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走向艺术最终走向商业,技术创新仍是关键所在。
“来长沙放肆爱!”
这是长沙橘子洲头向你发来的七夕邀请。
湘江两岸的夜景、777架盘旋在空中的无人机、一场精彩绝伦的璀璨灯光秀,这一晚的橘子洲头,浓情蜜意尤甚。
但相信大多数人还记得,3个月前,在西安的那场大型“失败现场”。
无人机编队“乱码”
惊喜变惊吓
5月1日,在“春舞大西安”的表演中,亿航白鹭的1374架无人机编队在西安城墙南门的正式表演中,左侧整个“垮掉”,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大型“乱码”演出。
更甚者,在演出结束后,无人机的回收竟以“流星坠落”的形式从空中砸下,很多以“坠毁”告终。
毋庸置疑,这是一次尴尬至极的“事故现场”。
5天后,亿航发表声明称,“行业专家对496架受影响的无人机进行了数据分析,后台数据表明:无人机设备、通讯系统和飞行系统正常,但部分无人机的定位及辅助定位系统在起飞后受到定向干扰,因此导致其位置和高度的数据异常。”
似乎是为了“一雪前耻”,8月9日,亿航无人机编队再起,在厦门夜空中用1589架无人机写下了“我妈是女神”、“我们一家人”、“I LOVE YOU”等字样,还有“爱心”、“嘉庚建筑”、“龙舟”等图案,一举创造了“同组无人机连续组成最多队形”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比起西安的事故现场,厦门的这场表演,不仅无人机架数多了215架,且整体展现效果更好。
屡登盛会“舞台”
无人机编队表演为何还会出现“失误”?
央视春晚、平昌冬奥会开幕式、超级碗、奔驰发布会、百老汇剧场......无人机编队登上大型盛会“舞台”表演,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且势头正愈演愈烈。
这是否意味着,表演无人机技术,已经真正成熟?
以西安那场表演为例,亿航官网给出的解释如下:
按照原计划,参与表演的无人机编队共计1374架,应在南门城上及东西延伸区域起降,在夜空形成跨度约1.2千米、深度100米、高度260米的巨幅画卷,并附有“动态天幕”效果。为了安全起见,整个表演空域仅限于城墙垂直的上空,表演空间宽度不超过12米。
由此来看,无人机编队在这场表演中,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 升空、到达指定位置。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变换队形组成不同图案——平稳降落。
一般情况下,在无人机表演现场,会有一个类似于“控制中心”的地方——地面站,无人机编队也通常会在这附近起飞。为保证无人机能够按照统一的时序飞行,防止出现乱码、对撞等情况,起飞前,地面站会将所有无人机的时间初始化。
升空到达指定位置后,为保证图案的紧凑性,每台无人机之间的距离会控制在3-5米内。但由于编队无人机数量庞大,甚至超过千台,无人机相互间难免会有信号干扰,尤其在队形变换时,还会对信号有所阻挡。
因此,每台无人机都必须搭载RTK差分定位系统,具备GPS和Glonas双星定位功能,这样才能够实时地为无人机提供地面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确保定位精度。
然而,躲过了内部干扰,外部干扰则更为让人头疼,西安表演的失误正是来自“外部定向干扰”。信号干扰、声波干扰、无线电劫持等问题,即便是军用无人机,目前也很难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民用领域更是有多重困难。
- 降落。实际上这是空中表演最难的部分。
行业普遍认为无人机最大的技术难点在“稳定着陆”,这方面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如“火流星砸地”,且基本上再无二次使用的可能。原因无它,只因为无人机对地面的“认知”能力不足。
由于无人机是在一个三维空间内运动的,所以通常情况下其都会搭载一个立体视觉系统,以估算在立体空间与其他物体之间的距离。但一旦距离过短,传感器便很难精确测量,导致不能及时发出降速指令,让无人机以高速猛烈撞地。
针对以上情况,行业内有比较常见的三种解决办法:
1、伞降回收。当无人机完成任务后,地面站发遥控指令给无人机,从而调节降落速度; 2、起落架或气垫着陆,以适当减小落地时对无人机的震动力; 3、垂直着陆回收,利用旋翼升力或发动机推力减速。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控制算法、队形编排等也都需要多次测试,才能达到可以“表演”的程度的。而要做到绝对完美的无人机编队表演,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有很多。但就目前来看,表演类无人机因体量较小、应用场景相对简单,所以对技术的要求并非太高。这也是为什么时下此类无人机大火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就是这样的无人机
除了表演,还能做什么?
科技走向艺术最终走向商业,表演无人机前景在哪里?
与电视节目、商业发布会等合作表演,似乎是目前表演无人机最常见的应用场景。
据业内人士介绍,无人机编队表演的收费,通常是以无人机数量来算的,一架无人机的价格在8000-12000元之间。换言之,数量过千的大型无人机编队,一次表演的收费将达一千万左右。
亿航创始人&CEO胡华智也曾表示,“无人机编队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预期,甚至扭转了亿航消费级无人机此前不盈利的颓势。仅去年一年,无人机编队就做了几十场表演,今年预计在此方面的收入将会过亿。这是我们当初没有预料到的。”
目前来看,编队无人机表演,其实走的是一条“科技——艺术——商业”的路。然而在势头颇好的商机之下,这类表演形式是否会持续带来后座强劲的商业转化呢?
创新与突破是其中的关键。
一方面,除现有的队形排列变换、灯光颜色切换外,编队是否还能携带诸如彩带、红外线等可能会营造二重惊喜的物体升空?以某种表演方式,与地面或现有建筑形成交互性表演?又或者搭载摄像头,配以VR设备或AR设备,增强设备与观众的交互性?
另一方面,突破“表演”限定也不失为市场拓展的途径之一。从编队无人机的表现形式看,其实际上隶属于“集群无人机”。而在此方面有应用需求的领域,远不止“表演”。农业植保、勘察探测、救灾,甚至军事对抗等,集群无人机都有其用武之地。
除此之外,不同应用领域的无人机,在技术上是有共通性的。正如大疆总裁罗镇华说过,“我们常常被问到,大疆是不是要进入这个行业那个行业。但我们实际的想法是,哪些行业可以用到大疆的技术,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定位大疆的角色?”
当前,以亿航为代表,除高巨创新、零度智控等少数几家公司在专注于表演无人机编队研发工作外,国内少有同类型企业。一旦市场得以拓展,“钱”景可想而知。
简而言之,无人机行业,走“技术应用和推广”路线,还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