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生物配体的靶向药物递送可以提高癌症治疗的准确性。然而,由于靶向受体在肿瘤细胞中的缺乏和异质分布,这种主动靶向策略在肿瘤靶向和穿透能力方面受到限制,从而损害了治疗结果。在此,华南理工大学王均教授和袁友永教授开发了一种替代的主动靶向策略,可通过合成纳米颗粒介导的代谢肿瘤配体标记增强肿瘤的靶向性和穿透性,从而结合体内生物正交化学受体进行细胞间递送。
简而言之,纳米级代谢前体(Az-NP)通过EPR效应以及肿瘤细胞的代谢工程,在血管周围的肿瘤细胞上标记出含人工叠氮化物的配体。通过血管周围的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V)的转运,含叠氮化物的配体可以自主地在细胞间转运到相邻细胞,并进一步扩散到整个肿瘤组织中,从而在不靠近血管的细胞上标记生物正交配体。然后,通过体内生物正交反应,静脉注射水溶性二苯并环辛炔修饰的二氢卟酚e6(DBCO-Ce6),与细胞表面的叠氮化物基团选择性地且不可逆地反应。通过这一策略,DBCO-Ce6的肿瘤积累和渗透增强,从而通过光动力疗法的激光照射提高了治疗效率。因此,通过EPR效应与生物正交点击化学相结合的纳米颗粒介导的代谢标记,结合人工叠氮化物的配体靶向策略可作为增强肿瘤靶向性和渗透性的有效策略。
与传统的基于纳米颗粒的药物递送系统相比,本文通过EV介导的配体转移成功地实现了同时增强的肿瘤靶向性和药物渗透性。光动力治疗后,肿瘤得到抑制,且没有明显的全身性副作用。由于EPR效应在大多数实体瘤中普遍存在,因此通过EPR效应介导的纳米粒子代谢标记结合生物正交化学的人工叠氮化物-配体靶向策略可作为增强肿瘤靶向和渗透性的有效方法。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030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