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智慧旅游景区,从打造入口开始!

2021-01-19 09:10:23 浏览数 (2)

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壮阔历史进程。

我国旅游业也由此开始步入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景区,从城市建设到古镇风情,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也不再局限于千年万里长城和百年故宫。

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增长

我国发展入境旅游市场伊始,故宫、万里长城、兵马俑、大熊猫等就是中国旅游的代名词,是当时乃至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旅游业的核心支撑点。外国人来中国,老百姓外出旅游,在相当长时间里就是指向这些景区的,直到现在很多外国驴友还奔着这些来。串联这些旅游景区的“京西沪桂广”仍然是欧美旅游者首选的经典线路。

1999年的国庆“黄金周”标志着国民旅游时代的到来,绝大多数游客也是奔着这些地方去的。每逢假期,我们都会从电视媒体上看到“人从众,某某景区沦陷了”的消息,也会从朋友圈里读到“下次还是待在家里,坚决不去凑人头”的誓言。

截止2019年底,中国仅5A级旅游景区就有超过250个,景区对于培育旅游意识,满足大众旅游的基本消费功不可没。直到今天景区依然是大众旅游和国民休闲的基本需求,随着居民出游意愿不断增强,人均年出游近4次,进入大众旅游的纵深化发展阶段,旅游景区体验和管理依然是游客和运营管理方最关心的,其中70%的团队游客和65%的散客出游前主要查找了旅游景区方面的信息,游客平均游览景区3~5个。

况且,中国还有1.3亿人次的出境游,全球有近105亿人次的大市场,这背后都考验着旅游景区管理方的体验建设和隐患风控。

40多年来,中国旅游景区业发展的脉络和变迁,与国民生活的发展一脉相承,从无到有、从有到好,景区一直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路上。从景区类别、数量和规模上来看,我们是当之无愧的旅游业大国,但从投资效益、旅游产品创新、知识产权发展指标以及景区综合运营管理来看,我们还不是旅游强国。

智慧旅游景区与后疫情时代

在大众旅游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的进程中,游客越来越倾向于对目的地的整体体验,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技术赋能体验提升和高效运营管理已被广泛应用,但大部分不成体系,有其表,解决其一而无法发挥综合效率。

大家知道,中国首个智慧型旅游景区——乌镇,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举办地而闻名海内外。据悉,乌镇旅业起步于上世纪 90年代末,在20余年的本体保护和综合旅游开发中,乌镇从一个单纯的旅游观光型景区,转变为一个休闲度假智慧小镇,特别是201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落户乌镇,并将此地选为永久举办地,更是加速了其智慧景区生态的建设。如今的乌镇,人脸识别、语音导览、云上参观、智慧出行等已成为常态,与智慧化气息融合共生。

如果乌镇只是一个网格点的智慧景区呈现,那么“把旅游的所有事情,都装进一个APP!”就是一次全域化、体系化的智慧旅游赋能应用。2018年腾讯公司与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携手打造的智慧旅游项目“一部手机游云南”,整合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和APP等应用生态资源,为云南打造一个智慧、健康、便利的省级全域旅游生态平台。真正让游客一机在手,说走就走,真正实现游客体验自由自在、政府服务无处不在。

2020年至今,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天鹅事件影响,全球旅游业停摆,中国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旅游业自2020下半年开始已实现阶段复苏。早在2020年2月27日,国家文旅部发布《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强化景区游览管理第十三条明确要求:“落实实名登记。应实行实名制购票,采取适当方式完整记录入园游客联络方式、来往交通等信息,做到可查询可追踪。鼓励景区积极利用大数据和智慧手段,做好游客信息动态监测。”

在全球疫情多轮爆发导致旅游业艰难复苏的大背景下,加上国内当前出现的部分地方多点散发,旅游景区特别是人流量大的城市景区管理势必要强化景区入口管理以及内外的动态监控,构筑好第一道防疫屏障。

入口是开启智慧旅游景区的钥匙

随着旅游市场的持续成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启动了数字化基础建设,同时各类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进入旅游市场,希望推动旅游行业的智慧升级。

在全域旅游发展的大背景和旅游 科技趋势的推动下,市场上各种智慧景区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价格差异也较大。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众多的智慧景区解决方案,着力点大都放在景区数字化基建本身,而忽略了游客的全域全周期旅游体验。例如,一些通信运营商为旅游景区提供大数据营销系统,部分安防公司为景区提供耗资巨大的智能安防系统,还有一些公司提出VR云旅游等概念,但距离游客的真正需求仍有距离。

真正的智慧景区应该能满足景区和游客双方在行前、行中、目的地的旅游全周期、全方位的需求和管理。服务路径要从景区内拓展到景区内 景区外,让“旅”和“游”有机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提升游客游览的整体体验感,也能给日常运营方降本增效、增强综合管理能力。

把握好关口,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而在旅游景区,入口是连接内外的通道,也是开启智慧旅游景区的钥匙,小则防范假票、漏票、逃票等现象效益损失,而更多的是在安全与风控上提前预警和提供运营管理决策依据。

在《指南》要求和疫情发展现状叠加影响下,从入口处打造智慧旅游景区与风控预警无疑是一个关键点。腾讯云人脸识别以及慧眼人脸核身提供的证件识别、活体检测、人脸比对等认证服务,具备丰富的大数据能力、全域智慧旅游经验以及来自于腾讯生态的强大支持,使得腾讯云人脸识别和慧眼有足够算力和能力帮助景区从入口处开始打造真正的智慧景区服务,为游客、景区带去真正的智慧旅游体验。

(打开视频了解腾讯云人脸识别产品详细介绍)

以人脸识别为例,早些年去过华侨城和欢乐谷的人,逢节假日在买票、验票进园等环节必遇排长龙,十分挑战游客耐心和景区管理的智慧。即便进入景区,依然逃不开“人从众”的拥挤现象,这种人流量大、人员流动性高和入园身份验证的要求给景区管理造成很大的困扰和运营成本。通过接入腾讯云人脸识别对入园游客自动进行身份识别,极大提高了入园效率和体验。

对于景区管理来说,“进”是关键的第一步。

还可以基于人脸识别实现园区人流实时统计与员工考勤管理,并形成性别、次数、年龄、新老客等多维度分析,为景区运营提供数据支撑;其次,通过系统数据可以对景区人流做出预判,提前规划分流措施和应急布控,从而加强景区各点位现场的掌控,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管理。

在旅游景区智慧升级解决方案中,产品核心能力与配套赋能要双管齐下。除了提供人脸识别服务,腾讯云慧眼人脸核身也同步配套了数据统计、验证记录查询、人工审核等增值服务,方便景区及时响应验证中问题,形成服务闭环,赋能景区入园的实名制要求管理。

(打开视频了解腾讯云慧眼人脸核身眼产品详细介绍)

此外,在旅游景区项目体验入口,腾讯云AI还可以助力打造深度的旅游体验,举个例子,经常去大型游乐园玩的朋友对抓拍项目应该不陌生,特别是高空刺激类,抓拍数量多且角度较为复杂,人工筛选特别耗时耗力,而通过人脸识别可以提高识别效率,实现快速自助打印,节省游客选取照片的时间。在一些旅游景区的标志性景点,还可以通过人脸特效实现趣味留影,这些AI能力的结合可以很好的增强游客体验,降低景区运营管理成本。

通过打通上下游软硬件产业链和接入腾讯强大的生态资源,腾讯云AI希望与旅游景区一起,为游客提供从游前到入园再到景区体验的全域全周期的智慧旅游服务,也为旅游景区在疫情期间风控管理,运营成本规划和机制优化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

疫情终将过去,而智慧旅游景区正在加速到来!

更多关于腾讯云AI的产品体验与合作联系,欢迎识别下方小程序码进入。

参考资料:战冬梅《中国景区建设40年的发展历程与建议研究报告》

©2021腾讯云AI版权所有,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法律、专业服务建议。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文章中的信息仅提供一般参考使用,不可视为详尽官方声明,亦不构成腾讯云AI的法律或者其他专业建议与服务风险,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信息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文中部分图片、文本素材可能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腾讯云AI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如需转载,请提前取得腾讯云AI的授权或书面同意。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