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2021中国(深圳)5G产业峰会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松林发表演讲表示,我国5G产业进展神速,但也面临多方困境。我们需要直面困境,产业应用则是破局的关键点。
截止去年底,我国开通5G基站71.8万个,占到全球70%,今年将达到100多万个,规模持续扩大。同时,5G在三个方面遇到困境:资金、能耗、应用。一是资金投入大,后期运营成本极高;二是功耗大,5G基站功耗是4G基站的1.5倍到3倍,且建设密度大导致整体能耗巨大;三是缺少独特的应用,2019年5G发牌时,业界预期“主战场”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但现在来看还不够成熟,偏到了消费互联网。
孙松林对三大问题进行了一一解析。其一,三大运营商4G总投资超过9000亿元,到目前为止还未收回成本,5G到目前投资超2600亿元,加上后期运营成本,恐怕也收不回成本。我们应该看到,5G作为“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基建,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公益性,其价值考量不应局限于通信业的投资回报。
其二是5G作为一项新技术,必然有它的过渡期、成熟期、衰落期、灭亡期。最新的通信技术商用,功耗总是摆在第一位,技术成熟度需要时间打磨,也需要通过用户反馈逐步改进。
其三是产业化的生命周期。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说过,5G需要7年时间才能成熟。在海外国家,3G、4G均存在类似规律,国内4G赶上“双创”,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到移动互联网,加速了4G成熟,只用了3年时间。5G要走向成熟,产业界必须拉长时间维度。
理解了5G发展当前面临的困境,业界该如何破局?孙松林指出,回顾移动通信发展史,1G和2G解决了移动通话问题,3G和4G解决了移动上网问题。每个单数代,都是划时代的变革。5G时代将迎来全新的历史使命,赋能各行各业,从为人服务到更多是为“物”服务。
在3G时代,运营商起初的广告宣传是打视频电话,但事实上,第一个火爆的业务是微博,充分利用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进入4G时代,更是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浪潮,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5G正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融合,对产业的颠覆性,将远大于4G对消费的颠覆性,工业互联网必然会成为未来价值最大的网络。
孙松林举了5G赋能产业的两个例子。一是大视频产业,短视频在4G时代已成主流业务,5G时代将得到持续,4G网络将是5G的重要补充。而5G的价值在于超高清视频,如现场直播,上行速率超过20Mbps;还有裸眼沉浸式视频、VR/AR等低时延视频类型;交互式、云游戏等对带宽要求非常高的视频类型。
二是工业互联网,工信部此前发布了工业互联网2.0版本,将网络赋能工业互联网分为四个层次,不过孙松林认为,工业互联网协议如同“八国联军”,5G技术介入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5G能够快速介入的是企业层,如建设5G企业专网。2020年德国和日本先后建设了5G企业专网,中国目前还在做试点。“这是5G的最佳切入点。”孙松林指出。
当前中国大规模建设5G网络,遥遥领先世界,业界有不少质疑之声。孙松林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同的技术,不同的部署会有不同的效果。在4G时代,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世界第一,都说4G引爆移动互联网,但美、欧、日等国家地区更早部署,却不如中国繁荣。准确地说,是大范围、广覆盖的4G引爆了移动互联网。5G一开始就要大范围、广覆盖部署,也是同样的逻辑,将在与产业的长期融合过程中,产生新的商业形态,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感谢阅读,欢迎扩散传播!感谢!
边缘计算社区:促进边缘计算领域知识传播,中立,客观,如果您对边缘计算、5G、物联网、云原生等领域感兴趣请关注我们。对边缘计算、5G、工业互联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5月15日在深圳举办的全球边缘计算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