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各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水平
我国工业互联网向各行业渗透,其中第三产业融合显著。如表 4-1所示,我国各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指数体现了工业互联网向各行业渗透情况,排名前五位的产业中,除制造业之外,均归属于第三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指数均超过 30,行业企业大规模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助于优化产业链,提升流动环节运营效率,降低服务业运营和交易成本,推动第三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数位列第一,依托工业互联网,支撑制造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推动产业向工业级精细化方向发展。第一产业,即包括林、牧、渔业在内的农业,与工业互联网渗透融合情况显著落后于工业和服务业,需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融通发展,实现农业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
(二)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水平分析
1、制造业
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深度融合发展。我国制造业面临低端产业链外迁、高端产业链流出的双重困境,全球产业链的竞争态势加剧。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在技术研发、企业管理、工业创新、质量监控、规模化定制等方面赋能传统制造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增强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工业互联网向制造业渗透程度远远不够,需要准确把握行业特性、操作流程和需求痛点,深化专业积累和知识沉淀,推进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与制造企业的融通发展。
2、批发和零售业
工业互联网向批发和零售业深度渗透,推动商品流通与分销。消费互联网的迅速崛起推动批发与零售业数字化变革,实现了交易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并且个性化、服务化的消费需求倒逼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因此工业互联网向流通产业渗透具备数字化基础。由于大部分工业制造的尾端连接的都是零售业,工业向流通环节延伸,形成的工业电子商务,是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工业电子商务实现工业企业在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等全生命周期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升级,发展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降低流通渠道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带动零售与批发业提质增效。
3.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
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和工业互联网实现协展。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带动工业互联网在突破技术瓶颈、规则标准制定、创新场景应用等方面创新发展,同时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壮大也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二者协同创新,有助于加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与工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工业互联网为租赁和服务业发展提供新引擎。鉴于工业互联网推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制造设备工具等资源的云化改造,支持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实现高效工作协同和资源共享,因此共性的制造设备及能力共享化,使得生产资料实际价值提升,为租赁业发展提供新模式。同时,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一系列配套商务服务,推动商务服务业融合发展。
5、建筑业
工业互联网赋能建筑业,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建筑业发展模式粗放,存在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等诸多问题。工业互联网与建筑业融合,衍生了数字施工、智慧工地和智慧城市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建筑业精细化、科学化、智慧化转型,变革设计、制造、运维等全生命周期,实现建筑空间高效化、人性化、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