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Aggregated boosted tree(ABT)评估解释变量的重要性

2020-07-03 16:51:49 浏览数 (1)

通过Aggregated boosted tree(ABT)评估解释变量的重要性

几天前一同学咨询了一个问题,如何通过Aggregated boosted tree(ABT)评估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周末抽空了解了一下,顺便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在这里作个分享。

先来看一下文献中通常使用ABT回答哪些问题。就以同学当时提供的参考文献为例,正文中的图4部分,作者通过ABT分析了地上植物以及多种土壤理化属性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该图展示了这些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数值越大代表该指标的重要程度越高。

(Wang et al, 2020)

Aggregated boosted tree(ABT)的简单描述

ABT建立在boosted tree的基础上,是boosted tree的延伸类型。

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boosted tree。类似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boosted tree也是决策树(decision tree)的拓展类型,同样是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旨在实现准确的预测和解释。决策树、随机森林以及boosted tree三者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为:

(1)决策树是一种简单的决策生成图,非常容易理解,但单个决策树的预测和解释能力很弱。相比之下,随机森林或boosted tree是大量决策树的融合形式,尽管解释复杂,但结果更加稳健。

(2)随机森林在过程中独立生成大量的决策树,并在结束阶段,基于平均或者多数原则实现树的合并获得最终模型。

(3)boosted tree一次构建一棵树,工作方式类似加性模型,采用前向选择的方式,不断引入一个弱学习者(weak learner)来改善现有弱学习者的不足。树合并过程起始于开始阶段,并在整个过程中逐步组合每一棵树,最终实现所有树的合并获得最终模型。

ABT作为boosted tree的某种延伸类型,因此具有boosted tree的特点:对于非平衡的数据而言,boosted tree通常比随机森林的效果很好;但如果数据中的噪声很多,则boosted tree通常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它更容易导致过拟合,并且也往往比随机森林更难调整。相比传统的线性相关或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ABT模型更擅长处理变量间的非线性以及相互作用,并同时定量评估各解释变量对响应变量的相对影响。

ABT的具体计算过程,同学们若有兴趣可参考De'ath(2007)的文章。白鱼同学也就粗略地知道个大概情况,但细节公式啥的直接就看晕了……

R包gbmplus执行ABT评估变量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内容,展示如何通过R语言执行ABT的方法过程。考虑到大多数文献中使用ABT的重点都是解释变量的效应,很少用作预测模型来使用,因此下文只展示如何通过ABT评估变量的重要性。

ABT中,响应变量可以是连续变量,也可以为类别变量。

当响应变量为连续变量时,ABT执行了回归的功能,返回的结果代表了解释变量对响应变量数值改变程度的相对贡献。

当响应变量为类别变量时,ABT执行了分类的功能,返回的结果代表了解释变量对区分已知分类差异的相对重要性。

下文所使用的示例数据来自De'ath(2007)文章中的补充材料1。

白鱼同学已经将它们下载了下来,并和R代码一起上传到网盘中(提取码,7c7r):

https://pan.baidu.com/s/1Ausna2z1erkVtJbhrYgHKw

若百度盘失效,也可在GitHub的备份中获取:

https://github.com/lyao222lll/sheng-xin-xiao-bai-yu

关于gbmplus包的安装

白鱼同学查阅了好几篇使用到ABT方法的文献,均提到通过R语言gbmplus包执行ABT。

由于未再查阅更多的文献,所以不清楚还有没有其它的包可以执行ABT。同学们也可以自行查找下,毕竟gbmplus包的体验非常不佳……gbmplus包好多年没更新了,高版本的R不支持,要找个低于3.0版本的R,然后在这个链接中手动下载gbmplus包进行安装:http://www.esapubs.org/archive/ecol/E088/015/suppl-1.htm

白鱼同学安装了一个非常古老的R2.7版本后,gbmplus包确实测试成功了

。好了也不纠结了,继续看下文使用。

响应变量是连续变量时的ABT

示例数据“softcorals.csv”,调查了澳大利亚大堡礁(GBR)的150个珊瑚礁中软珊瑚属的丰富度(Richness);并记录了5个环境因素,包括沉积厚度(Sediment)、可见度(Visibility)、波浪冲击(Wave)、坡度角(Slope)和周围水流速(Flow);以及2个空间变量,跨GBR(Across)和沿GBR(Along)的相对距离。

读取数据并加载R包,建立ABT以评估各类环境或空间因素对软珊瑚属丰富度的效应,解释软珊瑚属丰富度变化的成因。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响应变量是连续变量时,用于回归
library(gbmplus)
 
#读取软珊瑚属丰富度及环境和空间因素数据
softcorals <- read.csv('softcorals.csv', check.names = FALSE)
 
#将软珊瑚属丰富度作为响应变量,环境和空间因素作为自变量,构建 ABT 执行回归
#详情 ?gbm,该示例生成 500 个随机树用作 boosting,并使用 5 折交叉验证估计误差,其余使用默认值
set.seed(123)
fit_softcorals <- gbm(Richness~Across Along Visibility Slope Flow Wave Sediment,
    data = softcorals, n.trees = 100, cv.folds = 5)
 
par(las = 1)
summary(fit_softcorals)

结果中,给出了各类环境或空间因素对软珊瑚属丰富度的效应,Relative influence表示了相对影响的百分比。

可以看到,跨GBR和沿GBR的相对距离(Along 和Across)、波浪冲击(Wave)是解释软珊瑚属丰富度变化的比较重要的因素。其它环境因素的效应则相对微弱。

响应变量是类别变量时的ABT

示例数据“barramundi.csv”,在淡水和河口栖息地收集了澳洲肺鱼的鳞片,共计270个样本中,141个来自淡水(Fresh,记录为1),129个来自河口(Fresh,记录为0)。测量了每个鳞片样本中的元素组成,包括锶(Sr)、钡(Ba)、钙(Ca)、铁(Fe)、钾(K)、镁(Mg)、锰(Mn)、磷(P)和硫(S),测量数据中所有变量均经过对数转换。

期望寻找鳞片中重要的元素,它们的含量能够较好地区分鱼类的来源(淡水或河口)。这里,通过建立ABT模型实现该目的。

其实过程和上文的连续型响应变量的是一样的。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响应变量是类别变量时,用于分类
library(gbmplus)
 
#读取鱼鳞数据及其元素组成含量数据
barramundi <- read.csv('barramundi.csv', check.names = FALSE)
barramundi$Fresh <- as.factor(barramundi$Fresh)
 
#将鱼鳞样本来源(淡水或河口)作为响应变量,鱼鳞元素组成含量为解释变量,构建 ABT 执行分类
#详情 ?gbm,该示例生成 500 个随机树用作 boosting,并使用 5 折交叉验证估计误差,其余使用默认值
set.seed(123)
fit_barramundi <- gbm(Fresh~Sr Ba Mn Mg Fe Zn K P S,
    data = barramundi, n.trees = 100, cv.folds = 5)
 
par(las = 1)
summary(fit_barramundi)

结果中,给出了鱼鳞中各类化学元素含量对区分鱼类已知来源(淡水或河口)的相对重要性,Relative influence表示了相对影响的百分比。

可以看到,锶(Sr)是最重要的元素;铁(Fe)、钡(Ba)、硫(S)等次之,但效应已经相对微弱了;其余元素的重要性则更低。

* 关于变量重要性的柱形图的美化

如果觉得默认出图不好看,不妨通过ggplot2重新绘制,这里以上文中软珊瑚属丰富度的结果为例展示一个简单的作图例子。

为了能正常运行gbmplus包,上文使用了一个早期版本的R(v2.7),然而若在2.7版本的R中安装新包(如ggplot2)就特别难受……例如,白鱼同学选择将上述结果导出,然后打开平时最常使用的3.6版本的R,加载ggplot2后作图……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将变量重要性的结果信息提取后输出
softcorals_var_influence <- summary(fit_softcorals)
write.csv(softcorals_var_influence, 'softcorals.var_influence.csv', row.names = FALSE, quote = FALSE)
 
#然后打开一个已经安装 ggplot2 的较新的 R 版本
#加载 ggplot2,读取数据后重新绘制变量重要性的柱形图
library(ggplot2)
 
softcorals_var_influence <- read.csv('softcorals.var_influence.csv', stringsAsFactors = FALSE)
softcorals_var_influence <- softcorals_var_influence[order(softcorals_var_influence$rel.influence), ]
softcorals_var_influence$var <- factor(softcorals_var_influence$var, levels = softcorals_var_influence$var)
 
#颜色代表不同的变量
p <- ggplot(softcorals_var_influence, aes(var, rel.influence))  
coord_flip()  
theme(panel.grid = element_blank(), panel.background = element_blank(),
    axis.line = element_line(colour = 'black'))  
scale_y_continuous(expand = c(0, 0))  
labs(x = '', y = 'Relative influence(%)', title = '')
 
p   geom_col(aes(fill = var), width = 0.7, show.legend = FALSE)  
scale_fill_manual(values = c('#8DD3C7', '#FFFFB3', '#BEBADA',
    '#FB8072', '#80B1D3', '#FDB462', '#B3DE69'))
 
#或者颜色以渐变色表示变量的重要性
p   geom_col(aes(fill = rel.influence), width = 0.7, show.legend = FALSE)  
scale_fill_gradientn(colours = colorRampPalette(c('#86CEF7', '#0000F6'))(10))

参考资料

https://www.datasciencecentral.com/profiles/blogs/decision-tree-vs-random-forest-vs-boosted-trees-explained

De'ath G. Boosted trees for ecological modeling and prediction. Ecology, 2007, 88(1): 243-251.

Wang J, Liu G, Zhang C, et al. Effect of long-term destocking on soil fungal functional groups and interactions with plants. Plant and Soil, 2020: 1-14.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