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很符合常理,我也找到了一个翻译(来自于: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生态):
Nature Communications/生物体大小在大陆与全球范围内塑造土壤微生物与线虫群落
主要看了一下方法,本文做一记录。
学到了什么:一种新的距离算法;一种新的生态位计算方法;一些代码。
1. 距离衰减,除了做了常用的Bray-Curtis,还算了halving-distance。是指一半群落相似度的距离。值越小表示物种转换速度越快。
公式如下,移项后发现还是线性的。
其中的S0是最小距离(1km)的群落相似度。根据文献,这个距离的主要优势是它可以计算任何类型的相似度和距离之间的回归。因此可以在不同的生境和生物类型之间进行比较。
2. VPA,没啥可说的。
3.群落构建的指标。
定义了NDV:观测到的和平均的零模型相似度之间的差值。接近0则表示随机过程,绝对值接近1表示确定过程。
4. 生态位宽度:outlying mean index (OMI)分析。
方法为计算每个OTU的平均环境因子和整个研究区域的平均环境因子的距离。
OMI对物种对环境的响应曲线的形状不作假设,并且对物种贫乏和丰富的地点给予同等权重。
OMI值低表明该物种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宽度或较高的生境可用性,该物种受到较低的环境选择作用。
5. 中性模型,用的Sloan方法,之前写过多次,链接我都不想放了。
文章代码见:https://github.com/luluan0522/Code
里面有VPA,NDV及OMI的代码,可以学习一下。
不如再留一个思考题吧:
计算NDV时是通过改变了OTU表里的什么构造的零模型群落?
看了代码就会知道~
看看会不会有人回复我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