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大战成新赛点,揭秘腾讯云优才计划的背后

2020-07-28 15:19:32 浏览数 (1)

文 | 曾响铃

来源 | 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由于与互联网科技领域这几年To B产业互联网浪潮碰撞,新基建概念兴起后,业界谈论最多的是,谁家走到了新基建的核心圈子,谁家覆盖的新基建领域更多。

而随着新基建加速推进,另一个少有人关注的问题也冒了出来:人才缺口。

根据《2020年新基建人才报告》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新基建相关核心技术人才缺口将达420万。

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新基建主要领域之一的云计算也就概莫能外,人才需求急速膨胀,这也迎来云计算巨头们在人才问题上的关注和投入。

不久前,腾讯云拉上行业权威组织机构,链接高校、生态合作方以及用云企业推出了专业人才培养 就业输出的“优才计划”,试图为企业解决实际用人需求。

而这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动作,对云计算巨头而言既是新基建发展的一种必要,其意义也超出了充实人才队伍这件事本身,带有更多显著的生态价值甚至社会价值。

01

驱动更多人才项目,已成为云计算新基建的另一个主题

新基建直接造成人才缺口,而对云计算而言,它对人才的需求还有存在自身的特殊性,最终造成云计算企业能够从人才队伍建设的项目中获得更深度的价值。

1、新基建的“后勤保障”,资源之外还有人才队伍

严格来说,人才其实应该算作新基建的“后勤保障”。

新基建要投入大量资金,有政府拉动,在当下,互联网巨头也成为重要的力量。腾讯在5月宣布未来五年投入5000亿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而这些资金,除了技术研发和项目落地,另一个用途是积极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合作、搭建科研平台、加强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

也即对新基建发展的保障,已经天然含有人才培养的部分,毕竟,新基建除了实实在在砸下真金白银,最终还需要专业人才队伍创新技术、推动落地,只不过我们过去较少去关注罢了。

2、云计算“前有技术综合体”定位,倒逼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近些年来,随着大学推出与云计算直接相关的专业,使得云计算不需要再从“野路子”计算机大系统里跳转而来,有了直接的科班人才。

但这仍然不够,云计算具有典型的“前有技术综合体”特征,即它本身是一系列已有技术的集成,而非单一的技术深化,所以对技术的协同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也十分考验具体的项目上手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有经验”的人才更受市场欢迎。

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大学专业“科班化”,行业还需要具有整合能力、能够融汇各种技术实现更好落地应用的人才,这时候,像腾讯云“优才计划”这样的体系化人才培养和输出的价值就更为明显。

3、单一认证无法确保人才质量,中国云计算仍需强化人才培养手段

在云计算市场上,过去也存在有不少认证项目,其价值在于设定一个标准线,让“人才”按这个标准学习、成长。

一些认证也附带会提供某些培训,但总体而言不够体系化、规范化。

从这个意义上看,腾讯云“优才计划”或类似的计划,就带有某种市场补位的价值。

一方面,“优才计划”背靠腾讯云认证,在云计算技术认证、专项技术认证和高校认证三方面依然带有权威性,另一方面,配套的课程、实验、培训甚至直接的云资源,多方联动又使得人才质量在认证之外有了更多扶持手段,不仅对人才提出要求,更帮助人才满足这些要求。

02

人才培养与输出,也是产业互联网时代云计算的“生态进阶”?

正因为人才培养与输出有强烈的必要性,云计算平台“为产业互联网输送人才”这件事,本身就成为一种“生态进阶”式玩法。

其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

1、商业价值之外,让人才成为云计算生态的“共同语言”

在腾讯云“优才计划”中,有一个这样的设定:

合作的企业方,可以通过该计划的线上官网人才库、各城市技术实践云沙龙及培训活动,发布相应岗位招聘信息,优先推荐经过腾讯云认证的求职者,降低企业招聘风险。

加上前期在培养和认证人才方面的共同参与,这样做,实质上在让云平台与合作伙伴、客户企业在现实商业价值之外,多了一个共同联系的纽带。腾讯云苦心经营的云计算生态有了另一种“共同语言”,生态的连接更为紧密。

毕竟,大家一起探讨和实践那些培养人才的想法和动作,并建立某种同盟式的人才遴选机制,“生态”的意义无疑更为明显。

这也体现在一些具体的行业动作上。6月30日、7月19日,腾讯云分别联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TGO鲲鹏会,在北京、深圳举办“优才计划—企业新技术实践云沙龙”活动,探讨人才培养中的新技术融合问题。

2、实现人才“圈林”、“造林”的统一

抢占已有资源,是互联网生态的“圈林”式玩法。近些年,随着粗放型增长的结束,更多“造林”式生态玩法在巨头企业身上出现,典型的如各种“加速器”玩法,AI加速器、SaaS加速器甚至区块链加速器纷纷涌现,代表巨头们亲自下场投入资源扶持优质创业创新项目,培养成生态中的新锐或中坚力量。

从这种角度看,统一的人才培养和输出计划也有类似的意义。

一方面,通过与高校合作,建设某种“人才后备基地”,实现优质人才的提前对接,“圈林”:

腾讯云已经与深圳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合作,共建“腾讯云认证中心”,通过与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高校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课程和认证考试服务,下一步料想这个群体还会持续扩大。

另一方面,又通过与生态合作伙伴、用云企业的合作,提前、反向培养这些人才具备市场需要的能力,“造林”:

在“优才计划”下,腾讯云向参与高校、企业及个人同步推出“百万扶持计划”,在腾讯云技术及生态资源支持下,提供云计算线上视频课程、云资源、动手实验室、认证考试及企业线下培训课程等各类资源。

既有稳定的人才来源,也让这些人才更高质量、更符合要求,圈林和造林在一个计划下实现统一。

3、行业话语权获得另一种实现路径

一个生态是否兴盛,最大的因素在于核心平台是否掌握了足够的行业话语权,这在云计算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腾讯云生态的高速扩展,即来自于腾讯云作为中国云计算双雄之一,绝对的行业话语权带来权威背书,不断吸引着更多产业伙伴及客户进入生态,这是一个滚雪球式的过程。

过去,这样的话语权,主要来自巨头自身的品牌背书,以及云计算本身的规模和技术表现。而当“人才”切入竞争格局时,它就变成了另一种话语权的来源。

直白地说,在“优才计划”下,通过制式化方式培养、认证、输出的人才,“散是满天星”,他们分布到各种研究机构、平台、企业,成为产业互联网的建设者,而且都带有这个特定人才计划的背景,这是一笔花费巨资也买不到的“无形资产”,在行业中坚力量层面埋下了深刻的影响力。

这可能比市场规模、品牌营销宣传更有长远和深度价值。

4、协同解决就业问题,获得额外社会价值

疫情让经济承压,而同时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又达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这些都使得保就业已经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旋律。

而另外一边,正如就业市场通常所说的那样,真正掌握技能、获得认可的人才并不难就业。

所以,当云计算巨头以体系化的方式介入人才培养和认证,其实就是等于让更多的人可以“掌握技能、获得认可”,在行业获得更优质人才的同时,也使得就业队伍通过自身质量的提升来获得更多工作机会。

再加上新基建本身在为中国产业转型带来新一轮升级,创造出大量新岗位,配合“优才计划”这类玩法,从宏观上看,就业压力也能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于是,云计算生态在商业价值之外,也以一个拥有广泛参与的人才计划实现了社会价值。

03

人才建设与云计算也在相互成全?

回过头来看,在技术急速变革的今天,人才培养和输出要求云计算平台对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深度的洞察和认知。

培养和输出人才,某种程度上就是云计算平台将自己的能力积淀、对未来的洞察“赋能”的过程,只不过以前的赋能是给企业,现在是面向高校以及个人。

我们知道,核心云计算平台这些年在技术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和落地了很多代表云计算发展前沿的技术,例如腾讯云不久前发布的Serverless解决方案就是当下云服务部署的前沿领域,代表云计算下一步的方向。

现在,云计算的成果和实践除了更好地服务客户,也在通过人才计划的方式输送给人才队伍。这不能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但起码,云计算在“成全”渴望进步的年轻人,让走向行业的人才队伍、年轻人能够变得更贴合时代、更符合发展需求,得到更好的职业境遇。

而反过来看,正如前文所言,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输出也能够推动生态联结更为紧密、影响力不断提升。对腾讯云这样的已经做到中国云服务领导者之一的平台而言,人才建设也在“成全”它自己,兼具生态意义、社会价值,甚至于,随着与企业在人才方面结合得更紧密,直接的商业价值也在不断冒出来。

如今,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腾讯云基于“优才计划”,已经先后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TGO鲲鹏会、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行业组织机构签约合作。生态对接生态的合作,无疑能够让腾讯云的产业互联网进程得到倍速提升,从一个个客户拓展,到有潜力实现直接的批量商业合作。

人才,看似事小,实则关联重大。云计算或将在腾讯云“优才计划”等的支持下,构建出完整的人才生态运营体系,不断输出优质人才同时推动云计算生态走向更深度和稳固的繁荣。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