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需要9分钟
速读仅需3分钟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受到,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很重要。在适合自己的环境和氛围中,才会心情愉悦,才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比如我们常见的工作场景——格子间。格子间里办公桌的大小、自然光照的多少、室内的空气质量、员工的隐私(或者毫无隐私),都是判断我们工作是否舒适、满意、高效的重要指标。
除了工作场所,对我们职业发展影响更大的,是与我们一起共事的人。
这是一个更加深刻的话题,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来自前外资咨询总监孙圈圈,她的观点,也许正说出了你的心声。
▼
《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在《得到》专栏提到 Google 刚进中国时的一件事。
刚开始,Google 总部对中国研发团队的评价非常低,因为“出工不出活儿”,北京的三四个工程师都抵不上 Google 总部的一个工程师。
后来吴军帮忙分析了原因,他发现,那些工程师都不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优先完成它们。中国研发团队里,所有的工程师都是新人,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工作。
而在 Google 总部,新员工只是一小部分,所以很容易在有经验的员工带动下快速掌握工作技能。
之后两年,Google 总部的工程师陆续来中国帮助团队梳理工作方式,而中国团队也会去 Google 总部交流,这种情况就得到了改善,中国研发团队也最终得到了总部的认可。
Google 工程师这么聪明的一群人,尚且需要学习正确的工作方式,才能有效产出,何况大多数人?
我们一直都认为,如果一个人智商情商正常,学习和工作意愿高,就一定能出成绩。
然而,我带过很多人,也招过很多人,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人,十分有意愿学习,非常努力,智商情商也都正常,然而工作产出却非常低,甚至不如很多资质低于他们的人。
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一度怀疑自己看人不准。直到前阵子看到吴军的这段叙述,才幡然醒悟,仔细回想了这些人的工作方式,将他们与产出高的人相比,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存在这三个问题:
问题一:
只关注任务,不关注目标
假如你的老板正在飞机上,还有 1 小时落地,下来之后需要给客户做一个重要汇报,而你需要给他做一份 PPT。但因为你错估了时间,导致 PPT 草草做完,而且发现其中一些数据没有,你怎么办?
低效人士的做法是:疯狂地找数据,最后可能数据有了,然而 PPT 没有来得及做完,或者质量不高。
一般人的做法是:找人帮自己一起找数据。
而最高效的那些人,会根据老板此次汇报的目的,判断这些数据在其中的作用大小,如果作用不大,那么就把时间花在完善重要页数、而不是找数据上,如果很关键,那么就找其他人帮忙,或者找一些替代数据。
这三类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就是任务导向与目标导向的差距。
我此前的咨询公司,在做高潜人才研究的时候,有个发现:高潜力的人才是有共性的,具备这些共性的人,几乎做什么都能做好,而不具备的,几乎做任何工作都会障碍重重。
这其中,有一项共性就是 Result-driven (结果驱动)。那些高产出的人,未必动作更快,而是更善于判断,什么事情对结果是最有效的,然后,用尽一切办法保证结果达成,而不是死守着原有的工作任务。
实际上,结果驱动不仅仅是一种工作习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是我自己刻意训练的最有用的思维模式之一。
有人问我,如何让自己对一个行业有真知灼见?
想想看,如果是你,会如何回答?
我的回答方式,是反问她:具备真知灼见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想让客户更加信任你、还是想让老板看到你的进步?
假设你是希望客户信任你,觉得你懂他,那你要做的,就是看这个行业里的客户有什么痛点,然后针对这几个痛点,下功夫研究和分析,有更多洞见,然后借机沟通出去。了解一个行业,是一个太大的话题,没有目标,根本无从下手。
所以,没有结果驱动的思维,而仅仅死守着工作任务,最终就是出工不出活儿。
问题二:
应激式工作,而非统筹式工作
如果你观察周围的同事,会发现,整天风风火火、急得上蹿下跳、各种任务来回切换的人,有时候产出并不高。看他们工作,就好像打地鼠一样,打完一个,另一个又冒上来,连看的人都跟着焦虑起来。
而另一类人,他们做事专注、条理清晰、看起来很淡定,但最后,多困难的事儿都默默搞定了。
两者的差别就在于,第一类人总是应激式工作。他们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不是规划当天的工作,而是马上投入工作,以至于到了下班之后,发现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而没做完的,可能又是最重要的。
另外,领导临时给个任务、客户临时有个要求、同事临时要个数据,他们都会停下手里的事情,去忙这些,最终,在任务的切换上花费了巨大精力。
那什么才是高效的呢?统筹式工作。
真正的统筹式工作,有几个特征:
特征 1:工作有计划
通常情况下,我会在周日晚上计划好下周每一天的工作,然后在每天早上计划好当天的工作。工作的时候,我的任务清单会一直开着,保持实时更新,一有新计划新任务,或者刚刚完成了某一项,我会及时增加或划掉;有任务不得不延迟,就改到第二天。
这样的工作方式,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掌控感,无论来了什么新任务,都不换手忙脚乱了。
特征 2:形成自己的一套时间花费方案
一天当中,不同的时间段,我都会有适合自己的时间花费方式。比如把烧脑的工作安排在上午,做交通工具的时候就听音频,效率不高的时候回复后台留言和微信信息,等电梯的时候刷公众号文章,晚上为一天做一个简单的小节。
根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自己一天当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状态,合理安排时间,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并且,我清楚知道,5分钟、10分钟、半个小时,自己可以用来做些什么事情,就连碎片时间也能很好地为我所用了。
特征 3:及时记录,每天总结
上级突然布置了新任务给你,或者客户跟你反映问题,你会立马放下手上的工作去着手处理吗?很多人可能想都不想就直接扑上去了。
其实,换做是我,如果不是很紧急,我会先把新任务用关键词记在本子上。等手上工作做完了,不需要动用脑力资源,看看本子上的关键词,就能很容易切换到新的任务上。
还有,当某时你意识到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意识到什么问题、有了什么新知,都要在当下立马记下来,因为很快就会忘记,然后在当晚进行整理。
记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减轻大脑负荷。毕竟,脑力资源以及思维带宽很宝贵,用一支笔就能解决的事情,就别强加给大脑了。
问题三:
没想过如何聪明地“偷懒”
不学着聪明地偷懒,只顾埋头干活,其实是在用身体上的勤奋掩盖思想上的懒惰。
工作上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会持续遇到。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在第一次做的时候,就考虑搭建这项任务的框架,为以后再次遇到做准备?
比如每周都要做一次数据分析,这个事情是重复性的,所以高效的做法是:建一个 excel 表格,把需要分析的参数都做好公式,每周只需要把导出来的数据贴进去,新的参数就会自动生成。
再比如,如果你要运营社群,不如建立一套群主激励机制,这比你自己去做群主要高效得多。
这些聪明的工作方式听起来难吗?一点也不,你很可能也听说过。但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呢?具我观察,他们遇到如下几个障碍:
障碍 1:受工作环境限制
很多人的工作性质,是任务完成导向,而不是结果导向,因此他不需要考虑工作背后的出发点是什么,也就不会注重自己的产出质量。
再极端一些的,我曾去工厂观察过工人的生产过程,在噪音极大、灯光昏暗的厂房里,我看着流水线工人机械地盯着机器、等待换箱。几个小时下来,连我自己也开始反应迟钝、敏锐度下降了。
障碍 2:没有资深人士辅导
开头的案例里,即便 Google 的工程师们那么优秀,他们从校园进入公司,也需要有前辈辅导。
但很多公司并不像 Google 那样有这个条件,并且也不够重视对新人的培养。他们往往只重视员工能不能好好干活,却没有培养他们的用户思维(这些事情对公司、对客户有什么帮助)以及聪明做事的思维(有没有更快更好的解决方案)。
障碍 3:思维方式固化
进入社会之后,如果在几年的工作中,一个人闷头蛮干的工作方式固化了,形成下意识思维,是很难转变的。
除非,他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并刻意去纠正自己,日积月累也会得到改善。我遇到的一些人里,能感受到,很多人都在与自己的固有思维在进行斗争。然而,并不是每个人最终都能挣扎出来、突破自我的。
所以,年轻的时候选择工作,选择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思维习惯、工作方式、一套价值观甚至是生活状态。
▼
初入职场的那几年,处于何种工作环境当中、跟谁一起工作、被谁指引和辅导,足以影响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甚至下半辈子。
让自己进入一个优质的工作环境中,更优秀的人一起共事。或者,如果内心足够强大,学会调配身边的资源为自己的成长所用,自我训练,成为自己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