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佘凯文
来源|智能相对论(aixdlun)
“100个客户里面可能有5个左右问吧,最后真做的没一个。”
智能家居在国内市场的渗透情况到底如何?这是一位从事了10多年家装设计的业内人士对“智能相对论”提问的回答。
然而,若只看网上的相关报道,让人还以为智能家居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是“漫山遍野、遍地开花”。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反差?“智能相对论”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访了家电卖场、装修公司、用户以及家电品牌,企图找到答案。
01
企业布局如火如荼,是理想还是假象?
从智能家居到家电IoT,绝对是近两年被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像近日,TCL发布了其最新10系列的智能手机,又一次将其AIoT战略放到台前,自去3月,TCL发布全新战略,宣布高调入局IoT后,相关话题就从未间断。
4月8日,华为发布第二代“智慧屏”产品,从一开始,华为就是将智慧屏定义为家庭的智慧交互中心以及IoT控制中心。
除此之外,纵观整个2019,除了TCL、华为等品牌的你追我赶,其它品牌当然也没闲着。
去年创维电视正式对外发布了公司大屏AIoT生态战略,以及推出首款创维AIoT生态电视产品;美的方面召开了自成立IoT公司以来的首个创新成果发布会;海尔也在继续加大智慧家庭的布局。
面对行业的热火朝天,市场买单吗?从小米的数据其实可见一斑,小米在财报中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小米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达到2.348亿台,同比增长55.6%;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小米IoT平台的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数增加至4100万,同比增长77.3%。
看上去增幅很大,其实细看可以发现,整体连接设备2.348亿台,5件及以上用户4100万,这里就占到了至少2.05亿台设备,也就是说小米的增长更多来自于原有的老用户,增量并不大。
“我们接触的对智能家居有需求的用户真的很少,而且大多数对于智能的理解还停留在智能窗帘、智能开灯等层面。”“智能相对”论采访了长沙本地数家家装公司,得到的都是类似的回答,这也侧面印证了智能家居的用户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更早之前,“智能相对论”走访了长沙数个家电卖场,健康、节能、功效等环节依旧是各品牌销售人员推广的重点,而关于智能化的内容,基本是不问不说,例如在美的空调的柜台前,询问销售人员是否有智能化的产品,除了知道有部分产品能够连接WiFi或智能音箱,其他都不甚了解,甚至销售人员会告诉你,“那些东西都是虚的,你买空调咱们最看中的功效,一般用户也没有太关注那些功能。”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也试图与美的、海信等品牌进行联系询问,却都没有获得相应的回应。
虽说新事物的推动会存在一个过程,但2016起至今,如果家庭IoT市场进程有个能量槽的话,他积累的速度或许远低于预期,从众多的发布会以及发言来看,许多品牌寄希望于5G的落地,能为智能家居带来“爆发式”增长,“智能相对论”以为这或许太过理想。
02
市场反馈冷冷清清,缘何会是单相思?
市场与行业呈现出两种态度,为何会是这样?“智能相对论”整理了一些行业人士以及用户的看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产品价格悬殊不透明
包括对数家家装企业的采访,我们发现即便是有着各类装修经验的“老师傅”,对于“智能化”、“IoT”的意识也很淡薄,“一般我们不会向客户主动推荐,除非他们自己有需求。”
“但是,98%以上的家装用户在家电这一块都会选择自己去购买,别看有些样板间可能做了全屋智能来吸引用户,一听价格就都跑了。”曾任职于金典装饰、泥巴公社等几个长沙本土较大装饰公司的设计师告诉我们。
“家电整装这一块利润其实蛮大的,所以一般装修公司和家电品牌都有合作,像工程机和家装机很多人分不清,这里面有很大的水分,至于智能家居那水分就更大了。”
其实单看此次华为发布的“智慧屏”就能略知一二,最贵的一款达到24999元,便宜的只要3999,如此巨大的差价让消费者觉得一切的“概念”都是浮云。
另外,说智能家居在高端市场的渗透率更高也需要进一步验证,曾任职于绿米科技的销售人员向“智能相对论”透露,他曾三个月专门负责别墅区的智能家居推广,同样因为现阶段大部分用户还没有智能化的预算,使其三个月一单未成。
价格高且悬殊,再加上不透明,这是阻碍智能化真正进入家庭的一个关卡。
2、缺乏大品牌撑腰
除了价格,在售后服务上的跟进也成为市场选择的一个痛点。
“目前国内市场智能化并不能成为一个趋势,因为这个东西涉及的因素很多,我们了解的像售后方面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大品牌出来撑腰。”这是长沙一家规模较小的装修公司老板给出的回答。
“我们之前有做过一个智能化的公装,过程之后大大小小总有毛病,他们只会找我们,因为你知道,这个东西都是集成的,牌子很多,售后方面特别麻烦,现在我们知道的除了小米算是比较系统,产品也多,其他品牌在这方面的很弱。”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在家装市场选择全屋智能的用户少之又少。即便是对于智能化有需求的消费者,都是一件一件添加,这也使得智能家居整体显得“凌乱”。
3、管卖,不管用,场景依旧“碎片化”
最后,则是最关键的原因,智能家居的使用场景还是“碎片化”。
在行业的“理想”是,“用户在到家之前,通过远程操控,先打开家里的空调,在进屋的同时,灯光亮起,智能音箱亲切的向你问好,电视在你的语音交互下开启......”
但因为碎片化的市场,使得大部分用户都做不到如此。
航庄是长沙的一个智能家居用户,在与“智能相对论”聊天时说“反正我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也不是说不好,可能是没养成使用习惯,又或是很多功能达不到吧。”
“已经回不去了。”这是另一位智能家居用户彭先生的回答。被问到安装全屋智能的初衷,彭先生说“是真的方便。”
“进屋开始使用智能锁开门,除了无需钥匙,像我设置成了6点第二天早上8点,期间只要有人用指纹开锁,廊灯就会自动开启,而且像晚上睡觉时,也不用人去关灯锁门,通过智能音箱就能语音操控,类似的还有很多,一时也说不完......”
用户市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两极化呢?彭先生认为“家庭智能不是说你买了就行,还要自己去设置,也不是一件两件产品就能让你获得优质的体验,就像你买台电脑,里面的应用还是需要你自己去安装。”或许是因为本就从事软件技术行业,对于智能化的理解,彭先生明显要高于许多普通用户。
但无论如何,也是这几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智能机家居的整体市场在多年内依旧未被彻底激活,至少与之前的预想还有距离。
03
总结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说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物品后,会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的东西。例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
显然,智能家居也是想在行业中或通过“电视”、“智能音箱”建立起鸟笼,之后再一步步将其他产品往里面充实。但现在,很多家庭其实鸟笼已经有了,却因为鸟笼使用起来太复杂,或是不够美,使得无论是产品端、还是用户端,始终都是一个“碎片化”的状态。
其实从彭先生的事例中,我们能够看到足够的市场潜力,但行业不能寄希望于“彭先生”这类“懂技术、知道用”的人主动增加,而是需要去主动“创造”更多的“彭先生”。
各路玩家们,少使用点概念,多从用户出发,或许才是对目前行业最大的助力。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