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非遗保护进入了巩固抢救保护成果、增强传承实践活力的新阶段,逐渐形成了新的气象和格局,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广泛代表性和示范借鉴意义的优秀实践案例。6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发布非遗与旅游融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实践、传统工艺振兴三个方面的优秀案例。其中,评选发布“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
江苏南京
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
秦淮灯会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自举办以来,不断开拓创新,通过灯景融合、文娱同步、招商联动、科技支撑等有效举措,将非遗项目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深度结合,成为秦淮旅游的核心支撑和代表作。
秦淮夫子庙观灯盛况
专家点评:
秦淮灯会很好地践行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这一文旅融合的原则要求,坚持体验式传承、系统性谋划、品牌化发展、全面性融合的发展路子,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已经成为我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和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节庆活动。
文旅融合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件久久为功的大工程、系统工程,秦淮灯会的发展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融合推动过程中,秦淮灯会不仅形成了传承和保护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等组织机构,而且出台了多项规划、制度、办法,为非遗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和组织保障;融合政府、企业、非遗传承人、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保障对非遗传承和旅游利用的资金投入,从而实现“大投入、大产出、大效益”的文旅融合新格局;以会带旅,以旅促会,灯会带动非遗挖掘,非遗挖掘带动传承人保护,传承人带来传承产品,产品销售带动传承积极性,传承积极性保障非遗传习所,传习所优化景区吸引力……由此形成了丰富、可进化的非遗传承生态链。
秦淮灯会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品牌化发展、国际化推广。通过统一形象标识体系的设计,与境内外主流媒体密切的传播合作,与时尚、科技元素的有效结合以及走出去交流办展和邀请驻华使馆官员等参与灯会模式,不仅让非遗在国内得到弘扬,也在国际上形成了广泛传播和影响,让中国非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非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 厉新建)
江西景德镇
古窑让非遗“活”起来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承载着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哲学智慧的江西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享誉全球。文旅相融,古窑新生。为传承展现国宝非遗,景德镇古窑恢复传统制瓷作坊与红店,并复建复烧瓷窑,使景德镇古窑景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代表千年瓷都的一张瑰丽名片。
古窑·非遗文化传承老艺人手工施釉技艺展示
专家点评:
在推动非遗和旅游融合的过程中,古窑不仅关注生生不息延续下来的非遗的活态呈现,更重要的是让已经消失的文化惊喜再现。11座不同时期的典型瓷窑的复烧探索告诉人们,文化的延续抑或消失,不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新时代、新需求的支撑下,完全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传统的文化完全可以通过今日的旅游被重新发现、认知、弘扬、延续。但要想保证文化本源与旅游体验之间的有效衔接,就必须依赖强大的研究基础和壮大的研究团队。古窑专门成立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和景德镇古柴窑研究保护中心,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团,为非遗与旅游有效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与很多地方完全异地集聚不同,古窑紧紧围绕着传承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和瓷窑作坊营造技艺的宗旨,聚集了20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种具有原生基础的集群式非遗传承模式也值得高度关注和肯定。
古窑非遗传承也很好地处理了文化与旅游之间的融合。一方面,古窑为非遗寻找传承人,以这种技艺性的传承来延续非遗的绵延生机;另一方面,古窑高度重视研学旅游发展,以社会化认知来推动社会化传承,让非遗的绵延生机有了强大的市场需求支撑,从而让非遗的传承与旅游的利用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 厉新建)
江西婺源
非遗让中国最美乡村更有“味道”
江西婺源,悠久的徽商历史在这片热土上遗存了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有徽剧、绿茶制作技艺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等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将非遗与旅游景区、研学旅游等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婺源抬阁进梦里老家景区展演
专家点评:
在江西婺源,“文旅融合,非遗先行”已然开花结果。由于地处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核心地带,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在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徽剧、歙砚、婺源三雕等非遗项目都已成为婺源旅游景区内的核心资源、热门资源。
据称,婺源全县4A级以上景区目前均有非遗项目常驻展示,有效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其将徽剧、傩舞、抬阁、地戏、灯彩等非遗项目展示融入游览项目,推出了严田古樟民俗园、篁岭民俗文化村、茶马古道文化园等一系列文化展示体验类景点。
国内外游客因为油菜花了解婺源、来到婺源,而这些地方特色鲜明、文化艺术价值显著的非遗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婺源旅游的满意度和复游率。(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杨红)
福建龙岩
看世遗永定土楼 体验非遗传经典
2017年以来,福建永定实施“文化进土楼”工程,按照“一楼一景致、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主题”的理念,改建了建筑文化展示馆、客家家训馆、民间绝艺馆等多处保护传承场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非遗传承,同时开展非遗旅游活动,使游客深度了解、体验、学习非遗文化。
永定土楼婚嫁表演
专家点评:
福建永定文化内涵丰富,遗产等级高,种类较为齐全。除永定土楼建筑是世界文化遗产外,永定还拥有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永定万应茶制作工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永定客家山歌、永定土楼楹联省级非遗项目2个以及永定客家家训文化等市级非遗项目38个,是客家耕读传家文化的集中展示区,也是客家人生活的体验地。
文旅融合促进了非遗事业的发展。2017年6月,由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的《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全》彩页精装书正式出版。龙岩市积极开展各类非遗传承培训班,目前已举办了土楼营造技艺、十番音乐、万应茶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带徒传艺600余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共65批2000余人次。同时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组织编写各类非遗乡土教材,在全市85所中小学开设非遗课程,每年开展活动达300多场次。
文旅融合带动了经济发展。永定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旅游发展路子,积极引导合理保护和开发土楼周边非遗文化资源,大力实施“旅游 ”战略,带动非遗工艺和旅游景区形成相互配合、共同发展,集观光、体验、学习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以万应茶为例,永定采善堂制药有限公司引进了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在原有生产“万应茶”的基础上,拥有茶剂、丸剂、颗粒剂3条生产线,产品远销海内外,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
永定土楼作为研学体验产品应在体验项目的设计上再多下功夫,将客家的耕读文化场景化、生活化,与中小学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并打造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研学产品,吸引境外学生前来学习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并以此开发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 张凌云)
湖南长沙
非遗馆让非遗项目活态发展
湖南雨花非遗馆聚集了中国书法、剪纸、皮影戏等10个世界级非遗项目,湘绣、蓝染技艺、苗绣等国家级非遗项目55个。馆内非遗传承人广收学徒,免费传授非遗技艺。雨花非遗馆首创中国“非遗 ”活态传承发展模式,将非遗及其衍生品与现代生活和市场接轨,致力于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市民游客“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非遗项目钢火烧龙表演
专家点评:
湖南雨花非遗馆这一案例的突出之处在于通过社会化的策划与运营,构建起了非遗传承与传播功能兼备、本地居民文化消费与中外游客旅游消费并存的城市文化空间,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民间生活的回归,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产业、文旅融合的发展。
经过近4年的运营,雨花非遗馆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非遗主题城市文化消费场馆模式,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有较大的示范推广意义。据称,雨花非遗馆接待游客已达50万人次,2018年馆内年收入近2000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区域文化消费收入近9000万元,形成了非遗资源带动城市周边文旅及各项产业增长的良好效应。作为最早开始探索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的单位,雨花非遗馆已接待长沙市及湖南省内外中小学生10万余人次。
期待湖南雨花非遗馆继续做好“传承人之友”,为传承人建立工作室、传习所,让更多社会公众有机会接触、体验和喜欢上传承人的工艺技艺,培养更为广泛的兴趣人群和传承人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杨红)
湖南长沙
四川凉山
彝族火把节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今天的“彝族火把节”获得了崭新澎湃的生命力,不再局限于所在地方区域的单一形态,而是城市与乡村广泛互动,文化与旅游深度互融,节日形态更加丰富多样,成为展示地方文化资源的窗口、拉动地方经济的强力引擎、撬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体验,为凉山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带动了大批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凉山彝族火把节
专家点评:
该案例充分体现了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通过对当地具有标志性的节日文化符号火把节全面、广泛、深入地维护、宣传、弘扬和推广,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在促进该非遗项目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保持良好传承方面卓有成效。相关的突出成绩又为推进当地与非遗相结合的旅游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从申报材料可见,这种围绕火把节而规划和展开的旅游,始终突出体现着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的坚守,即以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为首要目标、以旅游开发为次要任务的原则,并在此原则下努力推动二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如申报材料所示,该案例在开展旅游活动中,始终对保证和提升非遗项目存续力、保证旅游使非遗传承人及相关社区受益以及促进非遗传承及如何维持非遗生命力等有着明确意识,并能在不同的环节予以贯彻。这不仅保证了相关非遗项目在一个合理、恰当的保护框架下的有序传承和健康发展,而且为当地相关旅游业取得丰硕成果并获得可持续发展构筑了坚实根基。
希望将来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非遗传承人和社区在相关规划及活动中的参与和能动作用的重视、调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安德明)
陕西韩城
让非遗在景区发展中绽放魅力
地处黄河西岸的陕西韩城,文物古迹荟萃,素有“关中文物最韩城”“文史之乡”的美名。司马迁和《史记》是韩城的“文脉”与“魂”。近年来,韩城深入挖掘《史记》和司马迁文化的精深内涵,运用传统仪轨和现代媒体相融相汇的手段,展现以司马迁和《史记》文化为代表的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着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坐标。
韩城秧歌小戏《夫妻拜寿》
专家点评:
该案例所涉及的“祭祀司马迁大典”是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徐村司马迁祭祀”的改编和再创造。由于两项内容处于同一个文化环境及共同的历史背景当中,因此,这种改编和再创造具有较强的合理性,能够得到相关社区、传承人及参观访问者的认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积极意图和良好成效。申报材料所描述的案例充分结合了非遗项目(经过演化的)与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通过集中展示非遗项目的主要内容、增设和丰富活动项目、结合教育实践等多种手段,不仅对相关非遗项目起到了积极的推广和宣传作用,也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产生了卓著的效果。对于如何在一个合理的框架下对共同文化区域内的非遗项目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当地旅游业的兴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应进一步协调发展旅游业与提升非遗项目存续力的关系,确保相关项目不在过度去语境化的状态下受到损害;应进一步加强旅游活动中使非遗传承人和社区受益的意识;注意调整表述中一些过于绝对、极端的措辞,如该非遗项目是“别样的民俗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安德明)
湖北十堰
“郧西七夕”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七夕”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作为“七夕文化发源地”的郧西,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深度开发“七夕”文化。自2010年起连续举办9年的“七夕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全员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旅游盛会。“郧西七夕”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湖北口回族乡七夕习俗传承人马平珍传授手工刺绣技艺
专家点评:
郧西通过保护、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郧西七夕”,守护文化多样性,带动地区旅游业差异化、可持续发展。据称,自举办“七夕文化旅游节”活动以来,郧西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持续攀升,历年同比增长保持在16%以上,其中,仅2018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754.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1%和38.0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人对生活仪式感、体验感的追求不断升级,湖北郧西的七夕节俗恰好是以活动为中心的事件型旅游吸引物,提供的差异化、非日常的旅游体验已成为当代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杨红)
贵州凯里
非遗与旅游融合推动麻塘精准扶贫
麻塘是上世纪80年代贵州省政府确定的首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之一。几十年来,麻塘以革家人独特的服饰、蜡染、踩亲舞等生态文化为主题发展文化旅游,走出了“非遗 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统计显示,麻塘年均旅游综合收入100余万元,人均年旅游收入5000余元。
踩亲舞表演
专家点评:
麻塘寨是典型的革家人聚居的传统村落,距凯里市区21公里,全村100余户500余人。革家人属于苗族的一个分支,自称是“上古传说中的射日英雄羿的后代”,他们没有文字,但拥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和生活习俗。其中,革家服饰是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图案寓意含蓄、深刻,充分展现了革家妇女创造和表达自己民族文化的智慧天赋及创作水平。
麻塘地处贫困山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贫穷的生活现状阻挡不了革家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革家人的蜡染、踩亲舞、革家服饰、革家民歌等非遗项目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由于革家人人口稀少,年轻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一些非遗项目濒临失传。虽然当地政府将这些非遗列入保护名录,但只有发展旅游业才能通过传承“非遗”脱贫致富。改革开放之初,因外事接待需要,麻塘被贵州省政府确定为首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之一。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至今,麻塘年均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每年海外游客络绎不绝,还有许多研究服饰的专家学者、画家、摄影师来此做田野调查和采风写生,年均旅游综合收入100余万元,人均年旅游收入5000余元,通过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了精准脱贫。
凯里麻塘革家人的非遗旅游发展,不仅要传承好,尽可能地保持其原真性,更需要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将非遗文化传播出去,提高麻塘非遗旅游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 张凌云)
浙江东沙
非遗让古渔镇焕发新活力
在浙江东沙古渔镇,丰盛的海产和繁荣的商贸积淀了独特的海洋特色文化,镇域内保护传承的县级以上非遗名录有30余项。东沙古渔镇通过将展演活动常态化、非遗店铺一体化、主题活动特色化、非遗联展品牌化,使渔绳结、布袋木偶戏、渔民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一片生存的土壤,古老的小镇焕发新的活力。
渔家千人宴渔嫂唱渔歌送鱼鲞表演
专家点评:
经略海洋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海洋文化、渔文化与渔业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利用碰到了不少问题。如何利用浙江在特色小镇发展方面的经验,推动非遗传承和旅游发展方面的融合,东沙非遗主题实验小镇(东海渔文化方向)探索了一条值得肯定的发展模式。
东沙非遗小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注重主次分工、动静结合、区域协同、衍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非遗虽多,但没有“领头雁”的话,非遗和旅游的融合就很难获得市场的关注和消费者的响应。因此,东沙通过重点挖掘、持续推出渔民谢洋节、弄堂节等主题活动吸引市场,以渔绳结、鱼骨塑画等非遗一条街上的活态展示、体验互动、产品销售等协同配合,形成了较好的主辅搭配、协调发力的非遗和旅游的融合格局,一批濒危非遗项目得到了保护,接待了数10万人次游客。
非遗小镇的旅游生命力,不仅在于非遗在小镇的驻留,也在于非遗小镇所呈现的非遗文化的流动性和丰富性,根植于原生态的非遗文化是东沙非遗小镇的基础,基于区域合作的非遗联展活动则是非遗小镇持续发展的动力。东山很好地解决了非遗和旅游融合过程中的本地化和开放性的问题。
此外,非遗公益培训班,非遗进社区、进课堂、进礼堂等活动也办得有声有色,从“一条街(非遗街道)”到“一台戏(非遗展演)”再到“一张网(非遗生态)”的非遗保护和利用思路也值得各地借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 厉新建)
本文编辑:腾讯文旅编辑 张璐
审核:腾讯文旅 孙晖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 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