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人抢3500张票 故宫元宵灯会开启夜游经济新玩法

2020-06-17 21:18:41 浏览数 (1)

“去故宫吗?”

“没有票,去不了啊,太难抢了!”

这大概是昨天朋友圈里聊天记录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对话了。

2019年元宵节,故宫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这是故宫建院94年来首次在晚间免费对公众开放!

活动免费,但需网上预约。消息一出,活动门票迅速被抢空,抢票激烈程度堪比春运。

2月18日凌晨,故宫官网甚至被挤到瘫痪。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故宫元宵夜活动门票已经被炒到了3000元。

2月19日凌晨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公告称:

为保证故宫和观众的安全,并为预约成功的观众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本次活动采取实名制免费预约方式,参观人数每晚限定3000名。

2月19日晚,将有2500名驻华使节、劳动模范、北京榜样、快递小哥、环卫工人、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公安干警等各界代表受邀参观,同时接待网上预约的观众500人。

2月20日晚,全部时段用于接待通过网上预约的3000名观众。

终于知道,为什么没有抢到票!

许多网友在网上喊话:能容纳8万人的故宫,只有3500张门票太少了。对此,单霁翔院长回应:“3500张票,有3000万人抢票肯定不够,这次是实验性的,以后会成常态化!”

戳 看单霁翔院长如何回应“抢票难” 

视频来源:梨视频

但是,这也没能抵挡住市民想去故宫外蹭看灯光秀的决心。

据网友称,很多来故宫的大批市民和游客被保安人员挡在天安门广场之外,故宫粉丝们只能把城墙当做背景拍照,以证明自己来过。

虽然我们没有踏进故宫的大门,但是“紫禁城上元之夜”的美景,我们还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搜罗来欣赏一番。

19日晚,“紫禁城上元之夜”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利用高新科技产生的光影对比,使被点亮的区域具有“见光不见灯”的自然立体感。

午门—雁翅楼亮起来!

午门城楼及东、西雁翅楼在灯光的映照下,延展雄姿。

太和门亮起来!

相约金水桥的蜿蜒,在太和门广场看缤纷。

午门城楼的西马道,“紫禁城里过大年”展在上元夜更多了喜气祥和!

角楼亮起来!

一排高挂的红灯笼,将行至东南角楼的城墙装点出满满的节日气氛,游客可以在东南角楼欣赏虚拟现实影片《角楼》;还可以到东华门城楼,参观“营造之道——紫禁城建筑艺术展”。

沿途,以屋顶为纸,以灯光为笔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卷》展开画卷,行人至此,仿佛画中漫步。

太和殿亮起来!

当走在近千米长的布满红灯笼的故宫东城墙上时,可以远远看到太和殿笼罩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临近城墙西侧的部分古建筑也被点亮,畅音阁戏楼正上演着精彩的戏曲表演。

神武门亮起来!

流光溢彩的神武门,余味回转,此处正是“紫禁城上元之夜”的尾声,让大家乘兴而归。

以下是来自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故宫灯光秀美图~

戳 图片不够,视频来凑

单霁翔接受记者采访 于阗 摄

没能到现场?点击由腾讯地图和故宫博物院合作的“玩转故宫”小程序(点这里)一览故宫全景。

再点击明信片,可以看到故宫里的每个景点与上元夜结合制作的明信片,点击图片既可以保存到自己的相册,还可以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一起来收集故宫上元夜明信片。

作为文旅人,面对故宫在今年春节以及元宵节的的一系列新做法,不能只是简单看看热闹,更应该思考故宫做法背后的门道。

故宫此次在2019年元宵节,首次免费开放的“夜游故宫”活动。活动的火爆现象体现了国内游客对“夜游产品”的强烈需求。故宫的这张牌,是典型的“夜游经济”玩法。

如果看到了背后的门道,就会发现,除了元宵节,旅游夜经济还有很多的可能性,用对了场景,必然会打造出更多的爆款。

夜游经济作为一种夜间消费形式,在自成消费内容创造价值的同时,将美食业、特产业、娱乐业、工艺品业、住宿业、零售业等不同的销售业态进行整合,不仅实现夜游经济的效益与活力,更向人展示了全新生活状态、给人以全新体验。

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一环,夜游经济的兴起不仅将全域旅游的概念补充完整,更使得“生活化的旅游,旅游化的生活”这一全域旅游最完美形式得以实现。

对此,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华侨城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锋博士总结道——夜晚比白天重要。

夜间是最有价值的消费阶段,作为旅游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大多数年轻人的旅游习惯就是上午睡觉,下午闲逛,晚上疯玩,夜景、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都是夜间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因而过夜游客的消费一般可以达到一日游的三倍。

夜光经济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夜间消费形式,能够通过照明系统的设计,情节主题的融入,互动形式的穿插、科技创意的助力,自成消费内容产品,并带动食、住、行、游、购、娱等夜游消费业态,从而实现夜经济整体的效益与活力。

如今的故宫已然成为了大网红,褪掉曾经高冷的外表,以接地气的方式收获了一批死忠粉,那故宫到底经历了什么?

故宫是国内外游客来北京必去的景点之一。数据显示,2009年,故宫博物院年度接待观众人次突破1000万,之后每年都以百万计持续增长——2012年度突破1500万,2016年突破1600万,到2018年突破1700万。

本来可以靠门票吃饭,可偏偏要靠才华:做表情包、卖萌、写段子、玩新科技、设计口红面膜。有人戏称:“这故宫可能现在是清帝逊位之后最荣光的时刻。”

让故宫文化从走出宫墙,最初靠的是新媒体运营。

早在2010年,故宫博物院就开设了官方微博,虽然当时只是发布一些活动信息、讲一些文物故事,但与网友的互动明显积极起来。

2014年8月,“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叫做《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文章,文中的动态图展现了“一个自信坦然,还带着一点幽默”的雍正。从此,故宫“萌萌哒”的形象深入人心。

此外,微信公众服务号“微故宫”也于2014年1月上线。

故宫的微博端打着文艺风向粉丝不断输送美图、新知,时不时地还幽默一下。

微信端则以故事向为主,将那些古老的故事“转译”成趣图 可读性强的文本。

图片来源:微故宫微信

目前,“微故宫”和“故宫淘宝”的文章已是篇篇10万 。在社交媒体的助推下,故宫逐渐褪下了神秘面纱,每个人都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宫里的新鲜事。

关于故宫的纪录片、电影、电视剧数不胜数。但真正让故宫大火的还数《我在故宫修文物》。不同于以往的宏大叙事,《我在故宫修文物》以一种平等视角来展现文物修复师的普通生活,就是在这种日常的语境中,文物变得不再冰冷,而是与修复师有血肉的关联。

2017年底,故宫还做了一档综艺《国家宝藏》,明星“国宝守护人”通过表演来讲述国宝故事,自带槽点和段子的节目引发了网友的跟风吐槽和表情包制作。成功打入了年轻人内部。

图片来源:《国家宝藏》截图

康熙、雍正、乾隆梦中相遇

(图片来源:《国家宝藏》截图)

最后就是“带货”了。

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上,北京故宫借鉴了台北故宫。2008年,故宫文化创意中心成立。2013年。台北故宫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朕知道了”纸胶带,这让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识到了文创产品的庞大市场。

2月17日,正在进行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年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在前年(2017)的收入已达15亿元。据中国证券报统计,这样的收入已经超过了1500家A股上市公司。

根据此前公开资料,2016年故宫文创销售额已超过10亿元,到2017年底,文创产品已经突破了1万种。从日历、手提袋、钥匙链实体小商品,到线上的表情包,输入法皮肤,应有尽有。

去年,因为一支口红,两家故宫店铺甚至“掐”了起来。”故宫淘宝“和“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同样挂着“故宫”牌子,前后脚推出口红,为了争夺谁是“原创”和“官方”,在微博上开始了明枪暗箭的罗生门。

“故宫淘宝”彩妆(上)VS “故宫文创”彩妆(下)

(图片来源:淘宝网页截图)

虽然不是好事,但网友说,故宫文创和故宫淘宝之争,是“亲儿子”和“干儿子”的一场宫斗。这种形象的比喻与过去几年故宫博物院打造的形象十分吻合,反而让故宫口红更火了。

2月17日,单霁翔提及故宫口红时表示,故宫口红大概唯一的缺点就是买不着。“我们加快的生产,90多万套卖出去,还是供不应求。其实我们同时还出了故宫面膜,但是卖的不好。后来我才知道,面膜是在家里晚上贴的,别人看不到,但口红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来抹,多有身份!”

据济研咨询统计,故宫的文创产品销售额从2013年的6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近10亿元。而在2017年,故宫文创部线下收入近1亿元,线上淘宝网店收入近5000万元。此外,故宫也有其他部门贡献文创产品收入,故宫所有的文创产品全年总收入达15亿元。

故宫文创一年营收15亿元是什么概念呢?2017年有1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达不到这个水平!

而且,故宫文创的增长速度也很快。数据显示,故宫文创2013年增加文化创意产品195种,2014年增加文化创意产品265种,2015年增加文化创意产品813种。截至2016年年底,故宫文创产品共计9170种。

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数据显示,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不断增加,2013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1351亿元,占GDP比重3.63%。2016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占比突破4%。2017年逼近35000亿元,达到34722亿元,占GDP比重4.20%。

而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场规模更是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953亿元、5843亿元和69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5%、18.0%和19.4%。

于是,有网友脑洞大开:故宫文创增长这么快,又处于前景广阔的文创行业,未来有没有可能上市呢?

早在2016年,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就建议,故宫的文创产品和门票收入应该打包上市,通过国资委全资的投资公司持有股权,最后将股权的收益作为故宫发展的事业基金,用资本运作来提供收入的溢价,从而进入更好的良好循环。

陈少峰认为,“故宫的8万人限流以及60元的门票是基本固定的,把门票和流量作为一部分,加上不断增长的文创衍生品开发,这样一个公司是很有价值的,通过这样一个公司的价值进行变现从而实现公益化的资金运作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不过,在单霁翔看来,故宫文创的使命远仅仅不是赚钱那么简单。他表示,故宫去年举办了6万多场次的教育活动,甚至去了马耳他、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而且不收一分钱。那么办公益教育的这些钱来自于哪里呢?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故宫文创的收入。

提高北京故宫的影响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单霁翔看来是更大的使命。

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挖掘自己的文物、文化的资源,把这些资源它的特色,它今天的意义讲出来,讲出他背后的故事,同时使买家感觉到它是高质量的。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来自于文化机构,来自于人们的博物馆情结。

比如文化创意产品“神骏水果叉”就来自于乾隆皇帝大阅图,而由于图中的乾隆皇帝“不好看”,于是只采用了马的形象,水果叉叉在马身上又被认为“不符合保护动物的观念”,最后才成了目前的造型。

单霁翔院长妙说“神骏水果叉”的造型演变

视频来源:新京报抖音账号

有人让单霁翔比较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时,他表示,“1965年,台北故宫落成后,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很多的展示,所以给人们的印象是,好东西在台北故宫。今天我们走向世界,人们会知道事实的真相。”

本文编辑:腾讯文旅见习编辑 张聪聪

审核:腾讯文旅 孙晖 张璐

图文整理自:微故宫、中国经营报、中国旅游报、巅峰智业、中国证券报、央视网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  即可阅读)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