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们美好生活的“幸福必需品”,文旅产品和服务一直在创新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下服务在一段时间内按下了“暂停键”,云展览、云旅游、“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被逼上前台,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在线产品和服务,基于移动互联网、数字化的“智慧”潜能不断被激发。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同时“新基建”又打开一扇机遇之窗,国内关于智慧文旅的探索与实践将走向何方——
》》》“文化云”:大家来“点菜”
在公共文化领域,与科技手段拥抱最早的是图书馆行业。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图书馆服务不断提档升级,如自助借还机、VR虚拟体验等,不仅使资源共享实现了共通,而且使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加多元。
◆ 内蒙古图书馆通过彩云服务平台、手机APP以及O2O模式,让读者用手机下单就可实现纸质书籍的借阅,并且研发了转借功能,使图书在读者间充分流转共享。
◆ 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则体现在总分馆制的创造性实践中。城市书房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分身”,在同一借阅系统下,读者可以与总馆享受同样的图书资源,不受借阅时间的限制,享受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
对组织活动、赛事、培训等的文化馆来说,“智慧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云端。
文化云在疫情期显示出优势。
◆ 3月28日,上海市民文化节开启在线模式。通过上海文化云,市民文化节转换成直播、导览、导购、对话等,形成了上海16个区200个街镇的云上大联动。
◆ 4月21日,东莞云上文采会也通过文化云实现了供需双方的对接。据统计,共有451个参展商进入平台推介文化和旅游产品。当日成交额159.8万元,总点播量为316万次。
除了“云端漫步”,文化馆智慧化手段的运用在疫情期间还扩展到直播领域。“直播 社群”的培训模式得到很多人的认可。
内蒙古图书馆O2O取件处
用户体验:
上海人程峰:以前,对各个机构的公共文化活动没什么印象。现在通过上海文化云,我们可以预约、免费享受这些公共文化活动,而且云上发布的活动种类也很多,有演出、培训、展览讲座、公益电影、赛事等。有了“菜单”,我们可以“点菜”了。
》》》“云旅游”:“种草”又“拔草”
有些云技术其实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发出来,在此次疫情的倒逼下,突然跃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不少行业走出困顿的利器。
作为受疫情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旅游业也尝试通过“云旅游”打开新天地。
“云旅游”的各种产品和服务中,目前较受欢迎的是“旅游直播”。一时间,导游、行业CEO、旅游企业员工、旅游达人等冲上直播,为人们挑选旅游产品。
其中,尤以两种直播最为普遍。一是“直播 卖货”,意在“拔草”,“立等可取”的效果就是吸引关注度,促进旅游产品成交。4月28日,广东省韶关市市长和副市长化身“导游”,在直播间推介当地著名的丹霞山风景区,累计吸引全网观看人次超455万。二是“直播 内容”,意在“种草”,通过网络主播的引荐,让网友感受美景美食。如网红主播赶赴广州长隆、泰国普吉岛等热门目的地,以直播方式带网友感受景区魅力。
用户体验
网友云游天下:旅行其实就是图个新鲜,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实地旅游。现在受疫情影响,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旅行,跟着旅游直播,也算是对向往的地方多一层了解吧,尤其是我关注的地方美食。能在直播中买到便宜又正宗的特产,我当然乐意啊。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于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关于加快制定产业互联网国家战略 壮大数字经济的建议》,他表示,在文旅领域,加快建设智慧景区,通过线上博物馆、“一部手机游”等新文创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云南省政协委员、作家雷平阳在2020年云南省“两会”上的提案,建议进一步推进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代表的智慧旅游发展,推动文旅数字化,以及对云南地方传统文化进行IP内涵转换和转型升级,推动文旅产业跨越式发展,助力疫后云南文旅产业复苏。
“智慧芯”要运用于更多场景才能满足需求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
人民文旅智库研究员 王昆欣
疫情之下,“无预约,不旅游”成为常态。一些文旅企业通过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了线上产品和服务,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也使得人们的旅行更加安全。
目前,“一机游”“一码游”在一定程度上让游客体验更加快捷和生动,旅游管理更加全面和精准,旅游产品更加多元和丰富,危机事件处理更加及时和有效。不过,这些新模式、新业态尚处在探索和创新之中,仍然存在局限性,现在只能替代旅游服务的部分功能,比如,尚不能完全解决需要面对面的旅游服务,像住宿、就餐、体验等活动,手机游也不能完全替代旅游目的地的景观、气候、人文风俗等环境。
未来,该如何进一步将“智慧芯”运用这些场景中?首先,要加强智慧技术的基础建设,使用户有更畅通的网络,更便捷地应用;其次,要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开发具有特色的线上旅游产品,让现实景观与虚拟空间有机结合,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游客开展有的放矢的宣传促销;最后,重视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正确处理好新兴科技应用中的伦理问题,让人们安心、放心、开心地用手机游世界。
智慧化服务实地旅游
要先萌发一些行业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主任 戴学锋
2000年之后,关于景区星级管理、度假区以及城市休闲功能区的标准先后推出。这些标准不仅推进了旅游市场化,而且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质量。到2018年初,已推出的上百个行业标准涉及旅游业的各个方面,使得旅游业行业管理成为我国利用行业标准进行管理较为突出的行业。标准化管理成为我国建立法制化市场经济体制的有益探索。
如今,随着服务水平提升,一些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因此需要鼓励旅游行业发布行业标准、地方发布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一起,形成标准体系。今年疫情最严重时,很多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的地区迅速制定了地方标准,大型旅游企业也制定了相关行业标准,这些手册、标准等是旅游业公共服务的又一次提升,对未来全社会公共服务的完善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关于智慧旅游要不要标准化的问题,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智慧旅游?虚拟环境下的旅游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智慧旅游,因为不到实地的旅游称不上是旅游。旅游智慧化要服务于实地旅游。在我国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尽管市场智慧化水平已经较高,但对于旅游业来说,还没有进入推行统一标准的阶段,当下应先培养好土壤和环境,萌发一些行业标准,再上升为国家标准。
虚拟现实:在本地实现远程旅游体验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张金山
《中国虚拟现实应用状况白皮书(2018)》曾经预测,到2020年虚拟现实全球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或将对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多方预测,虚拟现实将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
虚拟现实是一种足不出户追求身临其境的本地性体验。旅游活动是一种旅游者离开惯常生活环境的异地性体验。虚拟现实和旅游活动都属于体验经济的范畴,两者从基因上有着天然的高融合度。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望对旅游特性、旅游方式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虚拟现实技术有望涤荡旅游的基本特性,在本地实现远程旅游体验。比如,可以产生神秘体验,那些被庞贝古城、玛雅海底文明等神秘吸引物所吸引的旅游者,可以通过虚拟场景充分体验;也可以产生极限体验,人们不必承担极限运动的安全风险、不必经受严格的运动训练,也可以充分享受蹦极、速降、翼装飞行等带来的刺激和乐趣;还可以产生高端体验,曾经类似悬崖酒店、南极旅游、极光旅游、太空旅游等高端为少数富裕群体所能参与的旅游项目,也将飞入寻常百姓家。
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是一股激发旅游活动的力量还是抑制性的力量,引人遐想。
“智慧防范”助力文物平安 不能“生搬硬套”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 殷连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慧防范”在确保文博场所安全中被广泛应用。比如,古建防雷、田野文物安防、博物馆消防等,但由于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文物系统信息科技人才较少,在科学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文物安全上还面临着不少困境。
首先,科技信息公司对文物场所安全需求不太了解,文物管理单位又不懂信息技术,存在着“生搬硬套”的现象。比如,把现代建筑中的消防科技手段直接用于古建筑消防,既影响了古建风貌又威胁到古建结构。
其次,由于文博管理单位对科技防范标准不熟悉,任由科技公司做方案,因而存在防范过度的倾向。
再次,在基层文博单位,一些智慧防灾设备由于存在维护成本过高、无专人维护保养的问题,使用两年左右就瘫痪。
最后,在文物安全管理上,存在过度依赖科技防范的现象,有的值班人员在岗不尽职,等等。
智慧防范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必须加大人与技术的结合。应该做到:一、加大科技手段在文博场所的安全应用研究,探索出适合文物安全特点的科技设备和手段;二、智慧防范手段应实用、可靠且经济,把有限的文保经费用在刀刃上;三、避免重硬件轻软件,要加大智慧防范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四、要做到人防和技防相结合,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加大日常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平安。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已明确指出,推进“互联网 旅游”,强化智慧景区建设,实现实时监测、科学引导、智慧服务;推广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合理确定并严格执行最高日接待游客人数规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文化场馆、旅游景区一度关闭,线下服务及境内外旅游暂停,倒逼文旅行业谋求线上生存,生发出一系列的新业态。
这些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开创的新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在线体验,成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形式。
万众物联时代的风声已至,这对文旅行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智慧旅游的实现,需要全行业进一步提高对数字化、网络化服务的认知,增加公共数字资源的总量,在打通数据上达成共识、形成机制,培育相关人才队伍等。
期待文旅行业在疫情过后继续紧抓机遇、不断创新,为文旅产品和服务装上“智慧芯”,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编辑| 张聪聪 审核| 孙晖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 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