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信用评级即将出台国标

2018-04-10 16:05:51 浏览数 (1)

今年以来,虽然互联网金融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但由于整个行业始终缺乏一个权威的机构信用评级标准,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其健康。不过近日传出消息,作为国家商务部直属机构--商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下称"商务部研究院")正在酝酿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与认证标准》(下称《标准》)将于明年正式发布。对此不少互联网金融界的资深人士表示,此举无疑是政府相关部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可以终结目前行业评级的乱象,同时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也有望得到突破。

行业评级乱象即将终结

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异军突起,无论规模还是数量都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尤其是P2P网贷领域,在负利率的背景下更是成为企业和私人的理财、保值升值的选项。不过自去年起,不断爆出的"倒闭"、"跑路"事件几乎让投资者将P2P同"不靠谱"画上等号。

业内专家表示,互联网金融之所以"不健康",在于整个行业"缺门槛、缺规则、缺监管",同时整个行业缺少一个权威的机构信用评级标准,评级结果究竟"谁说了算"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决。"比如业内一直口碑不错的陆金所,今年就被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发出四次警示,而且今年3月份大公国际还把陆金所移入到黑名单中。虽然陆金所对这一负面评级表示不认同,并批评大公国际没有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但大公国际这一评级结果还是给投资者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一业内人士表示。

有专家表示,现在很多评级机构给出的互联网金融信用评级得不到市场认可,一是互联网金融本身是一种创新模式,用传统金融评级机构的方法进行评估本身就不科学。二是这些评级机构本身无任何官方背景。因此要解决"谁说了算"的问题,一方面评级机构必须正规。另一方面评级标准必须权威。"作为国内主管商业经济和贸易的政府部门,商务部研究院制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标准,则无疑从很大的程度上解决'评级权威'的问题。"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商务部研究院酝酿制定的《标准》,正是希望借助自身在企业信用评级方面的操作经验,扭转国内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乱象"。

行业发展瓶颈有望突破

最新的权威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0月底,我国P2P平台已达6500多家,行业总成交额已突破万亿元规模。尤其重要的是,今年互联网金融还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第十三个五个规划,这意味着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已开始成为中国大金融体系的一部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同时,整个行业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平台提现困难、自融、资金池、卷款跑路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到了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互联网金融一直以来生长于"无门槛、无规则、无监管"的"三无"地带。

事实上,为了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今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据悉,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发布文件规划、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标志着互联网金融正式告别监管缺位、无序发展的时代,拉开了规范化健康发展的序幕。

有专家表示,商务部研究院正在制度的《标准》则可看作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一次探索。"因为只有独立的第三方才能避免为利益左右,才能把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注重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同时客观、公正、及时的信息披露才能起到促进P2P平台规范运营的作用。而从欧美发达国家来看,随着市场的成熟,透明度越高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才会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才可能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可见投资者的信赖度才是真正推动互联网金融平台高速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互联网金融首次纳入五年规划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以下简称"《规划建议》")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建议。显然,"互联网金融"从一个网络热词进入了国家经济顶层设计,其表述逐步系统化,有了特别的涵义,直至正式成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决策依据。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升级为国家重点战略,给行业未来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据悉,在《规划建议》的第三节"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被放到重要位置。其中,"发展普惠金融"、"规范互联网金融"等表述被着重强调。

有专家表示,"十三五"期间,互联网金融将成为金融改革的助推器,未来无论是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还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以及改革体制机制方面,都将有互联网金融极大的用武之地。

内容来源:金融投资报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