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习笔记的第 2373篇文章
最近在尝试和探索的新的学习方法,总体的感觉效率还是蛮高的,至少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比较多的思考和产出,最近几天在进行类似的尝试,就是快速去阅读一本书,我的角度相比比较特别,我来简单阐述一下。
首先我在早上的时候,会拿着多本书,这些书都是从来没有读过的,早上到了会议室之后我会敲定一本书,通常我会提前查看豆瓣评分进行甄别,我把书的名字写在白板顶端,然后在不看书的目录结构的前提下,可以自己琢磨,如果我是书的作者,我应该写哪些内容?
在最开始的几天,对我来说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很多内容充其量能够凑成一篇文章,包含一些碎片化的建议等,但是这种思考的过程是很有意思的,在无助中我会开始很多角度的探索,比如
- 第一步。我会把书名拆分几个书名的关键字,然后对关键字进行分析,包括它们的定义,比如《如何系统思考》,我会着重在“思考”这个词上面,对于思考的覆盖范围,思考的定义进行我理解中的定义
- 第二步。对于有些书名前的形容词,我会进行另一种维度的解读,还是《如何系统思考》这本书,系统这个词中系统是如何定义的,怎么样才算是系统这个层次,我会在白板上写下我的理解和应该达到的标准
- 第三步。我会从作者的角度去揣摩,如果我是作者我应该怎么写,整个数的结构该怎么设计,比如会有引言的部分,介绍相关内容的背景和一些基础,然后通过案例的模式来解决一些问题,通过问题来得到一些反思和经验,对于经验如何进一步提炼,这是一种启发式思维的写书模式,有些作者是先抛出一个方法论或者模型,然后对方法论或者模型进行拆解,应该包含哪些关键的设计点,然后辅助案例并进行比较,这是一种典型的研究式思维,但是无论是那种模式,丝毫不会影响我们最后如何去阅读理解这本书
- 第四步。我会逐步的细化里面的一些内容点,可能最开始的一版是比较散乱的,会不断有修修补补,我会在这一步里面进行整合和归纳,在这个步骤中,我觉得最后最价值的恰恰是对于经验沉淀后的方法论,这是一个推导的过程,而不是直白的给你一个方法论指标,通常来说这一步里面我会发现自己的短板和思考的瓶颈点,而这些也恰恰是在后面尤其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基本上前面的四个步骤下来需要近1个小时的时间,这个过程中我会准备一大壶水,时而坐在椅子上仰望白板发呆,时而坐在桌角上桌面哪里需要修正。
- 第五步。我会打开书的目录,然后像比对考试答案一样来进行对比,通常来说这种对比的过程就像打开盲盒一般,有时候会带来很多的惊喜,有近一半左右想法是吻合的,只是角度略有差异,这部分内容可以快速略读,还有些角度是我压根没有思考过的,这些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是需要尤其注意的,尤其是一个完整的方法论模型,是高度浓缩的理论沉淀,我会换一个角度去想这种方法论模型是否适用于我理解的其他方面。第五步的过程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基本是在半个小时左右。
- 第六步。我会找一个时间来对白板的内容进行整理,通常是以脑图的形式进行总结,如果整理的比较多了,自己也比较满意,可以把脑图分享给你的同事和朋友。
有了前面的六步,算是对一本书的一个阅读起步,个人觉得也就勉强是10-20%的一个进度,但是这种概览的模式可以让我们后续少花很多的时间,而且后续的进度也会快很多。也就是我们花了一些时间了解了这本书的整体结构,这部书想表达什么,通过自我总结和思考其实能够明确哪些角度是我们欠缺的,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而那些方法论模型等是我们因为认知,理论实践等瓶颈所难以归纳整理得到的,是我们吸取一本书的精髓所在。
最后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写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除非你在工作中反复使用,否则我是不相信我自己能够在一段时间之后能够再回忆起书中的知识点,通常我们读的书多了,会一种知识混沌的状态,我们如何把别人总结的经验思想转换为我们可以理解的,让我深信不疑的是,任何别人的总结(脑图,视频,文章)都是没法取代的,这件事情只能你自己来做。
最近已经按照这种模式尝试阅读的书,接下来的日子我会把脑图内容发出来。
各大平台都可以找到我
- 微信公众号:杨建荣的学习笔记
- Github:@jeanron100
- CSDN:@jeanron100
- 知乎:@jeanron100
- 头条号:@杨建荣的学习笔记
- 网易号:@杨建荣的数据库笔记
- 大鱼号:@杨建荣的数据库笔记
- 腾讯云 社区:@杨建荣的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