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带来的“安全感”

2021-08-06 17:24:39 浏览数 (1)

智慧工地带来的“安全感”

资料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安全帽里植入芯片,定位在场施工人员,追踪其行动轨迹;施工现场“电子眼”全覆盖,了解施工进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紧“盯”施工安全;利用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在沉浸式互动体验中加强工人安全教育……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的工地,这样的“智慧”场景随处可见。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数字技术加速应用,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已成为推动建造方式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实现施工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法。

“智慧工地”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 AI(人工智能)智能大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安全、质量、绿色施工、劳务实名制等多个管理模块,支撑现场管理、互联协同、智能决策、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系统协助完成监督和管理工作,全方位监控施工现场,形成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的项目管理体系。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让工地长了“眼睛”“耳朵”“鼻子”,看得见违章、听得见噪音、嗅得到隐患,实时精确把控施工现场脉络。笔者总结了现有“智慧工地”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看看“智慧工地”为整个施工过程带来了怎样的“安全感”。

人员信息安全管控     

症结

建筑施工过程用工量大,面对超龄、技能水平、考勤记录等人员日常管理问题,仅依靠管理人员手工记录等传统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地情况,无法实现对工人的有效监管。

护航

结合多种互联网技术化手段,将人的行为管起来。

人是安全工作的核心,是现场安全管理中能动性最强、最灵活的因素。“智慧工地”对施工人员进行高效精准管控,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设置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对施工人员的身份信息、进出场等进行实名制登记管理,既能实时打卡,保护工友权益,又能规范人员进出,保障工地人员安全。借助该系统信息集成个人身份信息、技能水平、薪资账户等,建立施工人员信息数据库,方便快捷地记录工人的施工活动、考勤记录等。

与此同时,与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监控平台“联网”,随时更新数据,方便管理人员统计与分析人员分布、人员流动、考勤数据,实现实名制管理的信息化和一体化,避免劳务纠纷。施工人员也可以快速查询当月的上班天数、每日打卡的时间,随时查看考勤记录,工人工作生活更踏实放心。

为减少不安全行为,针对现场重点区域,布设AI智能识别系统,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无人化的高效管理方式,24小时监管不当行为,自动识别施工人员进入工地之后的安全帽、反光衣穿戴情况,自动识别烟雾、火种以及区域入侵等。一旦发现不合规或异常情况,及时现场联动工地智能语音终端、播报预警以及违规记录与数据统计,保障人员安全。

机械设备安全监控

症结

塔吊、升降机、吊篮等作业活动本身潜藏高空作业风险,防护装置或防护用品存在缺陷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传统施工现场如果想判断塔吊是否违规超载,脚手架、模板和塔式起重机等垂直运输机械作业是否有效防护,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让管理人员到现场查看,操作人员凭借经验进行操作,但人工排查不能做到随时随地,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准确地暴露出来。

护航

借助实时监测系统解决工地安全隐患,将设施设备管起来。

工地接入智慧系统后,工地内作业层、塔吊、施工电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均安装了实时监测设备,能对塔吊的起重量、力矩、幅度、高度、风速、群塔防碰撞等项目和施工电梯的载重、人数、上下限位等实时监测,传出的视频和采集的数据全部集中到“智慧工地”云平台上展示,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终端也能实时查看。

通过监控平台可视化模块对视频进行回放、局部放大、拉近,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无死角实时管控各个工程现场,全面详细掌握现场作业是否规范、有无违章行为、现场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除此之外,安全管理人员到现场检查设备只需带上手机拍照即可生成整改单据,直达对应责任人,相关现场负责人进行整改后再上传平台,在移动端便可实现形成安全闭环管理,极大提高了安全问题的整改效率,提升了项目安全指数。

如果工地现场“起火”,如何判断是正常的焊接等明火操作,还是哪里“着了火”?有的智慧工地系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视觉分析与热成像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物体跟踪与物体识别算法,结合人工智能AI芯片,对动火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对动火作业全过程所采集的实时视频流进行智能分析。

AR VR安全教育

症结

有人曾将传统的工地现场安全教育笑称为说教式教育“老三样”——读规章制度、看事故视频、签名,没有跟实际相结合,施工从业人员无法亲身感受违规操作带来的危害,难以对安全生产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安全防范意识低。

护航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培训人员“亲历”施工安全事故,敲响安全警钟。

在传统工地安全教育见效较差的情况下,VR、AR、3D与工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工地安全教育的一种手段。根据项目部实际情况,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等重点内容,建造安全教育智慧培训系统。

在工地施工现场设置工地VR智能安全教育体验馆,采用成熟的VR、AR、3D技术,结合电动机械,考量工地施工的安全隐患,以三维动态的形式创建与现实类似的环境,3D模拟出工地施工场景和险情。

VR安全体验、虚拟消防灭火系统、安全教育魔盒……培训人员通过佩戴VR眼镜等设备,沉浸式、可互动式进行现场漫游、熟悉建筑构件、了解施工流程,“亲历”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掌握相应防范要点和应急措施,加深对安全生产的理解和感受。

智能穿戴安全防护 

症结

施工现场多为露天作业,施工人员长时间直接暴露在高温、严寒的工作环境中进行高强度工作,尤其从事高空作业、光线较差的地下或夜班作业等,稍有松懈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护航

智能安全帽、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帮助施工人员做好安全防护。

安全帽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每一个进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佩戴安全帽,因此智能安全帽是智能穿戴设备在工程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产品。

智能安全帽内置了高科技集成芯片和多种传感器,集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脱帽预警、工作效率分析、项目电子围栏等功能于一体,记录工人的行动轨迹。当施工人员到达某一危险源特定范围内时,就会触发内置的预警系统,对其提出警告,信息也会实时发送到管理终端,项目部管理人员可以及时锁定危险源位置和相应施工人员,给出指令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智能安全帽实现了基础防护工具到智能工具的转变,加快了建造行业的智慧化进程,推动传统建筑业向智慧建造发展。

建筑业是一个“高危”行业,随时随地存在着隐藏的危险。安全生产是建筑业不可触碰的底线,所有工地都要增强施工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弘扬安全文化,时刻拉紧安全生产生命红线。

“智慧工地”的建设与应用,可有效预防违规作业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实现规范施工管理、减少安全隐患、节省人力投入、降低运营成本,提前化解风险,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