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lin快速入门系列(3) | Cube构建原理

2020-10-28 16:37:59 浏览数 (1)

  此篇为大家带来的是Cube构建原理。

一. Cube构建流程

  • 1. 第一步:创建中间表
  • 2.将中间表的数据均匀分配到不同的文件
  • 3.创建维度字典表
  • 4. 构建cube
  • 5.HBase K-V
  • 6.将cube data 转成GFile格式并导入HBase

二. Cube构建算法

1. 逐层构建算法(layer)[默认]

  我们知道,一个N维的Cube,是由1个N维子立方体、N个(N-1)维子立方体、N*(N-1)/2个(N-2)维子立方体、…、N个1维子立方体和1个0维子立方体构成,总共有2^N个子立方体组成,在逐层算法中,按维度数逐层减少来计算,每个层级的计算(除了第一层,它是从原始数据聚合而来),是基于它上一层级的结果来计算的。比如,[Group by A, B]的结果,可以基于[Group by A, B, C]的结果,通过去掉C后聚合得来的;这样可以减少重复计算;当 0维度Cuboid计算出来的时候,整个Cube的计算也就完成了。 每一轮的计算都是一个MapReduce任务,且串行执行;一个N维的Cube,至少需要N次MapReduce Job。   过程如下:

算法优点:

  • 1.此算法充分利用了MapReduce的优点,处理了中间复杂的排序和shuffle工作,故而算法代码清晰简单,易于维护;
  • 2.受益于Hadoop的日趋成熟,此算法非常稳定,即便是集群资源紧张时,也能保证最终能够完成。

算法缺点:

  • 1.当Cube有比较多维度的时候,所需要的MapReduce任务也相应增加;由于Hadoop的任务调度需要耗费额外资源,特别是集群较庞大的时候,反复递交任务造成的额外开销会相当可观;
  • 2.由于Mapper逻辑中并未进行聚合操作,所以每轮MR的shuffle工作量都很大,导致效率低下。
  • 3.对HDFS的读写操作较多:由于每一层计算的输出会用做下一层计算的输入,这些Key-Value需要写到HDFS上;当所有计算都完成后,Kylin还需要额外的一轮任务将这些文件转成HBase的HFile格式,以导入到HBase中去;

总体而言,该算法的效率较低,尤其是当Cube维度数较大的时候

2. 快速构建算法(inmem)[基于内存]

  也被称作“逐段”(By Segment) 或“逐块”(By Split) 算法,从1.5.x开始引入该算法,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每个Mapper将其所分配到的数据块,计算成一个完整的小Cube 段(包含所有Cuboid)。每个Mapper将计算完的Cube段输出给Reducer做合并,生成大Cube,也就是最终结果。如图所示解释了此流程。   过程如下:

与旧算法相比,快速算法主要有两点不同:

  • 1.Mapper会利用内存做预聚合,算出所有组合;Mapper输出的每个Key都是不同的,这样会减少输出到Hadoop MapReduce的数据量,Combiner也不再需要;
  • 2.一轮MapReduce便会完成所有层次的计算,减少Hadoop任务的调配。

  本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