真正正的做到全方位服务。
正是因为云智慧在电力运维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服务能力,让云智慧近日接连成功中标多家电力公司数字孪生智能运维项目。
03
技术是基础竞争力
如果说“服务良好”是运维厂商外在竞争力的体现,那么技术能力强,就是基础竞争力的体现。
要知道,如果运维服务商没有一定强大的技术能力,所提供的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都无法保证,依靠产品优化业务就很容易成为空谈。
尤其随着社会发展,业务变得多元化。规模不断扩大的IT系统、日益复杂的系统架构,以及海量的IT运维数据,让诸多企业对IT系统的连续性、技术能力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使得从之前的“后知后觉”,升级为“料灾于先”。
所以运维也需要进化,从之前的IT运维升级到智能运维。
刘洪涛就曾表示:“在当下的运维行业,向着智能运维方面深度挖掘已成为行业共识。因为智能运维与传统IT运维相比,具备绝对领先的优势。”
在他看来,智能运维首先能带来的是故障解决的效率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有效减少告警的误报率和错报率,通过交易链自动追踪和故障根因分析,帮助运维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根源,同时把故障的排查和修复时间缩短到数个小时。
其次,智能运维还可以减轻客户企业的综合运用成本(TCO),使得客户企业减少使用数百套IT系统人力运维成本高的问题。
目前国内头部的运维服务商,都已经在智能运维方面积极建设,而作为行业领头羊的云智慧,早早的便在智能运维领域进行了深度研发。
据相关资料显示,云智慧通过遵循以数据为基础、以场景为导向、以算法为支撑,配合实时大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封装后,打造出了一套全栈智能业务运维解决方案。
通过这套解决方案,云智慧可以帮助用户逐步建立数字化运维管理体系,打通后台IT支撑与前台业务应用之间的信息断层和管理断层,在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同时,赋予业务快速迭代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业务与IT管理效率。
如今的云智慧已是智能运维国家标准制定单位之一,且拥有80多项专利技术,形成了从ITOM到ITSM的智能运维产品系列,为金融、能源、运营商、物流、零售等数十个行业的上百家客户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也是因为云智慧技术和业绩上的优秀表现,让“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看到其日后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在近一年半的时间,给予3次投资。
当然,除了云智慧之外,其他运维服务商在近期内也有极其不错的发展。综合来看,当下这个时间段,正是国内运维行业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此无论是初创企业、知名互联网公司,还是ICT企业,如果能在这个节点大放异彩,都将会为自身创造不菲身家。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