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洗牌的研究(五)——从数学到魔术之印度洗牌

2019-09-27 14:46:18 浏览数 (1)

写再前面:本系列作品由MathMagician独家首发,一共有七篇,从数学和魔术两个角度对日常生活中“洗牌”这一现象作了挂一漏万的分析。之所以说是挂一漏万,是因为无论数学还是魔术,洗牌中的任何一个小点都够写几篇了。所以,本系列主要选取了一些常见的洗牌方式和相关内容展开作了一些介绍,包括洗牌分类,混乱度评价,过程建模,近似计算,以及几个基本但是及其巧妙的利用洗牌规律设计的魔术。相信聪明的你读完以后,会在数学和魔术上,都对“洗牌”这一现象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

历史文章请戳:

关于洗牌的研究(四)——洗牌混乱度计算

关于洗牌的研究(三)——洗牌过程建模

关于洗牌的研究(二)——你的扑克洗乱了吗?

关于洗牌的研究(一)——平常你都是怎么洗牌的?

本篇是第五篇:从数学到魔术之印度洗牌

终于读完了令人头疼的数学部分,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让人流连忘返的魔术部分吧!

利用特殊的洗牌性质设计的魔术数不胜数,如CATO,COAT,Gilbreath等都可以形成单独的专题,我们在后面的文章中慢慢分析放送。本系列中仅介绍那些和最基本洗牌方式相关和以其为主体的魔术,以突出“洗牌”的文章主题,且这些基本的洗牌在魔术表演中出现,才是最自然和没有距离感的。

在包括本篇的接下来三篇作品中,我们将分别介绍印度洗牌,交错洗牌,完美洗牌这三种最基本的洗牌方式下,可以创作出怎样的魔术作品。

今天我们介绍印度洗牌的一些基本应用。

简单回顾一下印度洗牌的本质:随机切分(正如中文分词的感觉),再全局Reverse操作,即:

new_deck = Reverse(Segment(deck))

其随机性产生于任意切分,而倒转过程是一个确定性过程,没有实际混乱度的引入,但是切分的混乱度要在这一过程下才生效。

而在实际操作中,印度洗牌有一个特点:洗牌过程在最后一步之前时候底牌不变。以此为基本性质可以构造两个魔术动作:暗撇(偷看底牌)和强选(强迫底牌),只要操作得当,这两个魔术动作可以带来的魔术效果简直就是无敌的。怎么说无敌呢?

其实很多扑克牌莫属的秘密本质就是想方设法知道观众选的牌,而要知道观众选的牌的值,本质上有两个思路:

A. 后期观察:这又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的有如拨牌喊停之后的翻转暗撇,间接的则往往通过选牌所在的相对位置,比如某张已知牌的下一张,这一技巧又俗称“关键牌”法。已知牌点之后,可以用各种魔术方式把它展现出来;

B. 强迫选牌:其实是通过手法和数学原理去强迫某个位置,如Classic/Riffle/Hindu Force这样的经典,又如前面介绍的基于reverse原理,加减逆运算和恒成立关系等性质构造的强选,不仅知道位置对应的点数,还能做到更强的预言效果。

如前面所言,印度洗牌都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做到他们,不失为开始学习魔术好的选择。其本质是运用印度洗牌在最后一步Reverse操作以前都不会改变底部一叠的状态,尤其是最特殊的可以直接看到的底牌。而底牌很容易边洗就能边看到它,既可以直接强选,也可以此时放回选牌或直接选牌那么也可以构造看到牌的后一张即为所选的情况(即间接后期观察),这个观察在二切下保持不变。

下面我们来看这两个运用印度洗牌的两种用法来设计的魔术。

五张牌的猜想

这个魔术结合了印度洗牌原理和一个数学奇偶性原理,一套组合拳显示出更强的威力。

视频1 五张牌的猜想

这里用到的主要手法“印度式暗撇”是我很小的时候在马克威尔逊的书《快乐魔术》里看到的,有些年代了,算是我的扑克魔术入门读物,当时看到之前已经有一些各方面思考积累,所以看到以后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直到今天,这里面的内容仍是经典。

这个魔术属于上面说的A思路,即间接后期观察,即关键牌法,通过偷偷看到印度洗牌的底牌,进而知道观众选牌的前一张是什么,从而得到结果。

而知道选牌之后到最后向观众展示的方法,反而显示一个魔术师的表演功力了,这是魔术的艺术设计部分。以往刘谦在《魔星高照》里的表演就经常开始各种放脑电波,心灵感应,拉着手测脉搏了,这些都不失为一些好的选择。而这里用到的是Woody Arogan里的Ring divination,一个小而美的用奇偶性构造的流程(关于这个原理会有其他文章分享,这里暂且略过),这两个稍弱的流程拼在一起,把一个原本魔术师超能力读取的这样一个效果直接而容易猜测秘密的魔术变成了一个观众自我感应的实现,在体验上完全是一个不同的作品,这还是显示出组合的威力,让其魔幻色彩大过直接窥探其秘密的诱惑,让观众和魔术师一起沉浸其中。

双重牌背变色

时间久了会发现,魔术之所以最开始能给我带来惊喜,最不重要的就是手法。

视频2 双重牌背变色

这个魔术也是我还在中学时代以百度为主要入口来学习魔术时候收藏的作品,早就忘了是从哪个秘密的网站点开了一个摇晃镜头下拍摄的模糊的视频里看到的了。这真是个小而美的佳作!两次用到印度洗牌,一次是类似A思路中的后期观察的做法但是由于牌背颜色不同根本无需观察,而直接固定位置;另一次则是B思路的直接印度洗牌强选。当时学这个的时候也正好学过double手法和印度洗牌的性质,所以当时自然觉得这个作品和这几个原理是天作之合。

但是,这个魔术被人记住的理由绝对不是这里单个的两次牌背变色,而是变色的牌居然出现在观众的手下这件如果思考原理就会陷入死胡同的无敌效果。这靠的不是手法,而是魔术的结构设计,也是魔术超乎手法的精妙之处,这里我觉得有两个设计要点:

A. 同而不范

这是个文学作品写作手法,表示篇章中多次写一个类似的场景和故事,但是每次又有少许不同而体现出一些递进的层次。之前魔术和产品思维的内在联系一文分析 Poker in Pocket作品时就是极佳的案例,这里两次牌背变色无疑既加深了观众对效果的印象,而第二次先找不到再出现在手下的加强则又是效果的强化,并不违反“魔术不能重复表演”的原则,反而是一种重复之上的递进强化。

B. 反跌

反跌技巧是魔术乃至文学,影视作品中十分常见的手法。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大概应该叫戏剧冲突,可以是爱情,伦理,战争等各类的矛盾交错,而在魔术这场电影中,更多的看起来是一种示弱,一种完不成魔术的大跌眼镜的效果,最后再实现王者归来。一方面这样的情节和看《战狼》以及美国大片里面一人打一个师那样看个人英雄主义一样,更凸显其奇迹的感觉;另一方面,在示弱的过程中带来的放松和欢笑,本来就是极强的错误引导时机,能够趁机做一些dirty work来帮助魔术效果的完成,并在这个放松的时段很好地被掩盖掉。

这里第二次牌背变色发现并没有在牌叠中找到对应的牌就是一个例子,为最后出现在手下作了反向铺垫,前一个魔术《五张牌的猜想》里剩下5张牌假装无法确定,也是为最后观众自己感应到扑克牌的位置作了绝佳的铺垫。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可以在一些大师的作品中慢慢体会,绝对是魔术整体效果的杀手锏。

关于用流程引导来掩盖秘密方面,其实第一张变色牌放旁边后是不能再看的,而只要double时候交代得足够干净,也没有人有意图要再看,而且再来一遍可以更加吸引注意力到新的地方而把这个效果成功预留下来。第二张牌插中间以后也是不能翻过来找的,但是我们的注意力已经引导到牌背是否变色上了,所以,只要牌背都没有变色就已经兴高采烈地得出结论:你的魔术失败了,那就自然没有再看牌面的必要了,正是这个反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魔术效果能够更好的存在,而大脑的思路会自然地原理秘密之所在。

最后补充一个细节,这里第一张牌是可以签名而第二张是不可以的,如果签了一张另一张没有,除非很好的理由能够自然通畅,否则会成为一个怀疑的线索,让人顺藤摸瓜找到答案,要慎重,所以我表演的这个版本没有签名。

如果魔术手法是术,那么这些魔术结构就是道吧,积累一些术以后,不妨两条腿走路,也悟一悟道。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