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赏析[AI18]更快的基于非二叉化自底向上策略的转移系统成分句法分析

2020-03-24 10:26:39 浏览数 (1)

原文链接:

Faster Shift-Reduce Constituent Parsing with a Non-Binary, Bottom-Up Strategygodweiyang.com

论文地址:Faster Shift-Reduce Constituent Parsing with a Non-Binary, Bottom-Up Strategy

介绍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非二叉化、自底向上的转移系统,并且针对它提出了一种Dynamic Oracle,用损失函数的形式来实现它。

之前的模型针对多叉树的处理都是采用head规则进行二叉化,或者采用空结点作为临时结点来进行隐式二叉化。但是本文将REDUCE动作扩展为REDUCE-k动作,从而可以对k叉树进行预测,这样减少了很多二叉树预测的中间过程,降低了模型的训练时间。并且为了提升准确率,还提出了一种用损失函数实现的Dynamic Oracle。

自底向上的转移系统就不详细介绍了,之前都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只说明一下之后要用到的记号。

转移系统由一个stack和buffer组成,每个时刻的状态通常表示为

,四个元素分别表示stack、buffer第一个单词的单词下标、分析结束标记、已经生成的短语成分的集合。

自底向上的转移系统

传统的转移系统REDUCE操作都只是将栈顶的两个元素归约为一个结点,而本文提出的转移系统将REDUCE扩展为REDUCE-X#k动作,归约栈顶概率最大的k个结点为结点X。举个例子,对于产生式

,使用的动作为REDUCE-VP#3,表示归约栈顶的三个结点。

具体的转移系统和例子如上图所示,为了区分具有不同数量儿子的结点X,将结点的label细化为X#k,表示具有k个儿子。例如对于VP结点,如果有两个儿子,那么它的label就是VP#2,如果有三个儿子就是VP#3。

Dynamic Oracle

本文采用的Dynamic Oracle是用损失函数来实现的,损失函数衡量的是状态c可以产生的最优句法树和标准句法树之间的距离,这样就可以计算出采取每一个动作之后下一个状态的损失函数值,选择损失函数值最小的动作。

对于状态c,损失函数

定义为状态c可以产生的最终的句法树t和标准句法树

之间的最小汉明距离,即:

一个训练正确的Dynamic Oracle应当使得预测的下一个状态

不会增加损失函数值,即

这个最小汉明损失可以定义为

,下面就将讨论这两部分怎么计算,主要用到短语的可达性和可分解性。

短语的可达性

在这里用短语集合

来表示一棵句法树,我们假设状态c的短语集合为

,那么我们说,标准句法树中的一个短语

当且仅当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之一时,称它是“各自可达短语”:

(因为短语已经包含在了状态c已生成的短语集合里,那么它当然是可达的)。

(因为短语还在buffer中,所以可以通过不断SHIFT然后REDUCE得到)。

(这种情况表明了短语的左端点恰好位于栈里某个短语的边界处,而右端点又还在buffer里,所以还可以通过不断SHUFT然后REDUCE得到短语。但是如果左端点不是栈里短语的边界,那说明产生了交叉,自然不会可达了。而如果右端点已经在栈里了,那之后也不会得到了,因为转移系统每次都是REDUCE栈顶的短语,不可能从栈里面开始REDUCE的)。

枚举标准树中的所有短语,根据以上规则可以得到可达短语集合

,然后从标准短语集合中排除掉这部分短语,剩下的就是不可达短语集合

。这部分短语就是不论采取何种动作序列,最后都不可能生成的短语集合。

损失函数

对于每一个状态c,可以定义它的损失函数为

其中第一个因子惩罚的是False Negative短语,也就是漏报的短语,即正确的但是不可能被生成的短语。第二个因子惩罚的是False Positive短语,也就是误报的短语,即已经生成的但是是错的短语。

正确性证明

那么我们如何证明,按照这个最小的损失函数值走下去,一定能得到最优的句法树呢?也就是要证明,这个状态c的损失函数,的确就是从状态c能得到的最优句法树和标准树的汉明损失。

首先证明这个损失函数是短语可分解的,也就是证明,对于一个标准树中的短语集合,如果其中的每一个短语都是各自可达的,那么整个集合中的短语可以同时生成。

证明这个性质要用到数学归纳法。首先

时显然成立,然后假设集合元素个数为

时性质成立,下面证明集合T元素个数为

时性质也成立。

表示集合T中偏序最小的短语,即l是最小的,如果l有相等的,就再取r最小的。根据假设,

是从状态c可到达的gold短语。令

,所以集合T'有m个元素,根据递归定义,整个集合都是从状态c可达的。

如果短语的可达性条件中第一种情况满足,那么

已经存在于状态c已生成短语集合中了,那么整个T集合当然是可达的。

如果第二种情况满足,即

,那么可以通过不断SHIFT再一个REDUCE来得到短语

。那么T'集合又如何能全部生成呢?可以发现T'集合中的短语,要么是左边界等于l并且右边界大于r的(根据定义),这种可以继续SHUFT再REDUCE得到(满足条件3)。要么是左边界大于等于r的(因为都是标准树中的短语,所以不会有边界交叉),这种满足条件2,也可达。论文中就说了这两种情况,是否还存在一种左边界大于等于l,右边界小于等于r的情况呢?当然这种情况满足条件1,因为在生成

的时候就已经生成了。所以最终T集合还是全部可达的。

如果第三种情况满足,即l是栈里某个短语的边界,而r大于等于j,那么这种情况依然可以通过不断SHIFT再REDUCE得到,而T集合仍然可以全部可达,原因和上一种情况类似。

所以可以证得,从状态c开始,存在某个转移序列,使得所有可达短语全部生成,那么只有不可达的短语会被错过,即:

最后一步就是证明另一项

等于

。首先因为前者肯定包含了后者,因为随着转移的进行,预测错误的短语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然后证明最优句法树不会再增加新的错误短语,即从状态c开始的最优句法树一定是

。这里不是很好想,可以想象从包含当前栈顶短语的最小的标准短语开始,一步步的进行转移,按照James and Huang中的Dynamic Oracle。

至此已经证明了,这个损失函数可以保证每一步都按照最优的策略来进行转移。

实验

实验采用的转移模型都是基于Dyer et al.,并且也采用了James and Huang中的exploration策略来增加错误状态,提高Dynamic Oracle的准确率。

在PTB上的实验结果如下:

结果其实也不是很高,现在来看算低的了,本文只和其他的转移系统结果进行了比较,可以说在转移系统上还算比较高的吧,虽然今年转移系统也做到了92.0了。在运行速度上,本文的模型也比其他转移系统略有提升,我感觉虽然不需要二叉化了,但是REDUCE#k动作的增加同样会增加复杂度,这是自底向上转移系统的一个固有的问题。

总结

本文提出了一个非二叉化的自底向上的转移系统,主要有如下几个贡献点吧:

  • 非二叉化预测,采用REDUCE#k动作。
  • 采用损失函数来实现Dynamic Oracle。
  • 准确率上超过了除了in-order的大多数转移系统。
  • 训练速度上是所有转移系统中最快的。

看完这篇,我准备在chart-based的top-down模型上面也搞一个这种Dynamic Oracle试试,需要改变的就是每个状态的损失函数,现在的F1还只有91.87,希望能有所突破吧。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