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学术社交这个主题已经非常久了,一直没有动手。一是社交这件事其实带有很强的个人属性,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二是良好的社交一般会有一定的私密性,有些东西也不方便公开;三是学术界的社交给我一种功利性、目的性很强的感觉,交流容易,交心难。 经过斟酌,我选择了部分进行展示。以下仅为个人观点。
今天趁着假期,结合长春的ACPP(Asian Conference on Plant Pathology) 2024和过去的经历来写写学术社交(Academic networking)。
什么是学术社交?
学术社交是指在学术圈内,通过参加会议、研讨会等线上或线下的活动,与同行科学家、研究人员、学生建立并维持专业关系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结识更多的人,还包括分享研究成果、讨论学术问题、寻找合作机会以及拓展自己的学术网络。
为什么要做学术社交?
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 获取第一手信息
通过与同行交流,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趋势。虽然学术竞争无法避免,但对于精力有限的学生个人来说,要尽可能避免出现你想要做的课题和大团队撞车的情况。
现在不少报告人都愿意讲 unpublished data(据说有些会议只允许讲unpublished data)和 bioRxiv,省去了审稿流程,最新信息不是手到擒来?
2 寻找潜在合作机会
通常你所在团队难以对你课题中涉及到的技术和方法都有完备的体系,你不熟悉的方法,也许是别人家的家常便饭。很多跨学科的研究需要不同领域专家的合作,学术社交能帮助你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3 提高个人影响力
对于已有成果的学生和青年学者来说,通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提高在学术界的知名度。通过社交网络,如公众号、推特等,可能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等。
有效的学术社交该怎么做?
接下来我将根据自己的经验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术社交。
1 积极参加会议,关注同行发展
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的参加线上和线下的会议。如果是线下,一定要提前标记好感兴趣的不同分会场的报告,做好串场的准备。
会议开始前,多关注报告人近期的工作。而领域内前沿进展则要日常积累,方法见:
- 前沿进展追踪的几种方法
- 你也想成为优秀的科学家吗?
2 准备好自我介绍
熟练的中英文自我介绍和课题介绍是必须的。
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只有等到要汇报/答辩的时候才会临时准备PPT,慌乱中反而会出现逻辑跳跃等问题。如果有一份实时更新的PPT,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思考的频率,还能在各个答辩到来的时候,少一分窘迫,多一分从容。
3 积极建立联系
有感兴趣的同行(老师、学生)以后,争取留下联系方式,会议后,通过邮件等方式继续与结识的科学家保持联系,加深关系。
“几年前我会觉得,加上大佬微信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慢慢发现,许多人都是奔着交流的目的去加微信,但最后也只停留在了加到微信这一步。 我认为这是不妥的,这样的联系方式也可以不加。
我的各个邮箱都会设置一个学术社交的分组,用于归档学术交流相关的邮件。
在保持联系的过程中,切记切记保持礼貌、谦逊,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管你是咨询他人,还是被咨询。在收到他人的回复/帮助以后,给予反馈。
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