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看到有人在讨论测试左右移,测试内卷,自动化测试vs业务测试。 诚然我们需要提高测试技术来提升效率。但是一味的追求自动化,追求测试技术,有点舍本求末。 业务测试才是根本。就如同武术里面的基本功,只有马步扎实了,下盘稳了,才能不容易被打倒。自动化只能锦上添花,写自动化测试的,也需要懂业务,不然是无法写出有用的自动化测试用例的。
为什么现在招聘的要求都需要懂自动化呢?因为领导觉得自动化测试高大上,可以节约成本。而且会自动化,也可以从技术方面来思考质量。
在快速迭代的时代,业务能够及时高质量上线就烧高香,很多公司根本就没有资源去自动化(大公司除外,大公司有专门的团队去自动化,去专项测试)。很多公司测试都是点点点,上线了,刚准备自动化一下,又来一个迭代。很多测试人员都是刚抽空写几行代码,得赶紧先去理解业务,或者赶紧去处理线上的bug,去点点点,周而复始。如果一个团队有资源,可以在业务无压力的情况下,适当加入一些自动化,就能解放一部分重复劳动,提升效率和质量。
别看业务测试简单,只是点点点。但是也比较考验基本功。考察的就是你对业务的理解能力,场景的设计能力,对质量风险的把控能力。
当项目紧的时候,留给测试的时间不多,又要质量,又要速度,所以测试得对流程的把握,对产品的理解,以及快速覆盖多的场景,不然就会漏测等引起事故。
好了,废话一箩筐,得谈点基本的测试理论了。
一
测试级别
单元测试:针对被测系统最小的组成单元实施的测试活动,一般是类或函数,也可能最小的功能单元 集成测试:针对组件/单元与组件/单元之间的接口实施的测试活动,验证接口设计是否与设计相符 (1)函数间集成 (也叫单元测试) (2)模块间集成 (也叫集成测试) (3)子系统间集成 系统测试:将通过集成测试的软件,部署在真实的用户环境下执行测试 验收测试:以用户为主的测试,验收组应该由项目组成员、用户代表组成 (1)α测试:受控环境下执行测试,由用户在开发环境下执行的测试活动,开发者在测试人员申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2)β测试:不受控环境下执行测试,开发者不在测试人员身边,发现问题由专人统一收集,再由研发人员进行修改 (3)UAT测试:用户接受度测试;一般商业用户验证系统可用性进行的测试
系统测试类型
功能性测试:验证被测对象是否满足用户显性或隐性需求 性能测试:验证被测对象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性能目标 安全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
软件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不关注被测对象内部结构,仅从用户需求考虑,是否满足用户显性或隐性需求 白盒测试:结构测试、逻辑驱动测试 灰盒测试:既关注被测对象的外部特性,又关注其内部设计 静态测试:不执行被测对象程序,不运行被测对象的测试方法 动态测试:执行被测对象的检测活动 手工测试 自动化测试:通过自动化工具,或脚本语言自动化完成测试过程
软件质量(测试的基本法则)
功能性 可靠性 易用性 效率性 可移植 可维护
测试流程
测试计划设计 测试需求分析: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外部接口需求
测试策略
测试规程设计
测试需求变更控制流程 测试用例变更控制流程 测试环境搭建流程 缺陷管理流程
测试用例设计
执行测试用例
预测试阶段(冒烟测试):快速的对被测对象实施测试活动 系统测试:经过预测试后,开展系统测试,过程中发现缺陷,及时记录,根据管理流程进行缺陷提交、跟踪处理
二
测试用例格式
用例编号 测试项 测试标题 用例属性: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 重要级别 预置条件 测试输入 操作步骤
用例设计方法
(一)等价类:具有相同属性或方法的事物集合,集合中某个个体所表现的特征与其他个体 完全一致
等价类划分
有效等价类:合理的,有意义的,系统接收的输入 无效等价类:不合理,无意义的,系统不接收的输入
等价类划分规则
1.需求规定了输入域的取值个数或某个范围,如规定6~10位,在范围内则为有效等价类,反之无效等价类 2.规定了某输入域特殊条件,如字母开头 3.需求规定了输入域是一组值,则可确定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及一个无效等价类,如普通用户和钻石会员,金牌会员享有的折扣
进行用例设计
1.根据需求,划分有效及无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统一编号,无效等价类统一编号 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覆盖所有尚未覆盖有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每一个无效等价类构成一个用例)
等价类四则云算法
加:不考虑需求其他子项,细致分解当前测试点及详细需求,做累加 减:根据业务规则减少,排除相关不可能出现的规则,减少不可能出现的组合 乘:如果有效等价类中具有互斥条件的需求时,可进行相乘得到用例个数 除:排除所有具有重复特性的等价类,尽可能做到有效等价类之间交集为空,无效等价类之间交集也为空,有效及无效等价类的并集为整个输入域
(二)边界值
上点:边界上的点(若6-18,则为6和18) 离点:离上点最近的点(5,19),根据上点的精度确定 内点:边界有效范围内的任一点(10)
如何确定离点:
开区间,则离点在外:(6, 18),上点6、18,离点7、17,内点10 闭区间,则离点在内:[6, 18],上点6、18,离点5、19,内点10
边界值应用场景:
- 若需求规定了取值范围或个数,可利用范围的边界内及边界附近的数据进行测试(上点,离点,内点)
- 若需求规定了取值的个数,则少于个数一个,或多于个数一个的值进行测试(5件商品打折,则取4,5,6)
- 若需求规定了一个有序集合的时候,可使用该集合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值进行测试(下拉列表有4个城市,选择第一和最后的城市)
- 若程序中使用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则应从该数据结构的边界进行考虑(若int,取0和65535)
边界值方法应用步骤:
- 根据等价类方法划分有效及无效等价类,确定上点、离点及内点,每个点统一编号
- 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覆盖所有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有效等价类完全覆盖
- 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无效等价类完全覆盖
(三)判定表:分析和表述若干条件下,被测对象针对这些输入做出的响应,在遇到复杂业务逻辑时可以利用该表理清业务逻辑关系
条件:
- 条件桩:需求规格说明书定义的被测对象的所有输入
- 条件项:针对条件桩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的真价值
动作:
- 动作桩:针对条件被测对象可能采取的所有操作
- 动作项:针对动作桩,被测对象响应的可能取值
规则:
动作项和条件项组合一起,形成的业务逻辑处理规则
判定表应用步骤
- 理解需求,确定条件桩、动作桩
- 设计及优化判定表
- 填写动作项
- 根据判定表中输出结果的表现,进行判定表的合并(非必须);如果输出相同,在其对应输入中,有且只有一个条件的取值对动作不产生任何影响则可合并(简化判定表)
- 抽取测试用例
(四)因果图(判定表的前置,为更好得出判定表)
输入与输入关系
- 异:所有输入条件中,最多有一个产生,也可以一个没有
- 或:所有输入条件中,最少有一个产生,多个或所有
- 唯一:所有输入条件中,有且只有一个条件产生
- 要求:所有输入条件,只要有一个产生,其他也会出现
输入与输出关系
- 恒等:输入条件发生时,结果一定会出现,当输入条件不发生时,结果一定不会出现
- 非:输入条件发生时,结果一定不会出现,输入条件不发生时,结果一定会出现
- 与:多个输入条件中,只有所有输入条件都发生,结果才会出现
- 或:多个输入条件中,只要有一个发生,结果就会出现
(五)正交试验
- 因子:所有参与试验的影响试验结果的条件
- 水平:影响试验因子的取值或输入称为水平
- 整齐可比:在同一张正交表中,每个因子的每个水平出现的次数完全相同,试验中,每个因子的每个水平与其他因子的水平参与试验的几率完全相同
- 均匀分散:同一张正交表中,任意两列的水平搭配是完全相同的
- 设计流程:分析需求获取因子及水平;根据因子水平选择合适的正交表;替换因子水平,获取试验次数;根据经验或其他因素补充试验次数;细化输出获取测试用例
(六)状态迁移:关注被测对象的状态变化,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是否有不可达到的状态和非法的状态,是否产生非法的状态迁移
状态:被测对象在待定输入条件下所保持的响应形式
方法流程:根据需求明确状态节点;绘制状态迁移图;绘制状态迁移树;抽取测试用例
(七)流程分析
场景设计法:
image
使用方法:
案例设计:
以前容易出题测试一个水杯,现在容易出题测试朋友圈。 掌握了测试的基本技能,就能快速设计更多的有效的测试用例了。这样产品的质量就更有保障,对客户负责,对领导负责,对公司负责。
软件工程是一个大的工程,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环。简单的系统,可能点点就能保证质量,但是复杂的系统,不但要有专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细致的思考,还要不断的学习,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