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电信成立“天翼云科技公司”,真要把云业务当主业了?

2021-03-30 15:32:39 浏览数 (1)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这家新成立的天翼云科技公司上倾注的心血和寄予的厚望。简单来说,如果中国电信真的决心把云计算作为主业,那这家“天翼云科技公司”就是承载这份主业的主要载体!

来源 | 悲了伤的白犀牛

图片来源 | 视觉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电信将新组建了一家子公司,名称暂定叫“天翼云科技公司”,这家新公司将集合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中国电信上海信息化研发中心、中国电信广州信息化研发中心以及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分公司和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分公司这五家专业公司。

据了解,天翼云科技公司定位为一家以技术开发为主的技术型专业云公司,主攻云计算领域,并且定下了“打造千亿级云服务商”的远大目标。

此外,关于该公司的一些详细的信息也被曝光了,比如——

在组织管理上,天翼云科技公司属于集团直管的专业公司,公司成立后,将设执行董事一名,兼任公司总经理,及监事一名,公司机构也偏于精简化,更注重研发运营和生态合作等关键能力和业务机构。具体的管理框架也已基本确定:胡志强任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关丽莘任副总经理,李云庄任副总经理,冀晖任副总经理(三级正)。

在人员招聘上,天翼云科技公司坚持市场化选人用人,自主选聘研发总监、架构师、内设机构负责人及以下岗位人员。继续实施人才特区政策,加大行业顶尖技术专家、高级人才和优秀应届毕业生的引进力度,构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同时,要以绩效考核为抓手,畅通人员退出机制。

在薪资激励上,天翼云科技公司将实施差异化薪酬政策,合理拉开薪酬分配差距,对一般通用类专业人员要合理控制薪酬水平,将有限资源向“高精尖缺”科研人员和高级专业人才倾斜。

从以上种种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这家新成立的天翼云科技公司上倾注的心血和寄予的厚望。简单来说,如果中国电信真的决心把云计算作为主业,那这家“天翼云科技公司”就是承载这份主业的主要载体!

- 01 -

近年来,随着阿里云、华为云、AWS等云服务商在市场中崭露头角,这让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传统运营商产生极大的危机感,如果说,微信、微博、支付宝等ToC的应用把运营商的4G网络OTT成纯管道的话,云服务这个典型的ToB业务很可能将利用5G腾飞,如果运营商不采取动作,5G的下场也只能是纯管道。

过去国内运营商尝试过很多条路,几乎无一成功,云计算应该是其唯一的路了。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三大运营商在云计算上是真的下了血本、砸了重资,决心要杀出一条血路的!

比如,中国电信明确提出把云计算服务打造成集团主业,此次成立专业云公司,定下了在三到五年时间内将其打造成规模和能力国内领先、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的千亿级云服务商的目标。

比如,中国移动强势力推移动云,三年投资总规模在千亿级以上,目标是三年内进入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

面对传统通信需求见顶,管道价值被疯狂压榨,“走投无路”的运营商非常急迫地希望在云计算这片价值万亿的市场上生根、立足,甚至闯出一片天地。

乍看上去,中国云计算市场似乎人头涌涌,玩家众多,但其实,中国云计算其实可以算是一片“处女地”,经历十年耕作,2019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1334亿元,但如果放在万亿规模的市场预期来看,这片市场才刚刚启动而已,留给运营商的空间还很大。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市场上其他类型的玩家,运营商们拥有着在数据中心、骨干网、5G核心网等领域的天然优势,这些优势甚至不是互联网巨头通过砸钱就能追上的,比如,核心网/骨干网的建设,互联网巨头只能租不能建,无法在这个上面形成竞争壁垒。

直白点说,云计算是运营商的黄金赛道。

以中国电信为例,目前其云计算中心拥有超过300个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超过600个,骨干的带宽容量达到183T,随着5G逐步商用,中国电信在5G核心网络的优势,使其未来在边缘计算、云网融合等方面优势相比阿里云、华为云等玩家更加明显。

一方面传统通信市场无以为继,另一方面云计算打开了新的大门,运营商们想要躬身入局,新辟战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 02 -

事实上,运营商不是今天才想着开始做云计算,像中国电信早在2009年就凭借IDC业务进入了云计算市场,目前以市场份额论的话,中国电信是有江湖地位的,但是,时移势易,今天云计算的玩法跟过去已经大不相同了!

过去,中国电信做云的思路很简单,自己手上有渠道有客户,有机房有机架,就缺产品了,那只需要找有产品的公司合作就行了,于是电信和华为一拍即合,二人各取所长,发展顺风顺水。

现在,云计算市场开始走向成熟,客户对于云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靠“前店后厂”的合营模式很难走下去。与此同时,华为也不再甘心躲在运营商身后赚些微薄的利润,要自立门户了。所以,这对组合面临瓦解。

于是,“天翼云科技公司”的成立就水到渠成了。

“天翼云科技公司”的模式就跟阿里云这类成熟的云服务商几乎一样,其定位为集约开展云业务的科技型、平台型公司,以建设、研发、运营、生态合作和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式,致力于成为向客户提供涵盖计算、存储、分发、平台和应用等全栈云解决方案的云服务商。

事实上,在这个布局上,中国移动走在了更前面,在2019年就在原来的苏州研发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实现研运建一体。

云计算市场已经发展十余年,走过了其发展的初期阶段,进入到一个重技术、重资本、重规模效应的新阶段,光有资本或者光有技术,很难在这个市场走远,这也决定了运营商未来要想在云计算市场充分竞争,必须换一种思路。

- 03 -

运营商做云是手握优势的,但近十年间,运营商手握巨大优势但把事情搞砸的案例数不胜数,那到底运营商做云,前景将如何呢?

决定云市场胜负的有三大因素:市场、技术、投入。下面我们围绕着三方面展开分析:

(1)市场

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上,阿里云以超过4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着第一的位置,后来居上的腾讯云也基本站稳了第二名,华为云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一路逆袭,基本卡住了第三名的位置。

云计算市场是典型的“大者恒大、赢者通吃”的市场,当前市场的寡头已经相当明显,阿里云凭借先行先试、技术/产品积累,已经成为了行业独一无二的领头羊,并形成了强大的品牌优势。腾讯云和华为云各有法宝,在各自强势领域划地为王,也是打出了名堂。

现在的局面是:在以硬件资源为基础、边际成本递减、并呈现出规模经济的公有云市场中,大玩家将占据成本、品牌、技术的多方面优势,同时存在的另外一个现实是,中小玩家正陷入被挤压的窘境。只有前三名才能活下来,其它都会慢慢消亡,这已成为云计算甚至更多科技行业的共识。

运营商仓惶加码入局,还有机会吗?

机会肯定是有的。当前云计算市场风格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前面十年是国内云计算市场的爆发期,这一波最主要的就是互联网企业在上云,他们的形态适合上云,业务灵活、方便,所以整个市场增长得很快。在这样一个上升期,大部分参与者都会分到蛋糕。

但云计算容易赚钱的日子总是很快过去。爆发期结束后,云计算公司的苦日子开始了。在互联网的头部企业和其体系内公司均已上云之后,增量空间快速下降。云计算市场那些低垂的果实已经被摘完了,剩下的就是那些难啃的骨头,一个共识就是:今后的重点在挖掘传统企业和政务市场,公有云进入了慢速发展时期。

这时候,运营商的机会出现了。

现在云计算市场的客户只剩下两种——

第一种,互联网行业中大量尚未上云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的需求量很小,比如,一家中小企业一年才订购不到10台虚拟机,贡献几万块钱,甚至都无法覆盖营销、谈判成本。所以云巨头们把这些用户定义为低价值用户,甚至负价值用户,没有去开拓这片市场。

第二种,传统行业中的大型企业与地方政府。这些客户需求量巨大,但过去以互联网大厂为主体的云厂商在拓展时遇到两大困难:一是政企客户的订单推进速度非常缓慢慢,签下一单往往需要数月、甚至超过一年,与云厂商习惯的快节奏难以匹配。二是服务政企客户和互联网客户的思维不同,互联网大厂的思路是To C的,即使有To B业务,也是自己掌握话语权,是甲方思路;而拓展政企客户需要的是把自己当做乙方的工作方式,这一点前期云厂商难以适应。

上面两群“被遗忘”的客户其实正是运营商做云的机会!

第一、针对那些需求量相对较少的互联网中小企业,运营商可以充分发挥擅长的融合手段来实现对接,与4G/5G的流量业务融合、与固定业务的宽带/专线融合,利用自身庞大的渠道/服务体系去完成对接和服务,相较于互联网云厂商在拓展这些中小企业时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沟通成本相比,运营商在这方面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只是增加了一项增值业务而已。

第二、针对传统行业中的大型企业与地方政府,互联网云厂商受限于对方流程问题和自身的组织特性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打进传统垂直行业。这一点,运营商也是有优势的,过去,运营商在面向大型传统企业和政府机构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工作方法和模式,再加上其庞大的客户经理群体,运营商在对接、服务政企客户上自然水到渠成的,数以万计的客户经理,遍布全国的营销渠道,可以精准地对接每一个细小的需求。

(2)技术

客观地说,运营商在云技术上无疑是落后一大截的。

2006年,Amazon推出了S3对象存储服务和SQS简单队列服务,开创了公共云计算服务的先河。在此后,微软,IBM,谷歌,中国的阿里,腾讯和华为等都陆续加入了公共云服务的市场,提供的服务也从基础计算资源扩展到数据库、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个技术领域。

相比之下,运营商在云计算上的起步晚了很多,重视程度也不够,尤其在云计算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上,运营商几乎缺席了中国云计算的技术底座打造阶段。后来一度“误入歧途”,与自主研发愈行愈远,比如天翼云把技术活都外包给华为等外部厂商,所以,2019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运营商的云技术水平和阿里云等头部玩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对下一个阶段的云计算市场竞争来说,技术可能是决定成败的!

前不久,华为任正非在一次针对华为云的讲话中提到“华为云底层的技术架构是最核心的,需要高手。底层架构的开放性、扩展性、稳定性、持久性、安全性、效率,决定了后续软件的发展潜力、研发效率。”

那运营商的云技术水平和能力有没有机会追赶上来,甚至实现反超呢?

很难,但是还是有机会。

在2020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阿里云今年再招5000人,大规模引进顶级科技人才,重点吸引服务器、网络、芯片、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攻坚人才。就此,阿里云员工规模可能达到甚至超过2万人。

更重要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核心技术人才,阿里云给出的薪酬非常可观,某招聘网站上的信息显示,阿里云工程师月薪2W起,最高可达5W。

事实上,阿里云凭借薪酬、平台和情怀,几乎已经收了天下半数英才到它的碗里,运营商受限于体制、薪酬分配机制,要想逆袭,非常难。

但是,运营商也在变化,也在探索新的薪酬激励机制,也在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在谋求子公司独立上市,也在积极引进大架构师,也在培养造就各级各类各阶的架构师,国企有其弊端,也有其优势,如果通过改革,运营商能够建立起一套适应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运作机制,那运营商的战斗力将很快得到提升。

(3)投入

今天做云计算,投入无疑是非常重要。以UCloud为例,UCloud的立足之本就是其技术和产品,同时在细分市场(游戏)上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但是,根据最新的IDC的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排名,UCloud市场份额减少1.1%至1.8%,不升反降,为什么?最大的原因就是:没钱。

作为公有云服务商,要面向全局用户提供无差别的服务,分布全国的数据中心这是基本条件,覆盖全国的营销和客服渠道这也是基本条件,而这些都需要大量投资。

运营商也意识到“投入”的重要性,比如,前不久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电信公布了未来的投资布局规划——

中国电信强调了将在2021年优化资本开支结构,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的资本开支同比下降12%,而在产业数字化方面的资本开支同比大幅增长67%,主要用于云和IDC基础设施的布局。

具体包括:部署10万台服务器,并扩展部署MEC/边缘云业务。IDC基础设施方面,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陕川渝等4大重点区域,新建机柜5.2万个,其中自建柜2.2万个。

这样一来,中国电信已完成了投资重心的由网转云,也印证了去年天翼展期间,中国电信党组副书记邵广禄所说的“中国电信将把云计算作为中国电信的主业”的决心。

- 04 -

总结一下,面对万亿级市场空间的云计算,“走投无路”的运营商肯定是志在必得的,而从近两年三大运营商一些战略布局来看,也似乎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积极推进传统业务融云、自主掌控核心产品、加大投入以降低边际成本。

运营商加码入局肯定会对当前的云市场格局造成巨大冲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天翼云、移动云,它们都在争夺“第一阵营的进场门票”,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格局远没尘埃落定,好戏还将继续上演。

注:下一篇将就“运营商做云,应该加强哪几方面”谈谈我的理解。

- END -

白犀牛期待你的关注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