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漫长的季节》。这部电影充满90年代的元素:东北、黑土地、苞米田、厂矿小区、蒸汽机车;钢铁厂、厂长负责制、港商、资产流失、下岗、再就业。
在电视剧中,有个角色——龚彪,90年代大学毕业生(气质必须杠杠的)。毕业分配进了国企“桦林钢铁”的“厂办”。领导器重,且遇到了自己的“白月光”。当他正春风得意之际,遭遇下岗。在接下来漫长的季节里,开出租车度日,以买彩票为精神寄托。
当时,我忽然在想,如果龚彪所在的企业“侥幸”没有倒闭,很可能他就会迎头赶上“企业信息化”的大时代。他们的工厂,很可能上Oracle或者SAP的ERP系统,迎来了IBM或者埃森哲的实施顾问团队。
在这个洪流中,彪哥的命运会如何?当时工厂里的大学毕业生很少,他又在厂办,近水楼台,肯定会成为key user,也许会成为甲方的pm。有可能出国考察,去原厂学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整天与西装革履、满嘴英文单词的顾问厮混,耳濡目染。
项目上线后,恋旧的彪哥成为了信息中心的小领导,舒舒服服地做甲方。也许在2010年代后期,集团公司也成立了所谓的“桦林数科”,他则是当上公司高管。前提:“桦林”经过了多轮的重组、整合,成为了东北地区硕果仅存的钢铁集团。
01、小人物故事:黄金时代
在这个大时代中,我“亲历”了另一个故事。
老良——我的一个朋友,9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工作没有多久,他所在的单位就上了一套基于Oracle数据库的管理系统,领导不经意间,指派老良做DBA。
他第一次接触到数据库技术,第一次听到DBA的名头。随后,他到北京参加学习,经过考试取得原厂认证。
很快,就有“猎头”来挖他。他当机立断,下了决定。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给他开出的工资很诱人。
老良,毫不犹豫地退伍转业,由西北小城市来到了北京。
相比较之前,他跳槽后的工资很高,而北京当时的房价还很低。且买房也不需要北京户口、工作年限之类的限制。
他没有着急买房,而是把孩子接到了北京上学。没有北京户口,他将孩子送进了国际学校;老婆则还是留在当地的国企继续工作。这在当时,这属于典型的、令人羡慕的“一家两制”模式。
02、大时代:中国数据库的前世今生
2024年的年中,我看了腾讯出品的纪录片《中国数据库的前世今生》。全片以访谈的形式,回顾了中国数据库40多年的发展历史。总共5集,由1980年代开始,每1集讲述10年的故事。参加访谈的嘉宾都是数据库、信息化领域的亲历者,大咖。这些前辈很多大学毕业于1980年代。
数据库只是一个技术,最终还是为了信息化/数字化服务。他们也在讲述:我国信息化的简史。
看了前2集,让我闪回到了1980-1990年;那个奔腾的年代,那个热情洋溢的年代,那个可以在公交车上交到朋友的年代。计算机科学蓬勃发展的时代。
中美正处于蜜月期。美国众多的软件公司被称之为“国际友商”。据说某个大忽悠老板来华,受到了高规格接待。
根据前辈们的回忆,早在1980年代中期,Oracle就已经进入到了中国。当时没有跳槽、挖人一说,而是很多部委的计算机中心派出年富力强的技术干部去Oracle办事处学习交流,协助数据库落地。
后来,这些第一批信息化的人才,还是一批又一批的离职,去了Oracle、Sybase、Informix、IBM、SAP等外企。
有些人是为了“主义”,为了学习先进技术。
另一方面,也有人是为了work for fun。某位前辈就回忆到:在1990年代中期,Oracle的DBA就已经能够拿到20-30万的年薪了。而当时,北京地区普遍工人的月收入不到1千元。
03、影响历史的人物故事
在纪录片中,我听到了“魏先生”的故事,前辈们对他都是满口称赞,心怀敬意。
在80年代中期,魏中朝先生引进了Oracle,后来成为其中国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1991年又引入了Sybase,并成了Sybase中国的第一任总经理。后来,他又引入了一系列国外的先进软件。
从结果上来看,Sybase是没落了,2010年被SAP收购。但是,ta曾经很领先、很优秀。Sybase首先实现了C/S的架构,当时绝对是颠覆性的突破。
魏先生以及他们的团队,引入sybase,就是希望以其“开放性”打败Oracle的“封闭性”。
为此,他们提出了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口号:扶上马、送一程。这成为当时中国区员工的vision以及行动指南。他们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真的能够做到——替客户着想,为客户创造价值。
一个典型案例:在1990年代中后期,Sybase帮助中国铁路客票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售票。这在全球范围内,实践了领先的OLTP能力。写到此,我真的很疑惑——之前的火车票数据是怎么管理的?
如此看来,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史中,魏先生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信息化大发展的初期,众多中国的信息化人才,他们付出了很多,实现了很多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很多人身在外企、民企(中国本土的软件厂商也是在那个时代发展壮大的);却有着老一辈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责任感。
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一些事情,例如银行的通存通取,手机通话,都是那个时代创造的。这些信息技术也推动中国的工业、经济变革,为中国40年的快速发展赋能。
04:小人物:告别的年代
时间进入了2000年代,老良还是在坚持做DBA,而没有转presales之类的。他感受到了——“体制”外工作环境的“刀光剑影”、“圈子圈套”。老良不断地换工作,从外企到国企,再去民企,从一个草台班子,到另一个草台班子。后成为了freelance。他不断地做新项目。收入也还可以。家庭也算安稳,儿子继续在国际学校里学习;老良也上了某个类似MBA的继续教育。
这期间,中国地区Oracle的DBA犹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到了2000年代的末期,市场上却突然出现了“去IOE”的声音。所谓的“盛筵必散”,再长的项目总有收尾之日,再甜的“蜜月”也有结束之时。
老良发现:工作越来越不好找,工资水平也很难上去了。甚至被某所谓的互联网公司欠过薪。
到了2010年代中期,受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舞,老良选择了创业,开发了一款细分领域的软件。
也正是这个时期,他的公子高中毕业了,没有北京户口且上的是国际学校,只能是选择出国。孩子拿到了美国一所高校的offer。但是只上了一年,老良家庭的现金流就断了。孩子比较懂事,选择了保留学籍回国工作,在某家英语培训机构当老师。计划是自己打工赚钱,再出去上学。
那些年,北京房屋的平米单价不断上涨,超过了老良的月薪后,就一骑绝尘。而老良的工资水平则不断“衰退”。他租房的档次也越来越低——举家“合租”在五环外。
到了2020年代,老良已经“知天命”。他选择了结束北漂,回到了西北小城。
05、是命运的安排,还是……?
对于个人而言。
老良的故事线,似乎走回到了下岗“彪哥”的那条线。
据我了解:那些为信息化做出贡献的前辈,他们的故事线,很多还是“大团圆”版本的。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依然活跃在职场,发光发热。
对于企业而言。
进入了2020年代,国外的软件公司几乎都在全球范围裁员,也有一些裁撤了中国研发中心。而中国的软件公司,则是“全军覆没”。国内很多“甲方”的日子也不好过,在“压预算”,在“降本增效”。其中极端的例子——居然之家裁撤了整个IT部门。
这是整个信息化大时代的落幕吗?
这背后又是什么原因?这是否就是“命”呢?
回顾我们80-90年代的欣欣向荣。
目前,整个信息化/软件行业的没落,是否就是因为行业给客户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少了?草台班子们很难把客户“扶上马”,更不要说“送一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