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ay的第48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4个步骤,3种笔记,教你学会麦肯锡笔记思考法(1),我们对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篇文章,我们跟着《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一起学习一下麦肯锡流笔记的使用方法。
解决问题的笔记主要有下面四个部分:
- 从收集到的信息之中找出“真正的问题=Issue”的笔记
- 针对真正的问题建立“这样做应该能够解决”的假设的笔记
- 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的笔记
- 为了执行实际的解决方案对提案进行总结的笔记
可以看到,上面四种笔记其实就是按照解决问题的顺序建立的,这就是麦肯锡流笔记法的精髓,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笔记方法的最大不同之处。
但在实际解决问题时 ,需要根据解决问题的不同步骤选择不同的笔记方法。在上一篇文章中也提到,收集信息时,常常选择“横线笔记”;寻找Issue和假设以及整理思路,使用“方格笔记”;实际制作资料时,使用“麦肯锡笔记”。
但是,不论用什么笔记法,其实最关键的是进行笔记思考,就是说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也要去思考,当前记录的信息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这样的话,才能有比较好的笔记效果。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用笔记进行思考呢?其实,就是根据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 定义真正的问题
第二步:建立假设
第三步:验证假设
第四步:总结成果
如文章前面所述,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与解决问题的笔记法一一对应,如下面的概念图所示。
下面,就分别展开,详细讨论这四个笔记方法:
STEP1 用来找出真正问题的笔记
关键: 思考“Where” “Why” “How”
常用笔记:“横线笔记” “方格笔记”
这一步骤主要用来找出真正的问题,其核心与关键就是通过资料和他人收集信息。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问题的时候,假如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往往很难发现问题真正的本质在哪里,因此就更难去解决问题。
本书作者刚开始在麦肯锡做商业分析师时,他的经理就经常对他说,“首先要读完和你的身高一样高的报告”。这一点也说明了,要找到真正的问题,就必须收集大量的信息。其实,这一点在各行各业都是非常适用的,大量涉猎现有资料,就会自然而然地知道面对什么样的问题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建立什么样的假设会更有效果。
这样做的本质其实就是学习前辈们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掌握它,当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自然而然联想到解决办法。
但是在收集信息时,我们也常常有下面的困惑:
1)“要收集什么信息,收集多少呢”
2)“要如何整理和理解收集到的信息”
3)“整理出来的信息要提取哪些部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将收集的信息按照“Where(问题所在)” “Why(原因)” “How(对策)”三种意义区分,这样我们就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相关的论点。
然后我们就可以将与这个论点相关的所有信息整理和连接起来,从中找出新的发现,修正自己的认知偏差,建立假设。
STEP2 用来建立假设的笔记
关键:分组
常用笔记:“方格笔记”
当我们已经明确了问题,下面一步就是建立解决问题方法的假设。在这之前,我们也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组,依据“事实”,“解释”,“行动”。我们用麦肯锡常用的“空雨伞”为例说明这个分组的流程:
天空有乌云(事实)——> 看样子要下雨(解释)——>应该带雨伞(行动)
使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很容易建立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假设,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将不同的问题和信息放在一起。
在笔记上对“事实” “解释” “行动”进行分组时,可以在页面左侧的部分做一个标签用来帮助自己确认信息是关于什么内容的,最好用一条竖线对页面进行划分。
制作标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具体的语言来概括标签的内容,因为使用的表达越具体越简单,应该关注和解决的主题就越明确。
STEP3 用来验证假设的笔记
关键:事前在笔记上做好提问列表
常用笔记:横线笔记
既然,前面我们用笔记做出了对问题的假设,那么,这个假设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所以这一部分我们就要通过笔记进行验证。在麦肯锡,这个时候,麦肯锡er们常常会使用“横线笔记”,将所见到的信息尽可能多地记录下来。因为,当需要记录大量信息的时候,这种笔记用起来是最方便的。写到这儿,其实我感觉这种方法并不是我们当下这个时代最好的选择,我觉得当需要快速,及时记录大量信息的时候,使用手机来得更快,而且可以真正做到一字不漏。我们可以使用录音,拍照,摄像等功能,记录我们需要的信息。
这也是一点题外话,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其实也更多地是描述麦肯锡的员工们在很多年前的工作方式,可能与当前的事实并不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书中作者引出的话题,展开我们自己的思考,行动,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读书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将书中的知识塞进我们的脑子,而是发现更完整的自己。下面我们继续介绍书中这一部分的内容。
要想在现场更加有效地进行验证,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几个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一定要带着问题去......。那么在麦肯锡,这是一条法则,如果没有准备好问题的话,就不能展开调查,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麦肯锡对工作目的性与效率还是非常重视的。放眼现在大多数职场工作氛围,有多少做到这样呢?
这一小章节,书中接下来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举大量的例子说明在验证问题时,提问的重要性。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书中的例子了。我就简单说下大致意思:(1)验证问题时,一定要提问,而且要有效提问,问到问题的本质
(2)提问要层层递进,一步步深入,要通过一个问题,引出更多问题。
我觉得这种精神在哪儿都是利大于弊的,90%的人都看不到事情的本质,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在提问的时候尽可能地接近本质,也许我们就领先于绝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