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需要把训练集的损失降到零吗?

2021-05-20 14:57:26 浏览数 (2)

在训练模型的时候,我们需要将损失函数一直训练到0吗?显然不用。一般来说,我们是用训练集来训练模型,但希望的是验证机的损失越小越好,而正常来说训练集的损失降到一定值后,验证集的损失就会开始上升,因此没必要把训练集的损失降低到0

既然如此,在已经达到了某个阈值之后,我们可不可以做点别的事情来提升模型性能呢?ICML2020的论文《Do We Need Zero Training Loss After Achieving Zero Training Error?》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过实际上它并没有很好的描述"为什么",而只是提出了"怎么做"

思路描述

论文提供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假设原来的损失函数是mathcal{L}(theta),现在改为tilde{mathcal{L}}(theta)

tilde{mathcal{L}}(theta)=|mathcal{L}(theta)-b| btag{1}

其中b是预先设定的阈值。当mathcal{L}(theta)>btilde{mathcal{L}}(theta)=mathcal{L}(theta),这时就是执行普通的梯度下降;而mathcal{L}(theta)<btilde{mathcal{L}}(theta)=2b-mathcal{L}(theta),注意到损失函数变号了,所以这时候是梯度上升。因此,总的来说就是以b为阈值,低于阈值时反而希望损失函数变大。论文把这个改动称为"Flooding"

这样做有什么效果呢?论文显示,在某些任务中,训练集的损失函数经过这样处理后,验证集的损失能出现"二次下降(Double Descent)",如下图

左图:不加Flooding的训练示意图;右图:加了Flooding的训练示意图

简单来说,就是最终的验证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原论文的实验结果如下:

Flooding的实验结果:第一行W表示是否使用weight decay,第二行E表示是否使用early stop,第三行的F表示是否使用Flooding

个人分析

如何解释这个方法呢?可以想像,当损失函数达到b之后,训练流程大概就是在交替执行梯度下降和梯度上升。直观想的话,感觉一步上升一步下降,似乎刚好抵消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来算一下看看。假设先下降一步后上升一步,学习率为varepsilon,那么:

近似那一步实际上是使用了泰勒展开,我们将theta_{n-1}看作xvarepsilon g(theta_{n-1})看作Delta x,由于

frac{g(x - Delta x) - g(x)}{-Delta x} = nabla_x g(x)

所以

g(x - Delta x) = g(x) - Delta x nabla_x g(x)

最终的结果就是相当于学习率为frac{varepsilon^2}{2}、损失函数为梯度惩罚Vert g(theta)Vert^2 = Vert nabla_x mathcal{L}(theta)Vert^2的梯度下降。更妙的是,改为"先上升再下降",其表达式依然是一样的(这不禁让我想起"先涨价10%再降价10%"和"先降价10%再涨价10%的故事")。因此,平均而言,Flooding对损失函数的改动,相当于在保证了损失函数足够小之后去最小化Vert nabla_x mathcal{L}(theta)Vert^2,也就是推动参数往更平稳的区域走,这通常能提高泛化性(更好地抵抗扰动),因此一定程度上就能解释Flooding有作用的原因了

本质上来讲,这跟往参数里边加入随机扰动、对抗训练等也没什么差别,只不过这里是保证了损失足够小后再加扰动

继续脑洞

想要使用Flooding非常简单,只需要在原有代码基础上增加一行即可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logits = model(x)
loss = criterion(logits, y)
loss = (loss - b).abs()   b # This is it!
optimizer.zero_grad()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有心是用这个方法的读者可能会纠结于b的选择,原论文说b的选择是一个暴力迭代的过程,需要多次尝试

The flood level is chosen from bin {0, 0.01,0.02,...,0.50}

不过笔者倒是有另外一个脑洞:b无非就是决定什么时候开始交替训练罢了,那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用不同的学习率进行交替训练呢?也就是自始自终都执行

这就相当于自始自终都在用学习率varepsilon_1-varepsilon_2来优化损失函数mathcal{L}(theta) frac{varepsilon_1varepsilon_2}{2(varepsilon_1 - varepsilon_2)}Vertnabla_{theta}mathcal{L}(theta)Vert^2了,也就是说一开始就把梯度惩罚给加了进去,这样能提升模型的泛化性能吗?《Backstitch: Counteracting Finite-sample Bias via Negative Steps》里边指出这种做法在语音识别上是有效的,请读者自行测试甄别

效果检验

我随便在网上找了个竞赛,然后利用别人提供的以BERT为baseline的代码,对Flooding的效果进行了测试,下图分别是没有做Flooding和参数b=0.7的Flooding损失值变化图,值得一提的是,没有做Flooding的验证集最低损失值为0.814198,而做了Flooding的验证集最低损失值为0.809810

根据知乎文章一行代码发一篇ICML?底下用户Curry评论所言:"通常来说b=0.4b=0.5,做了两次Flooding实验,结果如下图

值得一提的是,b=0.4b=0.5时,验证集上的损失值最低仅为0.809958和0.796819,而且很明显验证集损失的整体上升趋势更加缓慢。接下来我做了一个实验,主要是验证"继续脑洞"部分以不同的学习率一开始就交替着做梯度下降和梯度上升的效果,其中,梯度下降的学习率我设为1e-5,梯度上升的学习率为1e-6,结果如下图,验证集的损失最低仅有0.783370

References
  • 我们真的需要把训练集的损失降低到零吗?
  • 一行代码发一篇ICML?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