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spark学习笔记(四)---弹性分布式数据集 RDD [Resilient Distribute Data](上)

2021-05-10 11:15:11 浏览数 (1)

Pyspark学习笔记(四)---弹性分布式数据集 RDD [Resilient Distribute Data] (上)

  • 1.RDD简述
  • 2.加载数据到RDD
    • A 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 Ⅰ·从文本文件创建RDD
      • Ⅱ·从对象文件创建RDD
    • B 从数据源创建RDD
    • C.通过编程创建RDD
  • 3.RDD操作
  • 4.RDD持久化与重用
  • 5.RDD谱系
  • 6.窄依赖(窄操作)- 宽依赖(宽操作):
  • 7.RDD容错性
  • 8.RDD类型
  • 9.基本的RDD操作

1.RDD简述

RDD是Spark编程中最基本的数据对象, 无论是最初加载的数据集,还是任何中间结果的数据集,或是最终的结果数据集,都是RDD。 在Pyspark中,RDD是由分布在各节点上的python对象组成,如列表,元组,字典等。 RDD主要是存储在内存中(亦可持久化到硬盘上),这就是相对于Hadoop的MapReduce的优点,节省了重新读取硬盘数据的时间。

  • 弹性:RDD是有弹性的,意思就是说如果Spark中一个执行任务的节点丢失了,数据集依然可以被重建出来;
  • 分布式:RDD是分布式的,RDD中的数据被分到至少一个分区中,在集群上跨工作节点分布式地作为对象集合保存在内存中;
  • 数据集:RDD是由记录组成的数据集。

RDD的另一个关键特性是不可变,也即是在实例化出来导入数据后,就无法更新了。 每次对已有RDD进行转化操作(transformation)都会生成新的RDD;

2.加载数据到RDD

要开始一个Spark程序,需要从外部源的数据初始化出至少一个RDD。 然后才是经过一系列转化操作行动操作,得到中间的RDD和结果RDD。 初始RDD的创建方法:

  • A 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 B 从SQL或者NoSQL等数据源读取
  • C 通过编程加载数据
  • D 从流数据中读取数据。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创建一个SparkSession对象,方便下面使用
from pyspark.sql import SparkSession
spark = SparkSession
                    .builder
                    .appName('exam1')
                    .enableHiveSupport()
                    .getOrCreate()
 sc = spark.sparkContext

A 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Ⅰ·从文本文件创建RDD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sc.textFile(name, minPartitions=None, use_unicode=True)
#示例:
#①读取整个目录下的内容
Example=sc.textFile(“hdfs://exam_dir/running_logs/”)

#②读取目录下的单个文件
Example=sc.textFile(“hdfs://exam_dir/running_logs/log_001.txt”)

#③使用通配符读取文件
Example=sc.textFile(“hdfs://exam_dir/running_logs/*_001.txt”)
#####################################################################
sc.wholeTextFiles(path, minPartitions=None, use_unicode=True)
#读取包含多个文件的整个目录,每个文件会作为一条记录(键-值对);
#其中文件名是记录的键,而文件的全部内容是记录的值。
#使用textFile()读取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时,每个文件的每一行成为了一条单独的记录,
#而该行属于哪个文件是不记录的。

Ⅱ·从对象文件创建RDD

对象文件指序列化后的数据结构,有几个方法可以读取相应的对象文件: hadoopFile(), sequenceFile(), pickleFile()

B 从数据源创建RDD

一般是使用SparkSession中的函数,SparkSession对象提供了read method,返回一个DataFrameReader对象。官网链接如下 http://spark.apache.org/docs/latest/api/python/reference/pyspark.sql.html#pyspark.sql.SparkSession.read 用该对象将数据读取到DataFrame中,DataFrame是一种特殊的RDD,老版本中称为SchemaRDD。 比如说,spark现在是一个已经被创建的SparkSession对象,然后调用read方法,spark.read就是一个DataFrameReader对象,然后就调用该对象(DataFrameReader)的一系列方法,来读取各种数据,参考如下链接:http://spark.apache.org/docs/2.3.0/api/java/org/apache/spark/sql/DataFrameReader.html

官方github中给了很多例子: https://github.com/apache/spark/blob/master/examples/src/main/python/sql/datasource.py

C.通过编程创建RDD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sc.parallelize(c, numSlices=None)

parallelize()方法要求列表已经创建好,并作为c参数传入。参数numSlices指定了所需创建的分区数量。 http://spark.apache.org/docs/latest/api/python/_modules/pyspark/context.html#SparkContext.parallelize

3.RDD操作

转化操作:操作RDD并返回一个 新RDD 的函数; 行动操作:操作RDD并返回 一个值 或者 进行输出 的函数。

粗粒度转化操作:把函数作用于数据的每一个元素(无差别覆盖),比如map,filter 细粒度转化操作:可以针对单条记录或单元格进行操作。

惰性求值 在处理Spark程序时,Spark使用惰性求值(lazy evaluation),也叫做惰性执行(lazy execution)。惰性执行指的 是在调用行动操作时(也就是需要进行输出时)再处理数据。这是因为每个语句仅仅解析了语法和引用对象, 在请求了行动操作之后,Spark会创建出DAG图以及逻辑执行计划和物理执行计划,接下来驱动器进程就跨执行器协调并管理计划的执行。

4.RDD持久化与重用

RDD主要创建和存在于执行器的内存中。默认情况下,RDD是易逝对象,仅在需要的时候存在。 在它们被转化为新的RDD,并不被其他操作所依赖后,这些RDD就会被删除。 若一RDD在多个行动操作中用到,就每次都会重新计算,则可调用cache()persist( )方法缓存或持久化RDD。

5.RDD谱系

Spark维护每个RDD的谱系,也就是获取这个RDD所需要的一系列转化操作的序列。 默认情况下,每个RDD都会重新计算整个谱系,除非调用了RDD持久化

6.窄依赖(窄操作)- 宽依赖(宽操作):

  • 窄操作:
  • ①多个操作可以合并为一个阶段,比如同时对一个数据集进行的map操作或者filter操作可以在数据集的各元 素的一轮遍历中处理;
  • ②子RDD只依赖于一个父RDD
  • ③不需要进行节点间的数据混洗
  • 宽操作:
  • ①通常需要数据混洗
  • ②RDD有多个依赖,比如在join或者union的时候

7.RDD容错性

因为每个RDD的谱系都被记录,所以一个节点崩溃时,任何RDD都可以将其全部分区重建为原始状态。(当 然,如果存在一些非确定性函数,比如random,因为其随机性,所以可能影响到RDD的重建。)

8.RDD类型

除了包含通用属性和函数的基本类型BaseRDD外,RDD还有以下附加类型: http://spark.apache.org/docs/2.3.0/api/java/org/apache/spark/rdd/RDD.html

常见的RDD类型PairRDD: 由键值对组成的RDD,比如前面提到的用wholeTextFiles()方法读取的内容就是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在 DoubleRDD: 由双精度浮点数组成的RDD。 DataFrame:以前的版本被称为SchemaRDD,按一组有固定名字和类型的列来组织的分布式数据集。DataFrame等价于sparkSQL中的关系型表! 所以我们在使用sparkSQL的时候常常要创建这个DataFrame,在sparkSQL部分会提及。 HadoopRDD:提供读取存储在HDFS上的数据的RDD。

9.基本的RDD操作

Pyspark学习笔记(四)—弹性分布式数据集 RDD 【Resilient Distribute Data】(下)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