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档的那些事

2020-05-26 23:32:36 浏览数 (1)

前言

如何写这篇分享,本身就是一次分享。

正文

为什么要些写文档?

1、让初次接手业务的同学有一个大概了解; 2、作为自己的备忘录,减轻记忆的负担,也方便后续快速跟进; 3、先从宏观角度来思考完备性,实现过程中可以作为指引; 4、方便其他同学来提出建议,共建和谐社会; 5、和团队其他角色沟通用时,脑海关于需求的千丝万缕先用文字、图表描述出来,在沟通过程中就可以精确的描述和表达,再具体讨论有疑问的点,最后勾勒出整个需求的蓝图; ...

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会积累经验和见识,写文档就是把这些知识进行抽象、整理,继而沉淀下来。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能快速在脑海、文档中检索出来对应的解决方案。

要写什么文档?

信息是数据的组合排列,比如微博上每日最新的资讯,朋友圈不断更新的动态。 知识是大脑对信息的组合与整理,对别人而言的知识,对自己可能只是信息。 信息经过大脑的整合,组织出自己能够理解的知识并沉淀下来,则成为个人的知识、团队的文档。

写文档的几个思路: 太简单的不写; ==> 浪费时间; 自己不熟悉的不写; ==> 误人误己; 炫耀性的文章不写; ==> 蹉跎岁月; 没有总结的不写; ==> 先思考后产出; 看完没有收获的不写; ==> 没有价值;

按照这个思路,我常写的文档以下几种: 1、方案设计文档——方案评审用; 2、经验总结文档——抽象避免重复采坑; 3、问题处理文档——专项问题跟进; 4、知识提炼文档——深入学习;

这些文档里面有分享价值的内容,我都会脱敏后发布出来,这样也是日常更新的主要来源。 写文档的目标是掌握知识,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多是组合、整理、思考、启发。

怎么写文档?

1、明确此篇文档的目标人群; 以技术方案评审文档为例,文档的目标人群是参与评审的技术同学,所以描述需要更加抽象,避免出现大量的细节; 以反馈问题跟进文档为例,文档的目标人群是运营、产品、开发等,所以需要针对特定的逻辑,用通俗的语言去描述问题的前因后果,避免出现代码逻辑和无法理解的词汇;

2、理清要表述问题的中心; 技术方案评审文档,是为了阐述技术方案的整体设计; 反馈问题跟进文档,是为了针对某个问题给出结论;

3、梳理整个描述逻辑; 以技术方案评审文档为例,大致流程可以是 介绍背景=》问题思考=》抽象提炼=》思考总结; 以反馈问题跟进文档为例,可以是 问题表现》问题分析》出现原因》修复方案》后续问题》质量监控;

4、善于用图; 描述功能、逻辑的基本过程,用流程图; 描述实现过程中的模块关系,用模块结构图; 描述逻辑功能下的数据变化,用数据流图; 描述随着时间的状态变动,用时序图; ...

设计的时候要有分层的思想,比如说分UI层和数据层。在思考整个功能的时候,可以把客户端通过接口请求到的数据当成物料。把数据展示出来,用户会进行操作,有可能会影响数据本身。把原始物料和生成的数据通过埋点等通知后台,就是一个反馈的过程。 粗细有度,方案评审尽可能屏蔽实现细节,经验总结则要仔细回顾遇到的问题。 模块化的思想同样很重要,用模块来抽象分析需求,可以更好屏蔽实现细节,整理出模块间的依赖,再用接口(方法)等来描述模块间相互的调用,这样也有助于功能的扩展分析和模块细化。

以某业务的视频播放为例,我们可以抽象出来哪些模块? a.底层播放器模块,处理底层的播放逻辑; b.封装播放器模块,对模块a的封装,根据业务需要调用模块a; c.具体业务逻辑模块,这里目前可以细化出业务视频模块A、业务视频模块B等; d.全局播放控制模块,处理多个c模块之间的内容传递、播放控制协调等; e.扩展的播放打断模块,处理闪屏、音频等等多业务逻辑的兼容;

接下来把模块间的处理进行抽象。 a模块只被b模块调用,大概有play/pause/stop等接口; b模块只被c模块调用,c模块会有较多交互细节,比如说滑动的时候触发自动播放、进入时候会自动播放、划出屏幕触发暂停等,为了更好区分场景可以区分为autoPlay(自动播放)、manualPlay(手动点击播放)、pause等接口; 同理,再梳理出来c、d、e等模块之间的关系,这样出来一个整体的设计,实现的过程就可以按图索骥。 如果出现异常场景,第一反应是回顾这个设计图,思考这种问题是否在自己当初的设计场景里面,如果是那么有没有考虑解决方案;如果设计没有考虑这种case,那么应该从哪些模块去解决,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通盘考虑完之后,重新改动设计,最后才是代码实现。 有哪些模块、模块之间的依赖和调用,后续如何新增和修改模块,都是方案设计和评审的关注重点。

总结

文档很难尽善尽美,问题是解决不完,而成长也是永无止境。 当我们养成写文档的习惯,我们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只要保持写文档,我们就必须去思考、总结,自然可以从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知识。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