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已成必备 端午小长假全国各地文旅消费市场正快速回暖

2020-06-29 12:40:20 浏览数 (1)

“疫情防控常态化,假期出行智慧化”成为今年端午假日旅游的重要特征,“预约、分餐制、一米线”等旅游消费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目前,全国超过九成的景区已实行线上预约,客流的时间分布更加均衡。安全、文明、有序,已经成社会共识和游客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端午3天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880.9万人次,同比恢复50.9%;实现旅游收入122.8亿元,同比恢复31.2%。全国各地结合市场需求,采取多项举措,在确保疫情有效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消费市场回暖。

同时,安全出行、预约出游、理性消费成为今年端午假期旅游消费的新变化。

海南大部分知名景区、景点已实现网络购票、扫码入园等功能,只要绑定游客的照片、身份证等信息,即可快速入园。通过大数据 旅游,游客可通过手机查询景区的营业时间、票务信息等优待票政策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往排队入园的难点问题。

相关负责人介绍,运用大数据,可以接入景区、从业人员、相关企业信息,动态监督旅游服务,并通过分析游客的行程、交通方式规划更加科学的公共服务,还能及时了解景区的客流量,控制入园人数,避免游客拥挤造成踩踏等突发事件。

河南省通过全省智慧旅游平台把全省智慧景区的客流、车流、预约和视频等数据,以及旅行社和导游数据全部接入,实时监测团队和导游带团情况,并在交通电台、官方网站、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和景区现场大屏发布实时消息,为游客提供更全面、更及时的综合信息,达到了“服务一张网、管理一盘棋、监测一张图”的效果。全省120家重点景区全部部署“老家河南”预约小程序,接入智慧旅游平台,游客能随时在线查看分时、场次和入园等信息,景区对预约的游客进行跟踪服务。

贵州省充分利用“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整合“预约黔行”系统,结合地方和景区预约渠道,全面做好门票预约、信息发布、流量监控、服务监管等工作,大力推广“无预约、不旅游”消费理念,极大方便了游客,提升了行业精准治理能力和水平。

为活跃节日市场气氛,激发消费潜能,长春、武汉、天津、石家庄等地先后推出“端午购惠券”“购滨海·促消费”等消费券活动来拉动消费增长。

湖南长沙、青海西宁等地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营造更加浓烈的节庆氛围,从而带动消费情绪。

上海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等主题,陆续推出180余项特色活动。

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国其他各地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宣传活动,推出黄河风情水韵游、追寻红色信仰游、户外露营体验游等主题线路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假日旅游需求。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遗产 旅游”和旅游民宿成为假日旅游热点,自驾游、亲子游、家庭游持续升温,夜间旅游活动增多,成为假日旅游新亮点。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则表示,今年端午假期,消费者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更加强调预约,“无预约、不旅游”已经成为共识。数据显示,端午假期的酒店、机票、度假产品等的预定,比5月份有小幅增长,从出游榜单的类型来看,周边游、自然风光类、网红打卡地这几个榜单更受消费者欢迎。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认为,端午假期的市场消费,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特点:

一是消费券叠加端午假期,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回暖。在消费券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带动下,与商家大力促销相结合,从而掀起了消费热潮,有效释放了消费增长潜力。

二是消费者节庆消费更趋理性,时间安排更有计划性,特别是在旅游方面,预约出游和自驾游表现最为突出。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很多消费者都是在预约的前提下安排出游活动,为了保证出行安全,不少家庭都选择了自驾游出行。

三是短途旅游增长较为明显。端午假期,人们为了更好地利用3天假期消费窗口,千方百计挖掘周边深游资源。因此,在端午小长假期间,近郊游和一日游增长较为明显。

展望下半年国内消费市场,赵萍表示,应该持平常心来看待,毕竟现在疫情在全球蔓延,外需受到明显冲击,全球经济增长将会陷入低谷。因此,在全球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也面临着稳增长、稳就业的重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收入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消费更趋理性。1月份到5月份,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整体为负增长,但降幅正在逐月收窄,当前我国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回暖。下半年消费会持续回暖,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代表的商品消费,在下半年有望由负转正。如果下半年消费市场由负转正并保持正增长,那将是很好的结果。

编辑| 张聪聪 审核| 孙晖 来源| 各地官方媒体公开报道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  即可阅读)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