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校究竟如何吸引高素质师资备受关注。近日,由腾讯教育主办的第二届MEET教育科技创新峰会上,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的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提出,博士生教中小学生并非人才浪费,人大附中十多年前就有博士从教,而在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拥有博士学历的老师占比超10%。
周建华同时表示,目前,腾讯教育已经深入到老少边穷地区,培训老师、校长,助力学生,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腾讯利用本身的科技产品为整个教育赋能,这方面的工作也是非常杰出的”。
以下为专访内容:
1
腾讯教育:您在之前的演讲中,也提到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始终是教育行业的痛点。今年4月,广州白云区面向全国公开招聘50名中小学老师,学历要求为博士研究生。而在此前深圳龙华教育局给出近30万的年薪,引得众多博士研究生“孔雀东南飞”。就您来看,公立学校究竟要如何去吸引并留住高素质的师资,让老师这个群体有体面感和幸福感?
周建华:第一个问题,无论是哪个国家,缺乏优秀的教师,优质教师的资源相对不足,这是大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
因为教师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线的工程,不是说很快或者一两年、两三年就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教师。
我觉得公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吸引最优秀的老师进来。在我们国家,博士从教不应该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实际上在人大附中十多年前就已经做了这个工作。我曾经跟老师们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中小学招聘教师,博士拿的这块“敲门砖”在我们没有深入比较之前,可能比硕士拿的要稍微大一点。因为博士有经过专业的科研的训练,学历高,占有的知识多。博士自己“学”无疑很好,但教师重在教学生“学”,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但我后来跟老师们讲,一旦“敲门”进来以后,大家都要有“归零心态”——把这个砖头扔掉。博士、硕士要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教育教的不仅是知识,并不意味着占有的知识越多,就是越优秀的老师。比如人工智能占有的知识可能比博士要多得多,但是它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比如说老师的德性,师德、做人格局,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的情怀,都会对学生有影响。
第二,知识的价值在于把知识作为一个载体,通过知识的学习够领悟到知识背后所承载的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生经历从知识到思想到智慧的过程,满足自己内心深层次的热爱。同时在自己的内心当中,通过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的学习,为将来的职业选定或者选择几个方向,即我到底喜欢什么,明白内心的追求是什么。特别重要的是,要避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们在选择老师的时候,第一,老师要聪明。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去理解学生和学科、理解教学和教育、理解技术对教育的支撑。第二,热爱教育。对能折腾的孩子有包容心。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有些能折腾的孩子恰恰是将来走向社会以后,不受拘束、创新能力特别强的、组织能力特别强的卓越人才。循规蹈矩的听话的孩子,很可能是技术方面的一个能手。第三,有德性的一个好人,不仅仅是道德,是德育的德。
2
腾讯教育:也有网友认为让博士研究生去当中小学老师是一种浪费人才的表现,您怎么看这种观点?您所在的学校博士生占老师的比例如何?
周建华:网友说博士到中小学是浪费的话,那是不是要用小学毕业的老师教小学,初中毕业的教初中,高中毕业的教高中?我们需要有一批非常聪明的,热爱教育的、人品好的老师,如果他的学位又高,对我们学生而言,他占有的知识是不一样的。
博士生比例在我们学校,应该说这个比例还是很高,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拥有博士学历的老师占比超10%,绝大多数教师为硕士及以上学历。
当然,我们也有不少博士来求职,被拒绝了,但是许多优秀的硕士也进来了。为什么?我们还是特别看重老师是不是喜欢教育,你能感受到他的内心。第二,他自己是不是聪明,我们通过一些问题可以反映出来。第三,我们也会有一些情境,看人品、自身的定位、团队精神、奉献精神等,我们会有一些情境综合考察。学历不是唯一的,如果说凭着学历就能解决,那教育工作就变得太简单了。
3
腾讯教育:现在您所在的学校是不是也招了挺多年轻的老师?
周建华:对,年轻老师的比例非常高。
4
腾讯教育:什么样的老师会比较受学生的欢迎?
周建华:第一,老师对工作充满热情,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第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体会到乐趣,从悦耳悦目的感官的愉悦,到悦神悦智的精神的陶冶;第三,老师能够使学生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善于表扬学生;第四,老师对学生应该提出明确的要求。
另外老师在课堂上要帮助学生感受学科的本质与魅力,比如语文老师教语文,在讲台上教师就代表语文,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个学科最本质的魅力。
5
腾讯教育:最近北京和上海多地在严查学区房的炒作,多地实行就近入学的方式试图办好家门口的学校,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但是对于择校这一块,社会的焦虑依旧很大,有增无减,为什么?您认为在增加优质资源的同时,又怎么去做好教育资源的均衡?
周建华:实际上教育的这些问题根子有许多不在教育本身,比如说择校热,“择校”的本质是“择老师”。家长一般先“择校”,其次“择班”,最后“择老师”。 背后的根本就在于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优秀教师不仅在自己的学校站好岗位,更要放大价值,辐射到教育行业去,由此促进教育的均衡。
另一方面,我们跳出学校层面来看,家长焦虑往往是以家长的主观来给孩子定目标,不是说孩子将来适合做什么,内心真正喜欢什么,实际上这是教育最重要的。而我们接触很多家长下来,体会是家长常常将这一辈子没有实现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变成家长目标的一种投射,这样使得孩子找不到自己。特别是,家长常常挂在嘴上的“别人家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的杀伤力是挺大的。
实际上许多优秀的孩子的背后,我们发现家长跟着孩子同步的二次学习、二次成长,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现在在做家长学校。这既要有知识的储备,又要技巧的增强,还有生命的放大,而不是说心灵的投射,我觉得腾讯也可以在家庭教育这块做一些工作。
6
腾讯教育:您是怎么去看待腾讯教育的?对腾讯教育有什么样的期望?
周建华:腾讯作为中国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创新力的科技创新企业,本身发展的非常好。而腾讯教育深入到老少边穷地区,培训老师、校长,助力学生等,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腾讯利用本身的科技产品为整个教育赋能,这方面的工作也是非常杰出的。
7
腾讯教育:您是如何看待科技在教育环节中的价值?
周建华:教育和科技实际的中间纽带是人才,科技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要靠教育,通过科技为教育赋能,培养更多的各级各类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