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XX思考(第15期)

2021-07-01 11:34:44 浏览数 (1)

大家好,这里记录,我每周碰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引起触动,或感动的,事物的思考,不见得都对,但开始思考总是好的。

到底什么让你醍醐灌顶

在上一期,开始的时候,我写了一些当周看见的,让我“醍醐灌顶”的语句,想不到这周又看到了下面这句话。

“这世界本就没有任何一句话,

可以让你醍醐灌顶,

真正叫你醍醐灌顶的,

只能是一段经历,

而那句话,只是火药仓库内划燃的一根火柴。”

你说我这前后两次,是不是“遇见哲学”了。

为了检验上面那句话呢,尤其是标粗的那句,我再摘抄一句“醍醐灌顶”,大家可以用来验证它的正确性。

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

精神就会从琐碎的生活中得到升华。

你感受到那根火柴了吗。

那么,你又猜猜,以上两句话都出自哪里呢。

前置思维

我们收到的物流货物时效越来越快,比如在京东上下单,大家的速度都可以感受到,那么这里面有一个原因之一就是以储代运,提前把我们的货物搬送到了距离我们最近的仓库了,也就是把货物前置了。

其实为了提高我们浏览网站的速度,我们也采用了这样的思维方式,那就是CDN的处理方式。我们把一些静态资源,提前“放置”到了距离用户最近的地方,这些地方我们称为边缘节点。如下图所示,这是极客时间专栏《趣谈网络协议》第20讲内容的一张图,也是我发现讲CDN比较透彻的一篇文章。

图极客专栏《趣谈网络协议》

图中的边缘节点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当然如果边缘节点没有我们想访问的资源,就会回源到区域节点,以此类推,如果都没有最终回源到中心节点。这个思路,跟物流仓储其实也是一样,比如济南仓找不到,就会到华北仓找,一个道理。

其实,前置思维,还跟我们日常工作中的补位思维有些类似,有时候团队中一起合作共同干一件大家目标方向一致的事情的时候,如果同一个团队内以及跨团队人力资源紧张的时候,团队内同伴的能力暂时没有跟上来的时候,有资源或者能力强的人主动去帮助多做些事情,也是相当于把自己前置。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节奏如电光火石般迅猛,似乎永不间断,时间被打碎成了比特和字节。我们对广度的热爱超过了对深度的关注,注重反应速度却不愿深入思考。我们流连于事物的表象,满足浅尝辄止的片刻欢愉,却几乎从不久留。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争先恐后,却吝于片刻思考目标和方向。我们事物缠身,却又总是精疲力尽。

你对上面这段描述,有感觉吗,还需要更现实的感觉吗,请继续往下看。

你对上面的问题有感觉吗,如果有了,那么你应该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各自拥有的精力却不同

在上周末TVP闭门读书分享会上,我分享了《精力管理》这本书,去年初疫情的阴霾远未散去的时候,Bob老师在一次线上分享的时候,我第一次听到这本书,便买了下来看。

也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听见“管理精力而非时间”这个观点,不仅心里一亮。

因为我们以往的做法是下面左边这样的。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那又如何来做到管理精力呢,我的体会是,切莫控制,也就是管理不等于控制精力,这点很难办到。

而管理这个过程是需要一系列刻意训练才能达到的,我现在也只做好了第一项,也就是坚持锻炼,你会发现所有的运动员都没有蔫头耷脑的,个个精力充沛。

那么除了锻炼身体之外,还有情感、思维、意志这三个层面的修为,如下图所示。

其它的三项具体应该如何修炼,建议大家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

但是体能是基础,这点毋庸置疑,我们可以先从体能锻炼开始,这点你肯定是可以坚持下来的,这里提到坚持,实际上养成习惯就好了。

继续下面这段,谈点我自己的真实案例。

先做最不想做的事情

到今天为止,我已经连续100多天了,干啥了呢,每天晚上回家做1分钟平板支撑,也不要小瞧了这一分钟,坚持是小事,但坚持也能成事

这个过程走来,从起初靠冲劲,开始的一两周都是雷打不动的去执行,可逐渐,慢慢地就退化了,当我感觉一天比较累,就开始往后拖,想想不就是1分钟么,睡觉前做也可以,可到最后真要睡觉的时候,那1分钟,也难拿出来,这样便从刚开始的冲劲,变成了最后的负担,反而变成了每天不想做的事情了。

想着得改变下呀,于是给自己下了个命令,每天晚上回到家,把包放下,立马拿起瑜伽垫就开始平板支撑,1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做完就做完了,接着该干啥干啥,毫无负担。

先做最不想做的事情,估计也能治拖延症。

我到底应该设置几个参数

是呀,到底该几个呢。

研发人员在日常开发中经常跟方法打交道,写一个方法,测试一个方法,调用一个方法,最关键的是我要用里面的参数,那么提供方法的时候,到底应该设置几个参数呢。

最理想的参数数量是零(零参数方法),其次是一(单参数方法),再次是二(双参数方法),应尽量避免三(三参数方法),有足够特殊的理由才能用三个以上的参数(多参数方法),对,就是无论如何也要尽量避免这样做。

这是《代码整洁之道》中的建议,但其实,往往我们可能有时候做不到,但其实,我们应该尽量要做到,参数很不容易对付,举个例子,比如从测试的角度来讲,要编写一个能确保参数的各种组合运行正常的测试用例,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参数,岂不乐哉。

那么,再想想,到了我们实际开发中呢,参数一多起来就会更阻碍我们的理解和使用了。

图《代码整洁之道》

低代码能终结代码吗

你说现在低代码到底火不火,可能还真是能说“火”字,那代码会消失吗。

我们来看看Robert C.Martin在《代码整洁之道》这本书里面是怎么说的。让我们翻到1.1章节,首先看的的第一句话

扯淡!我们永远抛不掉代码,因为代码呈现了需求的细节。

老马就是这样有性情,你在《架构整洁之道》中也能看到类似他这样的性情。接着,老马继续阐述。

那帮以为代码终将消失的伙计,就像是巴望着发现一种无规范数学的数学家们一般。他们巴望着,总有一天能创造出某种机器,我们只要相信、嘴都不用张就能叫它依计行事。那机器要能够透彻理解我们,只有这样,它才能把含糊不清的需求翻译为可完美的执行程序,精确满足需求。

我的观点是,局部场景下,行业场景稳定,同质化需求多的情况下,低代码是可行的。但代码一定不会消失,这是确认的,因为多数业务模式是不同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比同质化需求要多的多。

正如,老马还说的这句话,我觉得很中肯。

我期望语言的抽象程度继续提升,我也期望领域特定语言的数量继续增加。那会是好事一桩。但那终结不了代码。

日常生活中的双输

关于这个,曾经我分享过一个经历。

几年前,我们一行人在外地出差,夜晚打车回酒店的路上,一位同事怀疑司机绕路,于是开始跟司机理论,并慢慢的发展成争执,我坐在后排,很是担心,但我又不能明显地提醒我的同事。

此时,你有理有据,把他说的服服贴贴的,可你生了一肚子气。那时,如果司机情绪受到刺激,从而万一影响了安全驾驶,那么双方就是双输,即使这位司机确实绕路了,他毕竟在那个环境下,那个时刻,掌握着你的命。

那么当时如果等到司机停下来,再拿出证据与他理论,结果就不一样。

其实 ,人,很是受情绪主导,我明知这个道理,自己也还是会犯。

前不久,我从外地赶回来,晚上坐地铁的路上,有些饿,我看了下时间,9点多的样子,估算了下大致半个小时候就能抵达住处,于是点了一份外卖。

没曾想外卖提前抵达了,但是我还有十分钟才能到,他打电话来的时候,告诉我,单元的安全门进不去,于是我指导他按一下别的房间的号码,他说没人开,那我说,要么等我十分钟,他不肯。

于是又建议他先送其他人的,再回来送这个,他来了一句不太礼貌的话,我顿时生气,一火,怼了他一句,结果,他带着饭跑了。我直到很晚也还是没吃上饭,即便我最后真要是投诉他,我生了一顿气,但我也还是没有吃上饭,又是双输。

那么当时如果我让他先放到大门口保安处,结果就不一样。

如何让自己过的不幸福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的第四章,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在哈弗学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文章中用反语的形式向同学们讲了,如何保证让自己过上痛苦的生活。这个“处方”包括嫉妒以及怨恨

我读这本书是好几年前了,但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以至于我这周在读到一篇杂志文章的时候,再次想到了它。这篇杂志文章是《大众科学》5月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人性的20个弱点,你知道吗”。

我把它们罗列出来,以便加强大家认识,从而可以绕开。

1、偏执-偏重于自我的执着;

2、急功近利-不思长远的“近视眼”;

3、幻想-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4、草率-失败者的根源;

5、傲慢-得不到支持的根源;

6、多疑-无中生有的心灵枷锁;

7、奢侈-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

8、自闭-画地为牢,把世界关在门外;

9、消极-对现实的退缩与逃避;

10、自负-无知者的自我膨胀;

11、贪婪-心灵的贫穷灾祸的根源;

12、无原则-被丢弃的道德;

13、嫉妒-心灵的毒药;

14、固执-盘踞于心灵的愚蠢根源;

15、轻诺寡言-轻诺寡言,多易必多难;

16、张扬-浅薄者的朋友;

17、虚荣-一切恶性都围绕虚荣心而生;

18、拜金-为自己套上黄金的枷锁;

19、冲动-陷于悔恨与自责的漩涡;

20、侥幸-自我欺骗的放纵;

以上20个弱点的更多解释,大家可以搜一下该杂志的内容,翻到杂志里面去看。

本周完,下周见。

cdn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