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致翻译: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表明5G毫米波可以被像天线一样作用的皮肤细胞吸收,并转移到其他细胞上,并在生物细胞中产生冠状病毒中起主要作用。DNA由带电的电子和原子构成,并具有类似感应器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分为线性,环形和圆形电感器。电感器与外部电磁波相互作用,在单元内移动并产生一些额外的波。这些波的形状类似于其DNA源的六边形和五边形碱基的形状。这些波在核内的液体中产生一些孔。为了填充这些孔,制作了一些额外的六边形和五边形基体。这些碱基可以彼此结合并形成病毒样结构,例如冠状病毒。为了在细胞内产生这些病毒,必须使外波的波长短于细胞的大小。因此,5G毫米波可能是在细胞内构建病毒样结构(如冠状病毒(COVID-19))的良好候选者。
看完以后就是5G能够凭空生成新冠病毒?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看看文章丰富的机制图:
图一说皮肤上有类似天线一样的结构可以接受5G的信号,但是传统的无线电视不能穿透皮肤细胞的。
图二就来了5G穿过细胞以后能够引起某些基因的表达改变?什么基因的表达改变?没有试验证明你就说表达改变了?是好的改变还是坏的改变呢?
图三,我感觉我要被带到坑里了…作者又来了一个DNA和不同类型电感器的相似点比较?
图4继续魔幻,细胞核中的DNA的生理功能就像电感性和电磁波一样的运作?
图5就直接来了,5G能够穿透细胞膜然后产生新冠病毒?我三观碎了一地…
我们看看打假斗士Elisabeth M Bik在PubPeer上对这篇文章的评论吧。
很有意思的这篇文章有很多的公式,但是得到的结论是能够产生新冠?难道5G已经能特异性地传播某种病毒了?这假设也太离谱了吧?这比小编平时看到的“手机辐射能致癌”的谣言还要荒唐。
另外也有人质疑这篇文章是editorial的类型,所以就去看了一下editorial board是怎样的。但是最新版本的编委团队也是极简风格,只有名字和国别,具体的机构都没有。
然后Elisabeth Bik又发质疑说,Journal of Biological Regulators and Homeostatic Agents这个杂志DOI链接过去很多都只有一个摘要,甚至只有题目,以后编辑部要是删文章,基本上以后不要想找到全文了。
我去检索了一下其他网友对这篇文章的评论如何?看样子还是比较理性的,虽然爆粗了…并且发布的帖子很快也被论坛的管理员删了。
传播这样的谣言,只会引起更多的恐慌,以这样的伪科学形式来全程虚构科学,他们不配当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此外,我们还发现,其实已经有人发文来辟谣并且说明这样的fake news的危害性了。但是谣言往往比真像传播得更快更远;制造和传播谣言可能只需要轻轻动动手指,辟谣可能得用掉百倍千倍的付出。
最后想对那篇文章的作者说:“不会做科研,您至少做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